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業開始洗牌,做直播生意還能賺錢嗎?
直播需要內容,但是直播更需要可持續的內容
作者:韋二
直播,如今似乎是移動互聯世界里競爭最慘烈的領域。
成功者如YY、陌陌,憑借直播業務順利實現營收破10億,獲得資本青睞,市值翻倍。失敗者如大智慧旗下的“視吧”,投入17個億卻迎來巨大虧損,股價一字跌停,眼看著大把的鈔票就要煙消云散。
在經過了2016年一整年的爆發、監管、以及攻城略池之后,網絡直播平臺的疲態開始顯現,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少中小直播平臺逐漸倒掉。而留下來的幾大直播平臺也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有人開始唱衰:直播行業的寒冬將至,面臨重新洗牌。
然而,真相似乎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被資本裹挾的直播
2003年前后, 9158的前身“99情緣(99lover)”,以秀場和粉絲送禮物的直播方式,開創了中國視頻直播的雛形。
從那時開始,中國的網民們就開始在這個浩瀚的虛擬世界中游走。
屌絲經濟也從那時開始起步,美女在直播中跳舞,把早期這種秀場模式的運作公司推到了大賺特賺的前沿。當時的直播領域,天鴿互動和YY兩家獨大。2012 年,YY 登頂美國納斯達克,市值一度達到 60 億美金。2014年9月,旗下擁有“水晶直播、喵播、歡樂直播”三大移動直播平臺的天鴿互動也成功上市。
這兩家直播平臺的成功上市,讓資本市場的目光正式開始轉向直播。
2015年,隨著各方資本開始陸續進入直播領域,幾大直播平臺迅速崛起,分足鼎立,一個新的垂直行業被快速催熟。根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國內大大小小的直播平臺合計已經超過300家。據Trustdata的數據,2016年花椒、映客和一直播三大移動直播平臺主播的人均年收入已達到500萬元以上。
同時,直播行業的發展還開始呈現專業化、垂直化的趨勢。目前,已經誕生了幾大類型:
1.秀場直播:YY、六間房、映客、花椒等
2.游戲直播:斗魚、虎牙、戰旗、熊貓、龍珠等
3.體育直播:直播吧、騰訊體育為代表
4.電商直播:淘寶直播、聚美直播、京東直播等
5.財經直播:知牛財經、橙牛TV、呱呱財經等
6.社交直播:一直播、天鴿互動、哈你直播、酸果直播等
7.戶外直播:云游直播、行者直播、一道走、Mr.Hug 、來吖侶行等
這些平臺的業務高度垂直化,但隨著YY、斗魚、映客、花椒等大平臺在泛娛樂領域的擴張,他們之間的分類變得不那么明確。畢竟直播領域的蛋糕,每一個平臺都想分一杯羹。但隨著同質化嚴重和涉黃、代打、數據造假、拖欠主播薪水等問題的曝光,關于網絡直播行業存在泡沫的聲音也一直不斷。
直播平臺開始洗牌
2016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通知要求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并對機構和個人主播設置了準入門檻,一方面是證書要求,另一方面是直播內容規范。
而整個行業中,擁有試聽許可證的直播平臺寥寥無幾。除了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戰旗直播等少數幾家之外,其他直播平臺均未在網站底部公示視聽許可證。沒有持證的直播平臺如果想要繼續運營,只有兩種方法:借殼買牌照或者吸引國資入股,目前牌照的市價已經高達2000萬。
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人曾預言:隨著政策的收緊和資本熱情的退卻,直播領域將在2017年初迎來新的洗牌。
最先到來的是倒閉潮。2017年2月,曾經拿到過1250萬元天使輪融資、估值達5億元的光圈直播倒閉,引發了行業內不小的震動。事實上,除光圈直播外,還有愛鬧直播、貓耳直播、微播、網聚直播、趣直播等數十家直播平臺悄無聲息地消失。
與此同時,央視曝光了大量傳播兜售色情內容的小型直播平臺,諸如:甜心、饅頭、蜜播、MiMi 等。隨后,國家網信辦陸續封停了“紅杏直播”“蜜桃秀”等18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直播類應用。
種種跡象表明,直播行業的洗牌期已經到來。
