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周報 | 阿里整合餓了么、口碑并獨立融資
阿里整合餓了么、口碑并獨立融資;北京7-11全店接入美團外賣;萬科宣布進軍新零售
阿里整合餓了么、口碑并獨立融資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設立一家控股公司,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持有餓了么及口碑。同時,阿里宣布為該公司進行獨立融資,目前已經收到來自阿里巴巴、軟銀集團等投資者的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阿里Q1財報還顯示,以進口業務、盒馬鮮生和銀泰百貨為核心的新零售業務收入增長超過340%
阿里布局汽車后市場新零售
8月23日,天貓宣布,天貓汽車將與金固股份旗下汽車養護領軍平臺汽車超人、汽配供應鏈龍頭服務商康眾汽配,共同成立汽車后市場新公司,組建汽服新零售支撐體系。阿里巴巴為新公司第一大股東,汽車超人為第二大股東。
聯合利華與京東新通路合作升級
日前, 京東新通路與聯合利華宣布合作升級。雙方此前已有近3年的合作經驗,未來將在共享數據、定制產品、深耕品牌影響力方面加深合作;同時雙方都對日化、食品領域之外的合作感興趣,探討了在餐飲B2B領域的合作。據悉,在提升原有通路效率的基礎上,合作將重點瞄準了B2B2C全鏈條的打通。
菜鳥與重慶戰略合作,將建新零售訂單中心等
菜鳥日前宣布IoT戰略將落地重慶,并與重慶巴南簽署合作協議,將在當地打造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又一節點項目。據悉,國家智能骨干網菜鳥巴南項目將建設新零售訂單生產中心、物流大數據信息平臺、新零售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新零售實驗平臺等。
北京7-11全店接入美團外賣
據多家媒體援引北京7-11相關負責人的介紹,北京7-11共有251家門店,8月20日起會陸續接入美團外賣,后續會與其他平臺洽淡合作,其線下門店商品大多數也會上線外賣,對于熟食、熱餐食品,消費者可提出加熱需求,門店會加熱處理后進行配送。
萬科宣布進軍新零售,自營品牌萬物市集亮相
隨著阿里、京東、蘇寧等眾多新零售項目落地,不少地產商也瞄準了時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新零售項目。8月18日,萬科首個自營新零售品牌“萬物市集”在廣州基盛萬科中央公園C區B1層開業,面積2500平方米。據悉,萬物市集融合了生鮮零售、日常零售、餐飲美食、生活服務、特色體驗等功能模塊。
阿里健康24小時新零售藥房全國日單量超10萬
阿里健康8月22日對外披露醫藥新零售進展:8月20日,阿里健康在杭州試點的24小時藥房“網訂店送”,當天交易超5000單。此前一天,由阿里健康發起的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8月19日上線藥房門店的全國日單量已超10萬單,顯示醫藥新零售的巨大發展潛力。
食享會獲1億元A輪融資
8月22日,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獲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險峰旗云基金領投,心元資本跟投。距離心元資本的天使投資僅3個月,再獲得新一輪投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市場開發、供應鏈以及技術工具升級三方面,未來不排除會在線下店和智能設備上做積極探索。
美食社區電商“十薈團”獲1億元融資
社區團購公司十薈團近日宣布獲得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資方包括真格基金、啟明創投和愉悅資本,以及精品社群電商公司有好東西。該筆融資將會用于十薈團全國產地資源升級和城市倉儲和物流建設,進一步鞏固供應鏈壁壘。
盒馬聯手挪威海產局:讓三文魚回歸三文魚
?8月21日,盒馬鮮生和挪威海產局在上海舉行了一場簽約儀式,雙方就挪威三文魚的供銷達成合作。盒馬希望借此打通上游供應鏈,通過基地直采,直接向國內消費者供應正宗的挪威進口三文魚。
以上內容根據網上公開資料整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絡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