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提交聆訊資料 杉杉股份服裝業務分拆赴港上市臨近
曾經的制衣大王“杉杉”,如今已和服裝漸行漸遠了。
曾經的制衣大王“杉杉”,如今已和服裝漸行漸遠了。作為A股服裝第一股的杉杉股份(600884.SH),其主營業務早已變為飛在風口上的新能源電池。鄭老板也早就坦言:“靠服裝賺錢的時代早已過去,我更希望大家稱呼我為金融家。”
鄭老板算不算得上金融家,還無法給出定論,但是資本作手的名號他還是擔得起的,尤其是近些年對于殼資源的買賣極其鐘愛,最有名的一役要屬助力申通快遞(002468.SZ)在A股借殼艾迪西上市了。
再看看隔壁老王,人稱A股最會炒股的服裝企業——雅戈爾,雖然早就是房地產和投資撐起半邊天,但仍舊緊抓起家業務,2016年李老板曾公開表示:“用5年時間再造一個雅戈爾。”
本著厘清公司業務結構,優化資產的目的,杉杉股份在2016年4月公告稱擬分拆旗下兩家公司赴港上市——一家是金融租賃公司富銀融資股份,另一家則是“開國功臣”杉杉服裝,后進行資源整合,于2016年5月完成股份改制并更名為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
如今,時隔一年之后,富銀融資股份(8452.HK)已于2017年5月23日正式上市香港創業板,募得資金凈額7930萬港元。下圖為富銀融資上市后的股價走勢情況:
剛剛敲完鐘沒幾天,港交所就披露出,經營服裝板塊的杉杉品牌提交了上市申請。
據杉杉股份于2016年11月7日公告的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顯示,此次杉杉品牌擬在港股公開發行不超過4285.7萬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當前,杉杉品牌的股權結構為杉杉股份占90%,陜西茂葉占10%。若成功上市,其股權結構將如下圖所示:
看樣子,鄭老板將杉杉一分為三的規劃,眼見就要變為現實了。雖然美其名曰“獨立運作更有利于長遠的發展”,但是市場影響力今非昔比的杉杉服裝,真的能夠讓資本市場為其買單嗎?
服裝板塊漸成雞肋 借拆分重整資源
隨著杉杉股份開始發力鋰電池材料業務,服裝板塊占公司的總營收比例便開始不斷下滑,從2012年占比51.77%下滑到2016年占比9.63%,2016年杉杉股份的凈利潤僅10%是由服裝業務貢獻,電池材料凈利潤占比達85%。一心開拓自己的新能源和金融版圖的鄭老板,重心已然不在發家的服裝業務。下圖為杉杉股份兩項主要業務營收占比情況:
而根據此次上市申請書披露,杉杉品牌本次上市募集資金計劃用于門店的擴張、品牌的推廣和倉儲物流的建設等。
對于被“冷落”許久的杉杉服裝業務來說,分拆后資源將可以更加集中于主營業務,對于意欲重兵回歸中國男裝行業的杉杉品牌來說,不失為一次重要機遇。
男裝品牌發展放緩 杉杉如何趕超?
不過,男裝這個戰場想攻城略地正越來越難。
今年中國服裝行業有一個怪狀,這邊廂男裝領域紛紛減緩擴張步伐,轉而謹慎經營;那邊廂女裝領域則是攻城略地,擴張得如火如荼,比如近期早已占有8900余家門店的女裝品牌拉夏貝爾(6116.HK)將在A股上市募資,計劃進一步擴張門店規模。下圖為部分面包財經繪制的部分男裝品牌門店家數情況和盈利情況:
盡管,杉杉自稱中國第七大男裝品牌,但是從其零售網點數和盈利水平來看,與同行相比還是相差不小,2016年杉杉零售網點數縮減到901家,同比減少了13.4%,上圖中其他品牌的零售網點數均達到2500家以上。而在營收方面,杉杉2016年總營收5.9億元,凈利潤3400萬元,和排名靠前的同行們遠非一個數量級。
此消彼長,杉杉在服裝領域的影響力早已不復當年,想要在如今消費主力軍——年輕一代中重塑品牌形象,沒那么簡單。
實際上,杉杉正在逐漸調整自己的品牌計劃,其于2015年推出了面向年輕一代的自有品牌“SHANSHAN”,并有意逐漸退出與外商合作的兩個主打中高端領域的國際品牌——MARCO AZZALI及LUBIAM。
單飛之后面臨更多成本問題 市場會買賬么?
此前杉杉品牌公司運營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于控股股東杉杉股份的支持,而在今后的獨立運作中,杉杉將要開始面臨資金的壓力。
據聆訊資料顯示,杉杉品牌于2016年開始不再向控股股東借款,轉而進行外部融資,2016年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711萬元,銀行短期貸款2.45億元,全年產生的利息費用為740萬元。就算此次成功上市,所募得的金額相對于接下來的趕超計劃,仍將是杯水車薪。
雖然杉杉品牌的毛利率在同行中算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其凈利潤率卻遠低于同行水平。通過查閱數據,發現杉杉品牌的銷售費用占總營收比值比較高。下圖為部分男裝品牌歷年銷售費用占比總營收情況:
可以看到,杉杉品牌在2016年的該值已超過本來該項指標就比較高的九牧王(601566.SH),達到30%。據披露,杉杉品牌2016年的銷售費用同比增加了38.4%,主要是為了推廣“SHANSHAN”品牌。
將服裝業務拆分上市對于控股公司杉杉股份固然是件好事,從此以后可以集中火力進軍新能源和金融領域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被業界解讀為被甩的“包袱”的杉杉品牌,港股股民會買單嗎?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