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放棄A股擬轉戰香港資本市場IPO
香港聯交所文件顯示,3月26日,映客遞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書。映客計劃將IPO所募資金用于豐富產品內容、開展營銷活動、開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并考慮投資收購有高增長潛力的泛娛樂行業公司。
作者:牟云飛
來源:金融之家
沖擊A股上市未果的映客互娛有限公司(下稱映客),擬轉投香港資本市場。
香港聯交所文件顯示,3月26日,映客遞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書。映客計劃將IPO所募資金用于豐富產品內容、開展營銷活動、開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并考慮投資收購有高增長潛力的泛娛樂行業公司。
映客上市的聯席保薦人為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花旗全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及德意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招股書中未披露映客擬募資金額。
此次提交上市的主體為映客互娛有限公司,于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在中國有全資附屬公司映客中國,并透過合約安排以北京蜜萊塢及附屬公司在中國經營業務。
映客App上線于2015年5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映客已經吸引超過1.945億注冊用戶,有3680萬用戶以主播身份直播各類表演。
2015年,映客完成多米音樂投資的天使輪融資,2016年,獲得金沙江創投、紫輝創投、賽富、昆侖萬維和宣亞國際共同投資的A輪融資,2017年完成B輪融資,由芒果文創、騰訊、嘉興光聯等投資,紫輝創投繼續投資。
映客稱,按2017年主播人數計算,映客是中國最大的移動端直播平臺,按2017年收益計算及按活躍付費用戶人數計算,映客是中國第二大移動端直播平臺。
2017年9月,整合傳播服務公司宣亞國際(300612)拋出28.9億元收購映客創始團隊持有的48.2%股權的方案,但這一資產重組最終在2017年12月宣布作罷,當時有接近映客的人士稱,映客不排除獨立上市的可能性。
從招股書來看,映客的平均每月活躍用戶數量(MAU)在2016年迅速增長,從第一季度的1537萬攀升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3000.6萬,但從2017年開始,映客的月活數出現下滑,四個季度的月活數在2212萬和2518萬間。
在風險陳述章節,映客提到了上述數據下滑:“2017年第一季至2017年第二季期間,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大幅下降。倘我們未能有效管理增長、實施業務戰略及控制成本與開支,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或受損;若我們無法以具成本效益方式吸納新用戶及留住吸納有用戶,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或受到重大不利影響?!?/span>
雖然面臨活躍用戶數和付費用戶數的減少,但映客在招股書中強調了用戶數付費金額的提升:月均每付費用戶充值金額從2015年 的190元增至2017年的406元。
截至2017年12月,在中國所有移動端直播平臺中,映客的中國一二線城市用戶比例最高,每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用戶比例及女性用戶比例也是最高。一二線城市用戶占映客平臺用戶數的比例達到57.4%,每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用戶比例則達到35%,76.1%的用戶年齡在18歲至35歲間。
映客總部位于北京,目前映客創始人奉佑生、聯合創始人廖潔鳴和侯廣凌為映客執行董事。奉佑生持有映客20.94%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廖潔鳴和侯廣凌分別持股4.69%。
在招股書中,映客專門聘請了第三方顧問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做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移動端直播的每月活躍用戶群由2012年的560萬人增加至2017年的1.75億人,復合年增長率為99.3%, 預期于2022年將增至5.013億人,復合年增長率為23.3%。移動端直播市場規模由2012年的1.057億元增至2017年的25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0%,預期2022年將增至97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6%。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