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大帝: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富察山房舉例,中國的上古,人人知道天象,后來卻只有天子知道何為天象。
富察山房,是一位天目大師。
30多年,他在烈火炎炎的燒爐里,做出了大量精品,藝術與市場價值雙高。
說起天目,大眾或許還有些陌生,它是傳統名瓷,興盛于宋朝。
宋徽宗趙佶非常推崇天目。他在《大觀茶論》里寫道:“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這里說的玉毫條指的是天目上銀褐色細密條紋,像兔子的毫毛。
除此之外,天目的風格主要還有油滴與鷓鴣斑等。
天目在燒制時,窯溫控制、胎體、擺放的位置,都會導致成品呈色不同,即使采用同樣的釉水配方,也會出現差異。
因此,每一只天目都是孤品,這是吸引富察山房的一面。
這一燒,就是30多年。
皇族文化
富察是鑲黃旗,三代出皇后。富察山房的身上,也就有了皇族文化的烙印。
在他的理解中,皇族文化中,最為重要的是責任與擔當,一定要照顧自己的臉面。
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炮制天目,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一心想要做出頂級精品,或許是這一文化,融入了血肉。
可是,如果僅僅稱他匠人,他又不是那種歲月靜好,淡泊風清之人;如果說他世俗,他又不會為了權貴折腰,更不能讓心尖上的作品受一點點委屈。
有一次,權貴家的司機載著他,去參加一場發布會。這個發布會上將宣布,某地地方領導將給予他土地支持,幫他建窯做盞。路上,那位不懂藝術的司機,對他的一件作品說了一些輕佻的話,表現出鄙夷的神態,他扭頭就下車,不愿再去出席這位權貴安排的政商活動。
他是不怕得罪人的。
想來想去,貴族出身的他,骨子里是對什么都瞧不上,敢怒敢懟。
在自述中,他30年前從事特種行業,獲得個人一等功兩次,是那個時代的楷模。
正是這樣,他受過尊敬,內心一直有著驕傲;拿著很高的薪資,在社會階層中,被人追捧。
后來,他中途受冤,被排擠,機緣巧合,進入陶瓷燒造這一行當;世間斗轉星移,而他,還只是一門心思的做著自己的藝術品。
經歷過,知道繁華是什么樣子,也就沒有更多欲求;專注于燒窯這件事兒,經年累月,這里就成了精神寄托,他也在天目里,想清楚,活明白了,再多的煩惱都有了出口,很快消融。
悲哀于真理壟斷
掙大錢與享樂,他都不太感冒。讓他還有動力去營銷自己的,只有他的團隊,跟他拜師學藝的那些徒弟。
他得為了他們的生計負責,不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但社會的變遷,讓專注燒窯的他,有些看不明白。
在他看來,這個社會,講真話的少,故弄玄虛的多;有真本事的少,花拳繡腿的多。
他看不慣那些兜售成功經驗的,把自己的一點成就,包裝得精致;原本踏實做就能學會的,反倒是讓跟風者一門心思鉆研技巧,而忘了用心去做。
就比如這天目,明明主要依靠用心,肯吃苦,熟能生巧,可偏偏一些人總愛藏著掖著,好像有個大秘密不讓人知道。
久而久知,而且推及至整個社會,富察山房心生悲涼——這個時代,充滿了成功學、雞湯學,跳梁小丑竟然成為人生導師。小到修身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卻一再被藏掖著。
“上古文化是真的中國文化,核心是平等。”富察山房舉例,中國的上古,人人知道天象,后來卻只有天子知道何為天象。
不明事理的人越來越多,卻還想著出人頭地,快速成材。這樣,放在天目這個行當,精品越來越稀少,有的只是面上光鮮的二三流東西。
按他的觀察,這個社會多了投機者,少了創造者,匠人匠心也就成了稀缺資源。
正是這種不解,激起了他些許怒氣。
他活在了工匠時代,像是那個經典里的遺老遺少。
商業也藝術
但,在工業社會,他也明白,流水線的標準化生產,可以大大提升效率,為普通人帶來價格便宜的商品。
他有時候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跟不上這個時代。
富察山房手上帶著最新的Apple Watch,它是工業商品,但依然被這位藝術家欣賞。
也許,匠人匠心一直都在,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商業化的運作,還有賣力營銷,是不會摧毀藝術的。
也正是這樣,富察山房和這個時代有了緊密的聯系,也有了和解的契機。他內心也一直清楚,藝術并不是閉門造車,有人欣賞,服務大眾,心血之作才能發光發亮,正如他評價《岡仁波齊》這部電影營銷成功時所稱贊的那樣——一部文藝小眾電影,竟賣得這么好。
他的天目,何時才能被大眾熟識,走入平常百姓家呢?
擁抱區塊鏈
富察山房動了心思,他的天目作品,也開始趕時髦,將與區塊鏈結合。
事情的起因還是永旗鏈的團隊找上門來。他們這一團隊,想把區塊鏈的個人資產認證功能,應用到天目這一領域。
一個精品天目,少則幾萬元,多則幾百萬元。出自名家之手的,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因此,確權,對于富察山房的精品天目來說,一直有著吸引力。他不必再通過中介,抹下面子,來讓人承認他的價值。
永旗鏈方面介紹,利用“區塊鏈+高清VR”技術,每一件天目都可以認證與登記。
具體做法是,富察山房使用區塊鏈技術,還有VR,將每一件天目的所有信息,包括文字、圖片、VR視頻(數字化),還有聲明、所有權、發行編號,以及是否是限量版等,裝在區塊鏈里。
永旗鏈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可以完整記錄保存這些信息,每一件天目都有了自己的身份ID,這與天目的獨特性完美契合。
另外,更讓富察山房動心的是,在區塊鏈上,它的這些心血之作,甚至還可以拍賣交易,直接與買家對接,而無需任何中介。
富察山房能與珍愛自己作品的把玩者,建立起密切的關系,這是每個藝術家的渴望。這些興趣相投的人,自會有共鳴。
在他的敘述中,區塊鏈似乎可以幫助他保持純粹與好奇。
但是,他也不知道這玩意兒究竟是如何運轉的,這個世界,離他的時代已經太遠。
在交談中,他最后簡單提到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眼睛、肩膀過去了,人就能過去。
現在,區塊鏈新技術,已讓他的眼睛與肩膀過去了,但還不能揭曉的是,他能完全擁抱這個新時代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