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中植系“缺血癥”大爆發?神秘資本大鱷解直錕急賣核心資產
中植集團之前占有中融信托32.99%股權,是其第二大股東,位列大股東經緯紡機之后。而本次收購完成后,中植集團幾乎將中融信托的股權全部售出,而紡織央企恒天集團旗下的經緯紡機將擁有中融信托70.46%的股權,實現了對其的絕對控股。
作者:亦衛
來源:明天財訊
神秘的中植系也開始對外賣資產了,出手接盤的又是一家央企。
3月12日,A股上市公司經緯紡機發布公告稱,將通過發行股份及現金結合的方式收購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植集團)所持中融信托32.9864%股權。
明天財訊(ID:nextcaixun)查詢工商資料后獲悉,中植集團之前占有中融信托32.99%股權,是其第二大股東,位列大股東經緯紡機之后。而本次收購完成后,中植集團幾乎將中融信托的股權全部售出,而紡織央企恒天集團旗下的經緯紡機將擁有中融信托70.46%的股權,實現了對其的絕對控股。
從經緯紡機的公告來看,完成此次收購還不需要付出太大代價。經緯紡機擬向中植集團發行不超過3億股,并通過募集配套資金及其他方式向中植集團支付除股份支付外的現金對價。
雖然若此舉成行,中植集團將成為經緯紡機第二大股東,但中植集團卻承諾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植集團所持股權將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鎖定,中植集團永不謀求對上市公司經緯紡機的實際控制權。
業內人士表示,與之前的資本操作不同,中植系這次不但從自己的核心資產中融信托幾乎完全退出,甚至都不能拿到多少真金白銀作為補償,還得承諾對有央企加持的經緯紡機沒有非分之想。
在縱橫國內商界數十年后,被視為“資本大鱷”的中植系實控人解直錕這次莫非吃了個大虧?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賣出資產的大佬遠不止解直錕一人。據明天財訊之前報道,與中植系齊名的明天系、海航系、華信系等大鱷都在賣賣賣,而且接盤的公司不少都是央企。
與此同時,監管層多次表示要對橫跨信托、保險和銀行體系的金融大鱷們加強監管。近期,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就表示,去年治理銀行業亂象效果“還可以”,但問題還是不少,下一階段影子銀行和信托等領域還需要重點整治。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表示,目前實質上有一些集團里形成了金融控股的做法,可能控股了多家金融機構,同時也醞釀了一定的風險,社會上存在著有一些虛假注資、循環注資。周小川表示,這些集團的股權結構和受益所有人的結構,實際控制人的狀態不夠透明,導致控股集團內部的金融機構之間可能有關聯交易。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中植系將“上市公司+PE”模式演繹到極致,在股權關系上錯綜復雜,在規則邊緣游刃有余,正好與監管層這次要抓的典型能對號入座。
況且,領導話說的很重,監管行動更是凌厲。2月23日,同樣號稱有萬億資產的安邦系已經因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被保監會接管,安邦董事長吳小暉更是被檢察機關提起訴訟。3月1日,華信系實控人葉簡明也被傳遭到調查。
風暴已經來臨,昔日的大佬們恐怕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
本來,中融信托可謂是中植系的“搖錢樹”,很難想象解直錕會將其放棄。
中植集團創建于1995年,集團總部位于北京,目前擁有一萬余名員工。官網資料顯示,目前中植集團管理的資產已經超過1萬億元。中植集團旗下涵蓋信托、財富公司、并購基金、新金融、新能源及礦業板塊等,業內將所有中植集團直接或間接持股的公司稱為“中植系”。
中植系實控人解直錕頗具傳奇色彩。據媒體報道稱,其工人出身,靠承包老家印刷廠賺到第一桶金。現在,解直錕妻子是知名歌手毛阿敏,其兄長解植春則是前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2017年胡潤中國富豪榜,解直錕、解茹桐父女以340億元身家位列榜單61位。
市場人士表示,中植系能在二十年間迅速做大,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重組并購和金融機構的輸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能夠大量融資的中融信托就成為了中植系的核心資產。
中融信托全稱為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于1987年。2002年,中植集團聯合哈爾濱市國資委、黑龍江省牡丹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哈爾濱宏達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共同出資重組中融信托。而值得注意的是,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正是黑龍江人,中植集團也是在其家鄉開始起步的。
業內人士表示,中植系喜歡和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具體模式為,通過空殼公司先收購原始資產,運作幾年后,再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將實物資產轉化為上市公司股權加現金,讓流動性、變現能力發福提升,進而獲得豐厚的回報。
