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資金撤退!滿月基慘遭巨額贖回,蜂巢豐嘉兩日凈值飆漲近60%
機構資金“雙刃劍”。
來源/新經濟E線
新經濟e線獲悉,由于機構資金撤退,一只成立剛滿月的中長期純債基金慘遭巨額贖回,從而導致基金凈值出現大幅波動。
5月10日,蜂巢基金發布關于蜂巢豐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提高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稱,蜂巢豐嘉(A類份額基金代碼:018275,C類份額基金代碼:018276)于2023年5月8日發生巨額贖回。為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經本公司與基金托管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協商一致,決定自2023年5月8日起提高基金A類及C類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八位,小數點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來源:基金公告
從蜂巢豐嘉單位凈值變化情況來看,5月9日,蜂巢豐嘉A和蜂巢豐嘉C單日凈值漲幅分別高達49.44%和49.43%。次日,蜂巢豐嘉A和蜂巢豐嘉C單日凈值再度分別大漲10.08%和10.09%。也就是說,短短兩個交易日內,蜂巢豐嘉(A/C)單位凈值飆漲近60%。
此前,蜂巢豐嘉基金合同剛于一個月前生效。4月12日,蜂巢豐嘉披露了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其生效日為2023年4月11日。作為一只中長期純債基金,其初始募集金額為2億元,剛好踩線成立,其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533戶,戶均認購金額約37.54萬元。
對中長期純債基金而言,機構資金占據絕對主導,其去留決定了基金本身的命運。Wind統計表明,截至2022年年末,機構投資者累計持有中長期純債基金45359.65億元,占比高達97.12%。2021年對應的以上兩項數據分別為43167.2億元和96.48%。可見,整體上去年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得到進一步提升。
機構資金撤退
據新經濟e線了解,部分中長期純債基金為機構定制基金,由個別機構客戶持有其主要份額。一旦遇上機構資金撤退,大客戶巨額贖回后這類債基就會淪為迷你基金。
實際上,今年來類似蜂巢豐嘉遭巨額贖回的案例時有發生。除了蜂巢豐嘉,蜂巢基金旗下還有2只中長期純債基金發生過同樣的情形,分別為蜂巢添鑫和蜂巢添盈。其中,蜂巢添盈在今年1月和4月先后兩次遭遇巨額贖回。
來源:基金公告
今年4月26日,蜂巢基金披露關于蜂巢添盈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提高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稱,該基金于2023年4月24日發生大額贖回。為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經公司與基金托管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協商一致,決定自2023年4月24日起提高本基金A類及C類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八位,小數點后第九位四舍五入。同樣,早在今年1月16日,蜂巢添盈因大額贖回宣告不得不提高基金份額凈值精度。
據蜂巢添盈今年4月20日發布的基金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基金合并總份額僅錄得22.83萬份,對應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約46.48萬元,尚不到50萬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表明,今年1月,一家機構持有人悉數贖回了其所持有的24402.15萬份。
公開資料顯示,蜂巢添盈成立于2020年1月8日,基金募集規模近10億元,其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252戶,戶均認購額高達396.44萬元。然而,在成立三年過后,由于機構資金大舉撤退,蜂巢添盈已經徹底淪為一只迷你基金,在清盤線下苦苦掙扎。
對此,蜂巢添盈在今年一季報中提示風險稱,當基金份額持有人占比過于集中時,可能會因某單一基金份額持有人巨額贖回而引發基金凈值劇烈波動的風險;若某單一基金份額持有人巨額贖回有可能引發基金的流動性風險,基金管理人可能無法及時變現基金資產以應對基金份額持有人的贖回申請,基金份額持有人可能無法及時贖回持有的全部基金份額;當基金份額持有人巨額贖回時,可能會導致基金資產凈值出現連續六十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的風險,基金可能會面臨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情形。
