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科技這頭貸款再延期,那頭20億投資新項目
又延期了。
作者 | 貓妹小姐姐
來源 | 貓財經 (maocaijing)
海航科技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以下簡稱“GCL”)本來應于2018年12月3日到期應償還的并購IngramMicroInc.(以下簡稱“IMI”)貸款本金為3.5億美元又出現了延期。
公告顯示,銀團于11月份召開會議,就GCL延期支付本期3.5億美元并購貸款本金進行商議并給予支持,同時各參貸行已經就GCL延期支付并購貸款事項進行內部審批程序。 也就是說,在11月,海航科技就在主動與銀團協商延期支付了。但是在同一時間,海航科技又火速主導了一筆20億的收益權轉讓投資,雖然議案通過了,但是卻遭到最懂金融的董事反對。 據悉,海航科技于2016年并購英邁國際時資金來源主要是從銀團獲取貸款40億美元,目前公司已于上半年償還到期4億美元,并提前歸還本金5000萬美元,剩余貸款本金35.5億美元。 去年已逾期還款未及時披露,兩時任高管予以監管關注 2017年12月5日,海航科技與GCL于未根據貸款協議約定償還第一期借款本金4億美元。導致銀團與出借銀行分別有權要求GCL隨時償還全部借款本金合共42.7億美元,這個數字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18.01%。 對于上述事項,公司未按規定及時披露,直至2018年4月28日、2018年5月5日才在年度報告及相關補充公告中披露上述重大事項。 上交所認為公司重大債務到期未及時清償,可能導致重大風險,但公司未按規定及時披露,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第2.1條、第2.3條、第11.12.5條等規定。 最后,海航科技及其時任財務總監田子俊、時任董事兼運營總裁(代董事會秘書)劉亮予以監管關注。 在資金鏈吃緊的情況下還如此大手筆收購不免讓投資者產生疑問,期間還傳出出售英邁的消息。在9月21日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投資者說明會上,投資人提出對英邁出售是否有打算時,海航科技并沒有正面回答,而官方式的回答了截至目前公司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分期還款難掩短借之實 2018年三季報顯示,海航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360萬,同比下降64%。扣非凈利潤虧1.9億,同比下降135%。 值得一提的是,貓妹發現海航科技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仍舊高達267.81億元,這意味著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并未轉回至長期借款科目。 根據海航的披露,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筆分期還款的貸款,但從報表上掩蓋不了其短期借款的實質。公司曾在公告中披露,自2018年12月3日至2023年12月4日應償還借款金額(2018年應還3.5億美元,2019年應還4億美元,2020年應還6億美元,2021年應還6億美元,2022年應還8億美元,2023年應還8億美元)。 基于審計基本原則,若定義為分期付款,此筆銀團貸款2019年以后應還的借款應該轉入長期借款科目。 而根據相關借款協議條款,去年的逾期已經觸發了銀團可以要求海航科技的子公司GCL隨時償還上述借款。 此外,三季度其他非流動負債40.4億元,增加3.47倍,海航科技方面表示為子公司GCL境外發行可轉換票據5億美元計入其他非流動負債。 大撒幣20億投資收益權項目遭監管問詢 11月26日,海航科技與上海睿銀盛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銀盛嘉)簽署《盛嘉十號資產收益權轉讓及管理合同》。睿銀盛嘉將向海航科技轉讓“盛嘉十號資產收益權”項下資產收益權,轉讓價款為20.3億元,轉讓期限為一年。到期后睿銀盛嘉將進行回購,受讓價款不低于21.72億元。 期間有個小插曲,上述議案遭到董事朱穎鋒的反對,反對理由為議案簡單,建議充分論證后再行召開。 朱穎鋒也是7位參與投票的人選中唯一一位有金融背景的董事。資料顯示,董事朱穎鋒2010年1月起至今,先后擔任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投資總監、副總裁。 通過計算,該筆收益權轉讓的年化收益接近7%。 隨后,這筆交易引來了監管層的關注。上交所就上述交易問詢其交易動向和支付能力以及交易對手的履約能力。 海航科技方面則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已有超過25億元的資金解除限制。此次申請辦理資產收益權受讓業務,是在保證正常經營及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根據目前公司資金調配情況,可以覆蓋本次購買資產收益權所需要的資金。 公告稱,睿銀盛嘉是一家經上海市政府批準設立并經銀監會核準,從事地方金融不良資產一級批發處置業務的專業機構,是由上海市地方國資及國有企業聯合發起設立。睿銀盛嘉主要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是上海市嘉定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經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對其評級為AA級,評級展望為“穩定”。 既然有閑錢可以投資,那為何不把并購欠款先還了呢? 貓妹發現,海航科技近兩年非常依賴利息收入,說靠利息吃飯一點都不過分。2018年前三季度應收利息7753萬元,同期的凈利潤為4360萬,低于應收利息。 值得一提的是,海航科技目前應收利息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6574萬元。而2015年、2016年應收利息分別為798萬和723萬元,暴增近10倍。 據財聯社最新的報道顯示,海航科技撤銷科創合作事業群天津、成都、鄭州項目組機構編制,撤銷英邁協同發展組、資產處置專項工作組機構編制,撤銷旗下海航云智科技機構編制,云智科技副總裁許競等多名員工調入易建科技。據該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劃轉后海航科技僅剩行政、人資員工,海航的科技板塊最終整合方案或在年底出爐。 這筆并購款對于海航科技來說是顆定時炸彈。一旦銀團要求提前還款,剩余的35.5億美元貸款無疑將壓得他無法喘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