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集團聯合創始人去世:職業經理人是怎么輸掉的?
法國總統馬克龍寫給他的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這位職業經理人的一生:“他只忠于他所認為的正確和真實的人”。
作者:敲敲格
來源:虎嗅網(huxiu_com)
據法國媒體消息,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的聯合創始人阿蘭·舍瓦利耶(Alain Chevalier)于11月1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7歲。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總統發言稿中寫道:“他首先是一個有文化和自由的人,不忠于一個人或一個政黨,而是忠于他所認為的正確和真實的人,他是智慧和尊嚴的典范。”
眾所周知,LVMH集團的全名是曾經三個歐洲奢侈老牌的縮寫——LV是大家最熟悉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而M代表有近三百年歷史、皇室御用香檳品牌酩悅(Moet & Chandon),H是世界最知名的白蘭地品牌軒尼詩(Hennessy)的縮寫——舍瓦利耶當年,是負責“MH”部分的。
乍聞“LVMH創始人”這幾個字,出現在大家腦海中的必定是大名鼎鼎的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他執掌LVMH集團多年,被法國人稱為“精品界的拿破侖”。而人們對阿蘭·舍瓦利耶的名字會感到些許陌生。
阿蘭·舍瓦利耶(左)與伯納德·阿諾特
這是因為,LVMH集團成立后曾有場驚心動魄的商戰。非常可惜的是,阿蘭·舍瓦利耶是失敗的那方。在他逝去的這天,不妨一起重溫一下當年的故事。
從兩方對陣到三人纏斗
舍瓦利耶是一名職業經理人:他于1969年進入酩悅酒莊,后逐步升任至酩悅·軒尼詩的總裁。
據《霸道優雅:法國商業200年》一書,在1987年股改中,酩悅酒莊和軒尼詩酒莊兩個家族對集團的持股比例下降到22%,投票權也只剩下33%。舍瓦利耶擔心酩悅·軒尼詩公司在股票市場上被惡意收購。與此同時,LV集團在1984年上市時,威登家族持股比例迅速下降,總裁亨利·里佳米爾(亨利·威登的女婿)擔憂公司產品單一加之日本市場可能出現的萎縮。
在法國巴黎銀行的撮合下,兩家公司合并成為LVMH集團,兩個家族合計持有集團公司35%的股份和50%以上的投票權。但合并后,兩家各自獨立運作,在業務上并沒有進行整合,舍瓦利耶與里佳米爾難免出現分歧。
1988年,為了打擊舍瓦利耶,里佳米爾拉來了阿諾特注資——本想為自己找個幫手,最后卻變成了“引狼入室”。
為了掌握集團的領導權,阿諾特開始不斷增持LVMH集團股票,當年就已手握LVMH集團29.4%的股權,超過威登家族持有的24%股權,但由于雙重投票權的存在,創始人威登家族的投票權依然高于阿諾特。
職業經理人敗走股市
為了共同對付阿諾特,舍瓦利耶與里佳米爾重新聯手,還找來健力氏集團幫忙。在股權爭奪戰中,健力氏集團不斷買進LVMH股票,阿諾特則命令重要伙伴拉扎德集團購入LVMH股票,雙方的爭奪使得股價飆升。阿諾特手段高超,通過與健力氏合股人SA公司簽訂協議,敦促健力氏停止購買LVMH股票——在爭斗的最后關頭,舍瓦利耶被健力氏集團拋棄了。
1989年,舍瓦利耶提出辭職,阿諾特為其開出1500萬法郎的離職津貼。里佳米爾隨后也離開董事會。
執掌LVMH集團的阿諾特旋即開始了“買買買”的收購道路,他精于資本運作,對時尚品牌充滿野心,被稱為時尚界的“拿破侖”。那些使LVMH集團不斷壯大的收購案——把Fendi、Chaumet珠寶、豪雅表等品牌收入囊中——都是野心勃勃的阿諾特的手筆。
阿諾特(圖源視覺中國)
而舍瓦利耶近年來專心在巴黎商學院ESCP擔任副院長,不斷為時尚商業界培育新的人才,與LVMH集團的聯系漸弱。
法國總統馬克龍寫給他的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這位職業經理人的一生:“他只忠于他所認為的正確和真實的人”。商場上的輸贏,都已隨時間悄然流逝。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