同樣,蜂巢添鑫在今年3月也遭遇過大額贖回。3月18日,蜂巢添鑫發布公告稱,該基金于3月16日發生大額贖回。為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經公司與基金托管人浙商銀行協商一致,決定自2023年3月16日起提高本基金A類份額(基金代碼:007184)和C類份額(基金代碼:007185)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八位,小數點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報告期內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顯示,有兩家機構持有人上榜。其中,一家機構持有人期末持有68615.82萬份,份額無變化,份額占比高達31.61%;另一家機構持有期初持有59056.47萬份,期末持有份額下降至46374.75萬份,報告期內贖回份額12681.72萬元,其持有占比也下降至21.36%。
另據新經濟e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3月以來,除了蜂巢基金,創金合信、博遠基金、財通基金、財通資管、德邦基金、申萬菱信基金、紅塔紅土基金、長信基金、融通基金、東海基金等十余家基金公司旗下中長期純債基金均遭遇大額贖回。其中,創金合信、博遠基金和財通資管等3家管理人各有2只產品上榜,分別包括創金合信利澤、創金合信尊隆和博遠增睿、博遠增益以及財通資管睿興、財通資管睿盈。
債基現清盤潮
此外,新經濟e線注意到,始于去年年末的債基贖回潮仍余波未了,今年來債基頻現清盤潮。Wind統計表明,截至2023年5月16日,年內宣告清盤的債券型基金已增加至18只。
究其原因,受去年11月債市大幅回調影響,引起理財、基金被大幅贖回,債券被集中拋售,致使債券型基金資產凈值由2022年11月的8.46萬億元高點下跌至12月的7.66萬億元,至今規模仍未恢復至前期高點。不僅如此,債券型基金占市場全部基金的比重也下滑了近兩個百分點。
5月13日,農銀匯理金安18個月定開發布公告稱,根據基金合同,“《基金合同》生效后,在任一開放期的最后一個開放日日終,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應當終止《基金合同》,并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程序進行清算,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本基金第四個開放期自2023年4月17日起,至2023年5月10日止。
截至2023年5月10日日終,本基金資產凈值不足5000萬元。該情形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本基金終止條款。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根據《基金合同》有關約定,無須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本基金管理人應當對基金財產進行清算并終止本基金基金合同。
自2023年5月15日起,本基金進入清算程序。本基金進入清算程序后,停止收取基金管理費、基金托管費等費用,同時不再開放申購和贖回等業務。本基金的最后運作日為2023年5月14日。
公開資料表明,農銀匯理金安18個月定開為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基金成立于2017年3月7日,募集規模高達11.95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份額已大幅縮水至4666.87萬份,基金資產凈值僅錄得5733.23萬元。較成立之初相比,其規模已驟降95.20%。
此前一天,天風資管旗下天風證券天澤六個月定開也因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宣告清盤。該基金同樣為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據悉,該基金公告稱,《資產管理合同》第六部分“集合計劃存續期限”本集合計劃自本合同生效日起存續期不得超過3年。本集合計劃自本合同生效日起3年后,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執行。截至2023年5月12日日終,本集合計劃期限屆滿,觸發上述《資產管理合同》規定的終止情形,《資產管理合同》應當終止,并無需召開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大會,本集合計劃進入清算程序。出現類似情形的還有太平洋證券六個月滾動持有。
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從基金到期日來看,今年1月和2月為債基清盤的高峰期,當月各有6只基金宣告清盤,分別包括鵬華9-10年利率債、富榮富合一年定開、寶盈中債3-5年國開行、興業中債3-5年政策性金融債、富國中證10年期國債ETF、新華增強和德邦90天滾動持有中短債、南方固元6個月持有、中郵睿利增強、國聯安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浙商惠享純債、光大保德信中短期利率債。
同樣,從發行市場來看,中長期純債基金發行熱度仍較去年同期亦有所降溫。此舉或主要受委外資金投放周期影響,整體新發或定制承接需求回溫一般。Wind統計顯示,按成立日期計年,截至今年5月15日,年內新成立中長期純債基金規模合計為1083.6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95.07億元,同比下降16.32%。
若按月度計算,今年4月新發債券型基金29只(A/C份額合并統計),合計發行份額為425.77億份,與2023年3月相比,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下降291.85億份,環比下降41%;與去年同期(2022年4月)相比,2023年4月發行份額下降33%。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