在直播平臺發展初期,大多數的直播平臺都采取了花重金吸納明星、網紅大V等眾多營銷炒作作為推廣方式,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流量。就算是斗魚這樣每天活躍用戶大約300萬,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大平臺,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巨大的沉沒成本,幾乎沒有盈利。
一位斗魚的相關人員告訴葉探花,目前斗魚已經做到了收支平衡,甚至還略有盈余。因為入局較早,斗魚直播在成本控制方面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主播人員成本、帶寬成本等都在預算計劃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其他的中小型直播平臺,也許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隨著直播應用的逐步發展,大部分的流量已經被斗魚、YY 、映客、NOW直播、花椒直播等第一梯隊的平臺瓜分殆盡,留給中小平臺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少。
同時諸多直播平臺同質化,讓秀場直播的模式也開始逐漸褪色。隨著直播軟件在美顏、摳像等技術上的提升,主播的顏值不再成為用戶選擇直播平臺的唯一標準。幾乎可以預見,在未來各領域內容的精細化直播將更受用戶青睞。而那些缺乏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內容的直播平臺勢必會倒下。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泛娛樂直播平臺發展盤點報告》,2017年資本對直播平臺的投資高潮已經過去,許多直播平臺仍然處于獲投初期階段,和資本充足的大平臺相比,顯得有些底氣不足。同時,隨著政策監管日益趨于嚴格,中小直播平臺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目前的直播領域,新的變現模式尚待開發,盈利也遙遙無期,行業格局的逐步形成,種種現狀,讓投資人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直播還能賺錢嗎?
直播平臺還能賺錢嗎
“直播肯定是能賺錢的。”千帆直播公關總監周輝對直播的未來非常有信心。在他看來,大智慧旗下直播平臺“視吧”的失敗,最大的原因在于外行的人做了內行的事。周輝告訴葉探花,直播需要內容,但是直播更需要可持續的內容。不管是明星也好,大腕也好,如果不能夠提供可持續的內容的話,那么他們帶來的流量幾乎是左手進右手出的。
作為搜狐旗下的直播平臺,2015年才開始入局的千帆直播一直很低調。但和大部分還在虧損的直播平臺不同的是,得益于搜狐生態的自帶流量,千帆直播幾乎沒有花任何推廣就獲得了龐大的基礎流量。2016年,千帆直播就已經實現了盈利。
同時,直播平臺也在探索新的變現模式。周輝告訴葉探花,目前千帆直播的營收中,秀場打賞仍然占大頭,但是他們已經在探索新的變現模式,并做了一些不錯的嘗試。而根據斗魚相關人員的介紹,斗魚目前的盈利模式,除了提到的打賞和充值,還有一些廣告和項目聯運。未來主流的盈利模式應該是“流量+內容”的變現方式,在整合了優質資源和打造了直播生態之后,讓廠商、渠道、觀眾都參與進來,愿意為各類優質的內容去買單和消費。
雖然外界唱衰的聲音不斷,但在千帆直播、斗魚這些平臺看來,直播的寒冬還遠遠沒有到來。周輝認為,唱衰并不讓人意外,但也不比將它視為整個行業的預言。“當一個新興的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定會讓人感到有衰落的趨勢,但是這種衰落其實是并不是垂直向下的,一定是一種曲線向上的過程。”
目前來看,直播市場還處于初級的階段,潛力仍然巨大,新的直播模式仍然需要直播平臺的開發;當競爭進入新的階段之后,優質成熟型的直播平臺的業務和資a本優勢將會推動其本身業務持續擴張,整個行業也將進入細分市場和差異化戰略的下一階段。
其實不止直播,任何行業都是這樣的發展趨勢。就如媒體所說的那樣:“一旦靜下心來研究一下行業歷史和內在邏輯,就會發現真正的泡沫不是直播,也不是各種風口——而是所有的浮躁和盲從。”
- END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