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股大災年 安德利果汁真是個異類嗎?
近一年是農業股的大災年,眼見著恒指增幅達到40%,科網股更是經歷了一波大漲,相較之下,農業股顯得無比落寞。
近一年是農業股的大災年,眼見著恒指增幅達到40%,科網股更是經歷了一波大漲,相較之下,農業股顯得無比落寞。
而在A股有藍田和獐子島,在港股則有被渾水做空的輝山乳業(6863.HK)及至今仍停牌的亞洲果業(0073.HK),令造假重災區——農業股更是蒙上了一層陰影。
同時,在市場認為由于人們對健康的追求逐漸提升,會減少對碳酸飲料的消費,相應的,果汁行業可能會受益時,實際上,果汁公司的經營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比如匯源果汁(1886.HK),雖然營收在增長,但是近幾年的凈利潤已經很不樂觀,在經歷了2014年和2015年的虧損后,2016年僅賺1300萬元,相較其凈利潤最多時的3億元,減少了近96%。其股價自然也是萎靡不振,從2016年年初的3.3港元一路下跌到最近的2.6港元,跌幅為21%。相對的,可口可樂盡管近些年營收和凈利潤也都在下滑,但是隨著美股的走牛,其股價已創下歷史新高。
但是,近期另外一家規模較小的果汁制造公司,因為其頻繁回購股票推升股價上漲,引起了面包財經的注意,那就是安德利果汁(2218.HK)。
頻頻回購推升股價 安德利有點不一樣
安德利果汁是國內生產濃縮果汁的龍頭企業,總部位于山東煙臺,主要生產蘋果汁,2016年銷售額的86%為濃縮蘋果汁,且公司超過一半的產品為出口。
根據財報顯示,安德利果汁盈利能力尚可,且具有較為穩定的分紅記錄,下圖為安德利果汁的利潤和分紅情況:
自2006年到2016年,安德利果汁累計實現凈利潤12.52億元,累計現金分紅2.35億元,分紅率為18.78%。同時,安德利果汁在同行業中的凈利潤率處于較高水平,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安德利果汁的凈利潤率在逐年提升,在2016年已超過之前該值較高的天溢森美。
而其近年來的頻頻回購,則把股價推升了近130%。下圖為安德利果汁的回購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到,截至2017年6月20日,安德利果汁共計回購了2.26億股,累計回購金額為2.33億港元,而其目前的總股本也才3.68億股。其股價已從2015年8月的低點2.4港元左右上漲到近期的最高價5.6港元,22個月漲幅達133%。
曾經拆股又合股 仍需警惕財技手段
盡管安德利果汁在同行業中顯得經營情況較好,但是別高興的太早,從其資本運作的歷史痕跡,仍有需要警惕的地方。
香港市場有個土特產即“老千股”,用港交所總裁的原話講就是“主要是指大股東不以做好上市公司業務來盈利,而主要通過玩弄財技和配股、供股與合股等融資方式損害小股東利益。”
雖然,安德利果汁具有盈利和分紅記錄,但是其曾經多次使出的財技,不免讓人心生警惕。
安德利果汁于2003年4月22日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價3.7港元,隨后漲至2003年11月26日的最高價8.5港元,7個月漲幅達130%。下圖為安德利果汁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圖(不復權):
從上圖可以看到,安德利果汁于2003年股價漲到最高的8.5港元時選擇了拆股,理由是為了增加交易的流動性,1拆10后,安德利果汁的股價長期維持在1港元以下,直至2013年1月又進行了一次10合1的合股動作。
另外,安德利果汁在港股創業板的8年時間里還進行過3次配售,不過折讓的比例都不大,每次大概折讓10%左右。
農業股為造假重災區 投資需謹慎
作為國家扶持行業,農業公司向來享受許多幫扶政策,比如免交所得稅。如果是不留心查看公司財報的投資者,那就會被其利潤所迷惑,從而進行錯誤的估值。同時,由于稅收的優惠,使得農業公司虛增利潤的成本降低,也就加大其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農業公司的資產較難進行計算,審計人員也無法對其進行準確的估算,這讓公司具有了自由操縱的空間。在A股,較遠的如藍田股份造假,較近的如獐子島事件,而在港股則有已停牌1年多的亞洲果業為例。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農產品資產價值無法準確估量。
當然,不是說有風險就不能投資,而是投資者應仔細去衡量風險和收益的情況。
巴菲特讓人引用最多的詞除了“安全邊際”便是“能力圈”。如果一家公司或一個行業讓人無法捉摸清楚,那么本著風險規避的原則,也應該不要輕易地去投資。
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地資金南下,難免會有新的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生態環境不熟悉,投資者唯有做好功課,謹慎選擇,才是對自己的錢袋子盡了責。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