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系“征伐”定增市場!險資欲與公募、券商“分羹”
一個月內泰康系就出現在4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方之列。實際上,從近一年來看,泰康系在一眾險資中極為扎眼。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險資一共參與了13家公司的定增,泰康系就占據半壁江山,國壽緊隨其后。險資之外,公、私募基金、券商也在掘金定增市場,如今定增市場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無利不起早,泰康系成為近期定增市場上的“大忙人”。
12月26日,云圖控股發布了定增公告,泰康系占據4席,獲配金額合計為4.88億元。
無獨有偶,12月唐人神、TCL科技以及蘇文電能的定增中,泰康系也赫然在列。
2022年以來,泰康系可謂是險資布局定增中極靚的一道身影,在險資參與的13家定增中,泰康系幾乎占了一半。與此同時,國壽也積極參與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
險資之外,公募基金、券商更是火力全開,據統計僅券商及公募基金就合計斥資約超千億元布局定增市場。
相較于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定增價具有折價發行的優勢,再加上今年以來二級市場表現并不如人意,機構們也多了一個機會以更低的價格拿到籌碼。
泰康系“征伐”定增市場
曾經大肆在二級市場舉牌的險資如今開始大舉“暗中”參與定增,曲線“謀利”。
12月26日,云圖控股定增結果出爐,近20億元的定增計劃引來了20位認購方,其中泰康人壽極為惹眼,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泰康系出動了旗下5只產品參與了該次定增,合計獲配4832萬股,認購金額合計4.88億元,占該次云圖控股募資總額的24.4%。
此次云圖控股的發行價為10.10元/股,相比較11.2元/股的收盤價,折價9.8%。
這僅是泰康系近期市場上的一個縮影,12月,泰康人壽出動旗下產品在市場上四處掃貨。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月內泰康系就出現在3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方中。
云圖控股之外,唐人神、TCL科技以及蘇文電能的定增中,泰康系都占據一席之地。
12月19日,唐人神發布了定增公告,11.4億元的定增最終確定了19家認購方,其中泰康資產同樣出動旗下4只產品來“搶籌”,這4只產品合計獲配4307萬股,獲配金額合計為2.8億元。
該次唐人神的定增發行價為6.5元/股,相比較19日的收盤價7.14元/股,折價8.9%。
翌日,半導體龍頭TCL科技的定增認購方中,泰康資產亦是赫然在列。根據彼時上市公司公告,泰康系合計掏出3億元參與認購。
22日,蘇文電能發布定增公告,泰康系合計掏出了8500萬元參與認購。
也就是說,短短一個月內,泰康系就合計拿出10億元的真金白銀參與定增。
險資們前赴后繼
與泰康系忙碌相映襯的是,其他險資也在緊鑼密鼓布局定增。
據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險資大手筆參與定增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6家、9家、15家。
根據梳理,2020年,國任財產保險、泰康人壽、國壽以及太平洋資產、華泰資產活躍于定增市場中,彼時泰康以及國壽雖是定增中的主力,但是其余幾家聯合可與二者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不過,就在2021年,定增市場開始發生變化。去年,泰康系與國壽已形成兩家獨大之勢,泰康資產與國壽出現在三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方中。彼時的泰康,開始同時出動旗下多只產品進行“搶食”。
具體來看,其中天山股份、光環新網、冀東水泥三家公司的定增方中,泰康系分別出動2只、2只、3只產品進行認購。
相比較之下,國壽力度稍弱,其余的則被幾家險資分而食之。
到2022年,險資在上市公司的定增中火力全開,其中泰康系四處掃貨、國壽緊隨其后,二者幾乎包攬了險資中在定增市場上的所有動作。
除了云圖控股、TCL科技、蘇文電能以及唐人神之外,科創新源、金博股份、陽谷華泰以及亞鉀國際的定增中,均出現了泰康。在對這幾家公司的投資上,泰康系掏出的金額分別為1600萬元、1億元、1.08億元、5000萬元。