解直錕拿下中融信托后,通過中融信托籌措資金,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股權或現金,再通過中融信托籌措資金繼續并購資產,如此循環往復,大獲其利。
另外,解直錕顯然很善于借助他人之力。2010年,解直錕將中融信托股權轉讓給經緯紡機,讓出第一大股東之位。從股權結構上看,中融信托至此已屬于央企背景,獲得了央企的背書。
截止到2017年,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已經達到了18家,是名副其實的資本大鱷。
然而近年來和其他大佬一樣,解直錕發現買賣沒那么好做了。
中植系與海航、安邦一樣,近年來也熱衷于在海外投資。但不同于在國內有老鄉和貴人幫忙,國外的生意并不好做。
2017年3月,外媒曾報道稱解直錕在提交給開曼群島法庭的文件中,指控倫敦私募股權公司XIO高管共謀詐騙他的近10億資金。
原來,解直錕在2014年出資人民幣58億元(當時合9.4億美元)幫助設立XIO以及資助XIO收購兩家中型企業。XIO在2015年一度聲稱要投資大名鼎鼎的跑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XIO當時還動用私人飛機陪同解直錕考察歐洲和以色列,讓其放心出資。
但直到2016年底,XIO收購阿斯頓馬丁一事都沒有下文,其首席執行官還聲稱并未持有解直錕的資金,過去也沒有拿到過他的錢。2017年2月,解直錕一怒之下向開曼群島法庭提交文件,并指控XIO高管串謀詐騙他的錢財,因這場糾紛牽扯的主要公司都在開曼群島注冊。
此案至今沒有結果,也沒有公開消息透露解直錕是否拿回了自己的近10億美元。
一波還未平息,解直錕在國內也遭遇了詐騙。據中植集團官網消息,有三家公司冒用中植集團及集團創始人解直錕的名義從事相關商業活動。
中植集團表示,濟南智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冒用中植集團名稱且作為其“第一大股東”于2016年12月15日進行了工商登記,并在2017年開展了相關融資項目擔保業務。紅圖(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還冒用解直錕名義辦理該公司股權登記手續和其他工商登記手續。
中融創展控股有限公司冒用中植集團名稱,以“中植集團下屬公司”名義,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進行募集資金和理財產品銷售等商業活動。工商登記顯示,中融創展控股有限公司股東之一為濟南智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中植集團在聲明中稱,中植集團及解直錕與濟南智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融創展控股有限公司、紅圖(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均不存在任何股權關系,也無任何商業合作關系,其任何行為均與中植集團無關。中植集團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也已受理。據明天財訊此前了解,中植集團已向法院提起相關行政訴訟。
業內人士表示,中植系在金融領域赫赫有名,旗下的公司又多如牛毛,解直錕本人可能也未必清楚每一家的具體情況,這才給騙子鉆了空子。
不過,中植系損失些錢財倒還能挺住,但是其大肆擴張后的經營狀況才更令人擔憂。
目前,中植系的業務橫跨信托、典當、并購、擔保、第三方理財等行業,在礦產、電子、紡織服裝等實業領域也有布局,但中植系旗下已有多家企業被曝出現嚴重虧損情況。
2016年初中植系入主服裝企業美爾雅后,不少媒體均猜測其或將美爾雅實施資產重組又或注入新資產。但一年多過去,中植系始終沒有作為。2016年,美爾雅營業收入下降12.71%,凈利潤扭虧為盈,但扣非后凈利潤繼續虧損,虧損額144萬元。2017年一季度,美爾雅凈利潤重回虧損軌道,虧損額492萬元。
2017年8月,解直錕無奈之下,最終將美爾雅集團100%的股權轉讓給年僅24歲的富二代宋艾迪。公司的代償債務和股權對價一起打包出售,才賣了約15億元。
中植系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宇順電子虧損情況更嚴重。宇順電子主營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的研發、生產銷售,2012年智能手機、觸摸屏概念興起時,宇順電子曾拿到中興23億巨額訂單,在股市紅火了一陣子。但此后行業競爭加劇,手機向大屏幕發展,宇順電子的日子開始變得很不好過。
宇順電子2014至2016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39億元、-10.9億元、-3.53億元,已經連虧三年。而且由于行業內廠商都處于維持虧損或微利的狀態,中植系放棄后甚至難以直到下家接盤。
2018年1月,中植系最后只能將宇順電子轉給“天上人間”前老板覃輝旗下的成都潤運。好在急于上市的覃輝財力雄厚,愿意以200億元的高價收購宇順電子100%股權,解直錕還能挽回一些損失。
但美爾雅集團的麻煩就沒完沒了。即使在將其出售以后,“中植系”高管仍然收到了證監會的罰單。1月19日,美爾雅公告顯示,董事長李軒及其他相關方涉及內幕交易勤上股份,遭到證監會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簡歷顯示,李軒除了出任美爾雅董事長,李軒還兼任中植投資董事長。
1月26日,美爾雅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李軒因個人原因辭職,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這也顯示,中植系徹底從美爾雅退出。
不過,對一度坐擁18家上市公司的解直錕來說,麻煩能就此結束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