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憑什么代表未來?
歲末。2019年留給我們的只剩下了二十八個鐘頭。這也是2010年代最后的二十八個鐘頭。每一秒都意味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每一秒又都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
新舊年份的交替、新舊時代的交接,幾乎沒有可感知的變化。我們畢竟生于一個動蕩的大時代當中。動蕩,是永恒的。
?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曾跟一個叫延可的和尚有過一下午的交流。我們討論起無常。他有一句話我印象極為深刻——無常是教人積極的,不是教人消極的。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里,無常意味著一切可能性。
?
整個2019年我們都在忍受各種“消極”帶來的負面壓迫,資本寒冬、產業困局、造假暴雷,以及再也引不起興奮的名詞。譬如“獨角獸”,大量催熟的“獨角獸”在2019年走向死亡,曾經批量造就獨角獸的P2P行業已經衰亡;譬如“風口”,無風不起浪,浪卻淘盡千萬風流人物……
?
風停雨歇,巨頭在坍塌,偶像走向黃昏……即使如此,依舊有無數人撲入風浪當中尋找未來。他們中大部分人會被滌蕩,會成為失敗者,會是“反面教材”。但在我的眼中,在“商業人物”眼中,只要他們曾奉公守法地探求商業秘徑、恪守商業倫理,他們就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勝利者值得褒獎,失敗者同樣配得上掌聲。
?
在探求未來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有一些公司充滿了活力與向心力。“商業人物”遴選出了這些公司。他們不是全部,也不能代表全部,但他們預示著未來的可能性。
?
?
毫無疑問,“商業人物”遴選出的這些人與企業,是當下的領跑者。他們沖在了前頭。他們有可能長期保有黃色領騎衫,也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奔跑中掉隊。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依舊在探尋未來,探尋商業世界的秘境。“商業人物”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點掌聲,一次褒獎,一場喝彩,鼓勵他們、支持他們無所畏懼地跑下去。
?
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企業家精神”,看到了約瑟夫·熊彼特所說的首創精神、成功欲、甘冒風險、精明理智和敏捷、事業心。
?
創新是一切企業家精神的源頭。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說,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他把“新組合”的實現稱為企業,把以實現新組合為基本職能的人們稱為企業家。
?
在熊彼特看來,企業家是動態的,只有擁有了創新精神并且實現了“新組合”的人才能夠成為企業家;只有擁有了創新精神并且實現了“新組合”的時候,一個人才是企業家。
?
創新一定會面臨失敗。在度量整個商業世界的過程中,真正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與企業家始終在不停奔跑,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回視自己的腳印。他們走過的彎路、踩過的大坑,很多時候會被人們忽視,人們只記住了他們的功業。
?
人們只記住了阿里巴巴是全球最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公司,而忘記了馬云曾經經歷的無數次挫敗,以及他在北京二環路上躑躅而不得答案的苦悶;人們只記住了馬化騰擁有QQ和微信,卻忘記了騰訊好幾次面臨生死危機;人們只記住了任正非的遠見卓識,卻忘記了任正非曾經有過一旦失敗就跳樓的決絕……
?
是的,有時候他們是麻煩制造者、失敗書寫者,有時候他們又會成為“教父”,成為領袖。這不正是無常嗎?
?
在無常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看到了“商業邏輯重獲審視”,看到了“非理性的亢奮退卻,新創企業的原有估值體系、底層商業結構以及成長路徑都進一步趨于合理。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之中,原本低調耕耘或與主流視線有所游離的創新企業,便具備了新的價值和內涵”。
?
這是希望的種子,是商業世界吸引所在——它是人之生命力的凝聚,是市場經濟的活力源泉,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敢于冒險,敢于承壓,“敢為人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兒。
?
“商業人物” 選擇與他們同行,無論最終他們走向何處,只要還在向前奔跑,就持續為他們吶喊助威;無論最終他們停留在哪里,都會向他們表達尊敬與贊美。
?
在平庸的年代里,我們尋找英雄;在動蕩的年代中,我們擁抱未來。未來是無常的,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我們尋找未來、擁抱未來、致敬未來,就是與無限的可能性同行,就是在無常中勇敢地走下去。
?
在這樣的動蕩年代中,失敗了的也是英雄;活下去,就是勝利。
?
恭喜,祝福。
繼續,前行。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