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二代”養成記:父輩的旗幟,能否繼續飄揚? || 深度
站在父輩的肩膀上,地產二代們競相登臺,但“能出極少幾個優秀的就很好了,肯定會有更多跟不上市場節奏的企業倒下”?
作者:陳欣苗
編輯:程昱
來源: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
站在父輩的肩膀上,地產二代們競相登臺,但“能出極少幾個優秀的就很好了,肯定會有更多跟不上市場節奏的企業倒下”?
三十年地產江湖,昔日白手起家開疆拓土、而后締造出動輒千億財富帝國的“創一代”,如今多已鬢染霜雪,徐徐拉開代際傳承的大幕。 碧桂園楊惠妍、融創孫喆一、新城控股王曉松、世茂地產許世壇、合生創展朱桔榕、中南置地陳昱含、富力地產張量、萬達王思聰......近兩年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地產“二代”們開始嶄露頭角。 與出生草莽的父輩相比,這批年輕的“二代”們普遍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同時手握十億百億的財富,頭頂令無數同齡人艷羨的財富光環——擁有命運饋贈的他們,在鎂光燈下演繹出不同的人生拋物線。 其中,“乖孩子”從父輩手中接過財富權杖,執掌家族打下的江山;“叛逆少年”另起爐灶,按照個人喜好打造自己的資本帝國;也有頗為神秘的“隱形二代”,默默享受家族財富,蹤跡鮮為外界所知。 權杖之重,難承 2019年1月,41歲的許世壇正式接過父親許榮茂的權杖,升任世茂地產總裁;同月,29歲的融創少東家、孫宏斌長子孫喆一,首次以融創文化集團總裁的身份亮相;7月,新城控股遭受“黑天鵝”,32歲的王曉松臨危受命,出任新城控股董事長。 對許世壇來說,獨掌大局的2019年,是意氣風發的一年。 許世壇,許榮茂之子、世茂地產總裁。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這一年,在眾多同行收起拳腳謹慎投資之時,許世壇帶領世茂地產揮舞并購市場,先后斥資約200億元收購超20個項目,一舉成為新晉“并購王”。來到年終,許世壇還不忘扔出又一并購“炸彈”——意圖通過收并購福晟集團部分股權以獲得更多土儲,合作規模或達2000億元。 也是這一年,世茂地產進入闊別4年之久的房企TOP10,在克而瑞最新發布的2019年房企銷售排行榜中排名第9。 光彩背后,這位長著一張娃娃臉的接班人頭發已白了不少,從基層到總裁,許世壇用了近20年的時間。 2000年,許世壇正式進入世茂地產,出任銷售總監;2001年,許世壇因操盤上海世茂濱江花園“一戰成名”,連續三年獲得上海市住宅銷售金額第一名;2004年11月,他首次進入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2008年升任董事局副主席,拿到高層的入場券。 看似水到渠成的接班路,并非一路順遂。 2011年,世茂業績低谷期,許榮茂選擇隱退,許世壇踉蹌接棒后進行內部改革,在快速銷售去化的同時大舉拿地,雖迎來2014年挺進行業第8名的高光時刻,卻留下高負債和財務風險。 2015年-2016年兩年間,世茂規模嚴重掉隊,2016年行業排名下滑至第16名。在這之后,世茂地產重回行業前十成為世茂地產業績會的必問題。雖然許世壇在業績會上強調內部沒有這樣的想法,但他依舊不掩對規模增長的渴望,“比同規模房企增速快一點”。 與父親許榮茂的低調謹慎略有不同,許世壇的好勝之心一覽無余。“兩年共事,才發現他骨子里是一個非常好勝的人,只要認定的事就要做到最好,原來不像外在那樣與世無爭。”一位同事曾如此評價許世壇。 如今這位已“挑起大梁”的地產二代老兵,正帶領著重回前十賽道的世茂地產加速奔跑,繼續踐行他的規模野心。 與許世壇順其自然的接班路不同,王曉松的上位帶著臨危受命的意味。 2019年7月,新城控股遭遇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原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王振華被刑事拘留,其子王曉松火速上位。 王曉松,王振華之子、新城控股董事長。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在此之前,王曉松有8年在新城控股的基層磨煉經歷,自常州公司工程部土建工程師一路升任至新城控股總裁。 面對股價腰斬、估值下跌、機構評級下調、債務違約風險等壓力,這位少帥迅速開啟安全保衛戰:40個項目擺上貨架,同時暫緩拿地,確保現金流安全;與金融機構溝通,以獲取支持;挖角萬達集團老臣曲德君,執掌新城發展;擴大股權激勵范圍,穩定軍心。 在王曉松的操持下,新城控股正逐漸消化“黑天鵝”帶來的影響,向好發展。克而瑞發布的2019年房企銷售排行榜顯示,新城控股實現全口徑金額2747.8億元,仍維持在TOP8地位;2019年12月下旬,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標普、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相繼將新城系上市公司移出負面觀察清單的評級機構。 