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后,茅臺市值破萬億還有希望嗎?
當所謂的“白酒泡沫”破裂后,茅臺市值是否還能突破萬億關卡?
本文首發于金融之家
微信號:jrzjcom
文|藥糖
當所謂的“白酒泡沫”破裂后,茅臺市值是否還能突破萬億關卡?
距離市值破萬億僅一步之遙,茅臺卻出人意料的開啟了下跌之路。曾經的茅臺股價扶搖直上,從600元到700元僅用了15天,但站上歷史峰值的貴州茅臺,股價下跌比上漲更加迅猛,僅一周時間,已從最高位719.96元降為如今的621.19元。
剛剛過去的6個交易日,茅臺大跌12%,市值蒸發1118億,從9033億跌至7915億。作為白酒標桿,茅臺股價持續下跌直接拖累整個白酒板塊。曾經“有福同享”的古井貢酒、水井坊等白酒股價同步下跌,最近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均超10%,為今年以來白酒企業的股價神話畫上一個不圓滿的句號。
事實上,茅臺的下跌似乎早有征兆。今年6月底,貴州茅臺曾經的忠實擁躉否極泰基金董寶珍突然變得謹慎。對外言論暗示貴州茅臺已經出現估值泡沫,奉勸投資者不要讓茅臺的估值水平突破30倍市盈率的危險界限。盡管私募大佬但斌義無反顧堅持看多,但茅臺陣營的多空分化不可逆轉。
11月16日,當茅臺股價一舉突破700元大關、距萬億市值僅差一個漲停板的關鍵時刻,外界對茅臺驚人的上漲速度表現出擔憂與質疑。16日晚間,貴州茅臺公告稱過高的目標股價及估值不代表公司態度。與此同時,新華網也發文稱要理性看待茅臺的股價。
更引人注目的是,11月20日晚間,上交所對安信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蘇鋮的研報給予通報批評,要求其規范發布,避免研報出現夸大、誤導性陳述。而蘇鋮曾在茅臺股價沖上700元后,喊出茅臺2025年前后市值天花板為1.85萬億元。
在三重風險提示下,茅臺股價一周大跌8.72%,經歷了自2015年股災以來最大的一次回調。茅臺股價下跌同時,茅臺酒價格也出現回落。曾有炒酒客坦言,如今每瓶茅臺飛天酒虧損30元。
茅臺股價漲跌之間,有一股資本勢力不容小覷,那就是外資即滬股通的動向。年初以來外資持續買入茅臺股,7月份持股比例首次超過6%,成為推動茅臺股價上漲的一股神秘力量。但是行至10月中旬,外資開始高位減倉,近7個交易日更是大幅撤退,一周內凈賣出額達23.41億元。一進一出之間,外資操作精準,茅臺股價跌宕起伏。
那么,“白酒泡沫”破裂后,茅臺還有沒有機會東山再起?目前市場觀點不一。茅臺集團董事長袁國仁對未來充滿信心。
11月25日,袁國仁在新華網發文稱,2017年茅臺全年銷售收入預計將突破600億元,利潤可達300億元,上交稅收可達200億元,將完成一份歷史上最靚麗的成績單。今年,茅臺股票市值最高突破9000億元,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酒類企業。
但市場顯然更加冷靜。某位私募人士表示,“如果你把茅臺當做酒,那它的成長就需要時間,漲快了漲多了必然要跌。如果你把茅臺當做投機炒作,那么就無需分析,跟著資金炒就好,被忽悠到天上去了,一不小心可能就高位站崗,保持冷靜尤為重要。”
或許外資動向可以參考一二。在茅臺股價經歷一輪調整之后,外資開始由減倉變為抄底。11月23日,外資結束連續6個交易日凈賣出茅臺股,轉而凈買入1.67億元。當日外資通過滬港通大幅增持A股,滬港通全天凈流入20.99億人民幣,創今年10月10日以來最大凈流入。
總體來看,白酒行業目前仍處于調整期,但不可否認的是,茅臺已經穿越牛熊,在白酒行業呈現別具一格的“茅臺現象”。11月24日,茅臺依然是北向資金成交最活躍的股票,也是外資通過滬股通買入最多的股票。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追溯歷史發現白酒行業有個特殊現象,即每逢中國傳統節日白酒銷量必創新高。如今臨近年末,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人們對白酒的新一輪搶購整裝待發,而這勢必帶動白酒概念股價格抬升。作為酒業龍頭的茅臺或將借機崛起,至于茅臺市值能否一舉突破萬億關卡,讓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