教育行業朔風吹向醫美,股價下跌、股東減持后行業前路如何?
在容貌焦慮、顏值經濟大行其道的現如今,醫美行業擁有龐大的市場藍海,而在亂象得以整治后的未來,醫美又將煥發怎樣的生機?
來源:資本邦
作者:婳
近日,“雙減”政策下的教培行業正值寒冬。除教育行業中概股外,A股市場教培相關企業股價也大受打擊。行業整治、企業裁員消息不斷,教培行業大洗牌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襲來。
在教育行業朔風之下,一個看似與其不相關的行業似乎也受到了波及——醫美行業。
眾所周知,醫美作為近年來崛起的吸金新勢力,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但也存在著多重亂象。事實上,在“雙減”政策之前,國家已著手整頓醫美行業。
2021年6月10日,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等八部委聯合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轉向整治工作方案》,宣布今年6月到12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在八部委聯合整治方案出爐不久,一則消息再次將醫美行業推上風口浪尖。
網紅吸脂致死再揭醫美亂象
7月13日,杭州女網紅小冉因抽脂感染醫治無效去世引發熱議。據了解,小冉于5月2日到杭州華顏醫療美容醫院做吸脂填充手術,5月4日術后因皮膚潰爛、器官衰竭轉入ICU搶救。兩個多月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于7月13日搶救無效死亡。
企查查數據顯示,涉事公司全稱為杭州華顏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目前該公司共有四條行政處罰信息,處罰事由包括違規開展口腔種植技術、超時堆放醫療廢物等。
根據杭州衛健委于7月15日發布的通報,經杭州市醫學會組織專家評估,這是一起醫療事故,華顏醫療美容醫院存在術前缺乏認識、術中操作不當、術后觀察處理不及時等過錯,與患者死亡存在因果關系,承擔全部責任,并已作出賠償。同時,西湖區衛健局對涉事醫院做出警告和罰款的處罰,責成其停業整改,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將做出進一步處理。
圖片來源:“健康杭州”公眾號
在通報中,杭州衛健委提到,杭州市將對此醫療事故舉一反三,加強醫療機構執業管理,加大對醫美亂象的整治。
指數下跌背后,醫美概念股跌多漲少
近一周來,A股市場可謂“哀鴻遍野”。7月23日、24日、25日,上證指數連續三日出現大幅下跌,7月24日,上證指數更是一度跌至3312.72,下探至去年年末以來的最低點。
7月22日至7月30日收盤,上證指數累計漲跌幅為-4.64%;深證成指累計漲跌幅為-4.86%。
在此背景下,醫美指數的跌幅也位居前列。7月22日至30日收盤,醫美指數累計漲跌幅為-9.99%。
而據東財choice數據統計,當前A股市場屬于醫療美容板塊的個股共有62家,7月22日至30日收盤,累計漲跌幅為負的家數為56家,占比高達90%。其中,華熙生物(688363.SH)跌幅居前,累計下跌24.81%;蘇寧環球(000718.SZ)緊隨其后,跌幅為23.97%。此外,于今年3月份上市的個股貝泰妮(300957.SZ)近期累計跌幅為22.82%,位列醫療美容板塊個股跌幅的第三名。
公開資料顯示,華熙生物于2019年11月6日登陸科創板,其發行價為47.79元/股。發行之初,華熙生物稱自己是全球領先的、以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
蘇寧環球于1997年登陸A股市場,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業務,自2016年開始切入醫美領域。
貝泰妮于2021年3月登陸資本市場,公司是以“薇諾娜”品牌為核心,專注于應用純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溫和、專業的皮膚護理產品,重點針對敏感性肌膚,在產品銷售渠道上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專業化妝品生產企業。
減持潮起,醫美行業路在何方?
醫療美容作為“顏值經濟”下誕生的新事物,近年來發展如火如荼。2021年年初至今,醫美行業指數一路上漲,相關個股也大吃市場紅利,股價大幅上漲。而在股價狂歡之后,便開始有人籌劃減持,“功成身退”。
據了解,今年以來,多家醫美相關個股的股東發布減持公告。
其中,6月2日,昊海生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大股東樓國梁擬減持216.5萬股,占比1.23%。
6月5,朗姿股份發布關于股東股份減持計劃預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申東日及實際控制人申今花的一致行動人申炳云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1987.6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49%。
對于減持原因,公司公告稱,申炳云年事已高,本次減持系其本人生活安排和資產規劃的需要。申炳云雖未在公司任職,但一直關心公司的長期發展,并且堅定地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的前景,尤其對公司醫美業務的發展充滿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減持計劃發布后,朗姿股份股價迎來連續兩日跌停,股民紛紛對其高位套現的行為表示不滿。
同日,華熙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寧夏贏瑞物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減持不超過480萬股,占比1%。7月21日,華熙生物稱,贏瑞物源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公司股份480萬股,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6月7日,哈三聯(002900.SZ)董秘稱擬減持31.25萬股,占總股本0.1%,公司股價當天跌停。7月6日,哈三聯發布公告稱減持股份計劃實施完畢。
此外,自今年5月以來,麥迪科技、長江健康、奧園美谷、金發拉比等醫美個股均披露過減持公告。
股東減持本無可厚非,但聯系近期股價走勢,不免使人猜測,醫美股近期的頹勢或與股東減持不無關系。
尾聲
常言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又有言道“盛極而衰”、“否極泰來”。對于股市來講,漲跌本是常事,但就醫美行業而言,亂象整治、行業自律才是行業漲跌的重要因素。
在容貌焦慮、顏值經濟大行其道的現如今,醫美行業擁有龐大的市場藍海,而在亂象得以整治后的未來,醫美又將煥發怎樣的生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