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后會選哈羅單車還是ofo?
3月13日,哈羅單車在京舉行“全國免押騎行”發布會,率先開啟全國范圍的信用免押騎行。據悉,全國范圍內的單車用戶,只要芝麻信用分達到650以上,就可以直接通過支付寶“掃一掃”騎車出行,押金全免。
作者:藥糖
來源:金融之家
哈羅單車成為全國免押騎行的先行者,共享單車競爭格局由此生變。
3月13日,哈羅單車在京舉行“全國免押騎行”發布會,率先開啟全國范圍的信用免押騎行。據悉,全國范圍內的單車用戶,只要芝麻信用分達到650以上,就可以直接通過支付寶“掃一掃”騎車出行,押金全免。
春節過后,在摩拜和ofo爭相提價的背景下,哈羅單車的信用免押騎行無異于一劑強心劑,給共享單車領域注入一線希望。沉寂良久的哈羅單車出其不意發起主動進攻,也讓整個共享單車領域的競爭格局隨即扭轉,摩拜、ofo、哈羅單車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步奠定。
事實上,哈羅單車一直致力于免押騎行。2017年9月至今,哈羅單車曾嘗試在20城推出芝麻信用免押、在校大學生免押、特殊人群免押等優惠活動,但礙于哈羅單車主要投放于二、三線城市,免押活動并未在全國范圍形成大氣候,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前的免壓用戶總數已達1500萬人,免押金總額達到29.8億元。
如今,哈羅單車信用免押騎行的熱潮席卷全國,預計至今年年底該活動可覆蓋1.6億騎行用戶,免除押金總額超過300億元。哈羅單車此前覆蓋的包括武漢、南京、杭州等地在內的全國180多個城市都將受益,而哈羅單車下一個目標是走進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哈羅單車之所以敢于在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推出信用免押騎行,最大的底氣還是資金充裕。哈羅單車自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密集融資,已經為全國信用免押騎行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2017年12月,哈羅單車接連宣布完成D輪和D+輪兩起融資。其中,D輪融資金額3.5億美元,螞蟻金服領投。D+輪10億元融資由復星領投,GGV紀源資本等跟投。春節過后,螞蟻金服、復星等將繼續投資哈羅單車超10億美元的消息不脛而走,目前傳聞尚未落實,但并非空穴來風。
相較之下,共享單車頭部隊員ofo的處境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年前就有ofo資金告急的傳聞流出,年后ofo通過抵押旗下全部單車的極端方式從阿里處借入17.66億元,緩解了資金面的燃眉之急。可喜的是,3月13日,ofo再次獲得由阿里領投的E2-1輪融資,再入手資金8.66億美元,終于堵住了悠悠眾口。
有意思的是,哈羅單車和ofo均與阿里過從甚密,但明顯不是同級待遇。在哈羅單車的逆襲過程中,阿里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并后,永安行的無樁單車品牌交由哈羅單車統一運營管理。至此,哈羅單車正式以阿里“親兒子”的形象示人。
阿里雖是ofo的投資方,卻因入局較晚優勢并不明顯。尤其在滴滴一家獨大的前提下,阿里在ofo的地位稍顯尷尬。但阿里并不滿足于單純財務投資者的角色,而是覬覦更大的管理權。在ofo與滴滴公開交惡后,阿里抓住機會迎頭而上,借錢、投資輪番上陣,終極目標不過是將ofo收入囊中。而處于資金鏈斷裂危機的風口浪尖上,ofo似乎也沒有更多的選擇權。不管是否心甘情愿,ofo正在一步步向阿里陣營靠攏。
此外,哈羅單車的管理模式明顯優于ofo,而哈羅單車的運營成本明顯低于ofo。相較ofo每月接近3億元的運營成本,哈羅單車的運營更加精細化。哈羅單車CEO楊磊稱,每臺車每天的運維成本只有0.3元,折舊成本為0.6元,共計0.9元,這意味著每臺車每天收入1元錢就能盈利。而ofo目前仍在虧損的泥潭里掙扎潛行,盈利似乎遙遙無期。
目前來看,ofo在一線城市與摩拜不相伯仲,而哈羅單車在二三線城市穩扎穩打,二者正好可以想成優勢互補,阿里在背后穩坐釣魚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當前的和諧是短暫的,ofo與哈羅單車之間遲早會有一場惡戰。畢竟,中心化策略是阿里多年來的慣用手段,而在共享單車領域,阿里只需投擲一枚強有力的棋子即可。楊磊坦言與ofo創始人兼CEO戴威關系不錯,卻對合并一事緘口不言。
據界面新聞報道,ofo內部人士曾透露,阿里一直想要的是ofo,而哈羅單車不過是阿里求ofo不可得后,退而求其次的一個選擇。如今ofo明確向阿里陣營靠攏,哈羅單車也實現了完美逆襲,阿里可操作的空間與日俱增。而阿里最后到底會選擇ofo還是哈羅單車,讓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