國壽的投資次數雖并沒有泰康頻繁,卻也金額龐大。據不完全統計,國壽參與了A股上市公司的TCL科技、廣百股份、華峰化學、萬達信息以及亞鉀國際5家公司的定增,其中在萬達信息定增中,國壽作為關聯方已向萬達信息發出認購意向函,但尚未就本事項簽訂協議。
剩余幾家中,國壽的獲配金額分別為4億元、2億元、2億元、5000萬元。
也就是說,今年國壽最少掏出8億元來布局權益市場。
此外,太平洋以及大家資產出現在高能環境、太陽能的定增中。其中,大家資產以1.1億元認購了高能環境982萬股;太平洋資產旗下的產品認購了太陽能2262萬股,獲配金額為1.5億元。
險資參與定增的熱情高漲,一方面是此前不顧成本的舉牌方式并不經濟適用,也一度被市場冠以“野蠻人”的稱號;另一方面,從政策層面來看,政策也鼓勵險資投資二級市場,就在本月23日,銀保監會表示鼓勵償付能力充足、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較強的保險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級市場權益類資產投資。
此外,今年以來股市并不如意,大盤頹靡,二級市場操作難度加大;而定增都有折價,投資成本相對較低。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參與定向增發的風險相對較小。
保險、基金、券商“三足鼎立”
瞄準定增這塊兒肥肉的不止險資,券商、基金才是定增市場的主力軍。
相比較險資、券商,基金公司尤為大手筆。根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9日,年初至今全市場共58家公募基金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定增,定增總規模達1133.54億元。
具體來看,華夏基金、財通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在定增市場動作明顯,參與定增的項目超過10個;招商基金、博時基金、廣發基金等緊隨其后,參與的定增項目都在5個以上。
從這些基金公司的參與定增的金額來看,財通基金年內參與了153個A股公司定增項目,累計規模超280億元;華夏基金年內參與了63個A股公司定增項目,累計規模達57.89億元;興證全球基金年內參與了25個定增項目,累計規模達39.34億元;廣發基金年內參與了7個定增項目,累計規模達23.35億元。
此外,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中歐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參與A股定增的總規模均超過了15億元。
從公募基金挑選的標的價格來看,寧德時代、金博股份、德方納米、力量鉆石、建龍微納、泰坦科技和永興材料等排名靠前,均在125元/股上方,其中安井食品是公募基金眼中的香餑餑,有多達129只公募基金參與了安井食品的定增項目。
相比較基金,券商則較為“低調”。截至今年11月中旬,約有56家券商或其資管子公司參與上市公司定增,認購金額合計約為394.71億元。
具體來看,萬億寧王的定增被一眾機構哄搶。廣發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都出現在了獲配名單中,獲配金額分別為28億元、33億元、46.6億元。
此外,歐普康視、江蘇神通亦是券商爭搶的標的。據悉,國泰君安、廣發證券、中國銀河、光大證券、國信證券參與了歐普康視的定增,獲配金額分別為2.9億元、2.48億元、1.12億元、6080萬元、4180萬元。中信證券、中國銀河、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東興證券等5家券商參與了江蘇神通的定增,獲配金額分別為1200萬元、2000萬元、15萬元、5000萬元、48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的定增中,同行成為了投資的對象。比如,在華創陽安的定增事件中,券商就占據了6個席位,廣發證券、中信建投、光大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以及招商證券分別獲配了1.8億元、1億元、2.1億元、2.1億元、3.6億元、1.8億元。
同時,國金證券、長城證券的定增也被同行捧場。中金公司、中國銀河、海通證券合計拿出6.71億元認購長城證券的定增股份;而中國銀河、光大證券合計斥資6.33億元來參與國金證券的定增。
不過,參與定增者中,有人盈利,有人浮虧,其中安井食品、吉祥航空、大全能源有較為豐厚的浮盈;而力量鉆石和永興材料則讓投資者出現大幅浮虧。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