但不可否認的是,力圖讓新城控股在2019年“活下去”也僅是王曉松的第一關。如今的新城控股不復當年高速增長的“黑馬”成色,能否涅槃重生尚是個未知數。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與許榮茂、王振華等“創一代”相似,孫宏斌亦深諳此理。 2014年,孫喆一正式進入融創,相繼在資本市場、土地獲取、項目運營等部門輪崗;2015年進入融創上海大區,隨后擔任區域副總裁,跟隨融創收購佳兆業和雨潤時的并購團隊,在父親身邊觀摩學習;2018年,正式進入核心高管團隊,成為融創執行董事,負責戰略投資工作。 孫喆一,孫宏斌長子、融創文化集團總裁。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雖與正式接班仍有一段距離,但孫喆一眼下也已挑起一副重擔。當許世壇和王曉松忙著打點和穩固父輩江山的時候,融創孫宏斌將并購而來的文旅資產處理干凈,打包成融創文化集團交到孫喆一手中。 種種安排,均是孫宏斌有意為之。據“南方周末”援引知情人士報道,安排孫喆一掌管文化集團,一方面是希望鍛煉他獨當一面的能力,同時也是放棄外部引援,轉而從內部培養不同產業人才的考慮。 借助資本力量搭建起融創文化集團之后,孫喆一接班的漫漫長路才剛剛開啟。 實際上,逐漸接過父輩權杖的地產二代們多數資歷尚淺。 據“樂居財經”統計,包括碧桂園聯席主席楊惠妍、中南置地總裁陳昱含、合生創展董事會副主席朱桔榕在內的地產“二代”約有40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 40歲以上的僅有4人,有超過20年以上經驗的更是屈指可數。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父輩的旗幟本身帶來壓力,加之當下更復雜的經濟大環境與行業新形勢,地產二代們想要掌舵好規模龐大的家族企業仍顯吃力。或如中南置地陳昱含所說,未來房地產格局是“這個行業還在,而你還在不在”的問題。 “二代接班好壞差別肯定很大,能出極少幾個優秀的就很好了。肯定會有更多跟不上市場節奏的企業倒下,這是行業成熟的標志。”資深地產專家薛建雄直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企業家。 另辟蹊徑,難走 地產二代中,王曉松和王思聰同稱“小王總”。但不同于扛起家族重任的王曉松,王思聰不愿走尋常路。 11年前,21歲的王思聰從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畢業回國后,開始擔任萬達集團董事,拒絕介入管理工作,“我覺得每天做同一件事好可怕,特別可怕,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他的活法就是這樣的,我只是想趁年輕先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父親王健林也拗不過他,“我不過問他任何投資計劃,就準備一些錢,讓他自己干5年,看看能不能成。我允許他失敗兩次,先給他5個億,如果失敗我再給他5個億,如果還失敗,就老老實實回萬達上班。” 王思聰,王健林之子。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很少人能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打造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王思聰可以。 2009年,王思聰拿著父親給的5億“零花錢”,成立普思投資;2011年和2015年,王思聰先后成立IG俱樂部、熊貓直播平臺、7家“香蕉計劃”公司,其中IG俱樂部負責游戲賽事,熊貓直播專注游戲直播,“香蕉計劃”公司承辦賽事、節目制作、藝人培養等,基本上涵蓋了電競行業整條產業鏈——帶著王思聰印記的泛娛樂帝國雛形已成。 帝國搭建的過程中,王思聰從不掩飾自己錢多。比如組建IG戰隊之時,花天價從LGD戰隊中挖角4名隊員;熊貓平臺成立后,不惜重金挖來韓國女主播尹素婉、“斗魚一哥”小智、LOL選手若風等一大批知名主播為其站臺。 2017年,王思聰登榜中國頂級投資人榜單,排名第37;2018年,IG俱樂部奪冠英雄聯盟S8,刷新歷史,電競圈因此沸騰。王健林也感慨,“在某些領域他或許看得比我準。” 然而,一切風光在2019年化為泡影。2019年3月,王思聰一手創辦的熊貓TV宣布倒閉;10月至12月,王思聰因公司昔日與投資人、合作伙伴、主播之間的債務糾紛,先后被凍結資產、限制高消費。 這一次,王思聰不再懟人,而是保持了沉默,一向活躍的微博設置成了“半年可見”。最新消息顯示,償債20億后,王思聰的熊貓互娛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其限制消費令也均解除。 王健林并未伸出援手,而王思聰也未想歇火。他的普思投資發聲明表示,熊貓互娛單個項目的失敗,不能說整個創業就失敗了,普思投資及實控人還將“繼續創業”。 只是當年,王思聰曾經對外表示,作為亞洲首富的兒子,他最大的挑戰是“不要辜負大家的期望,能超過父親”,現在看來,道阻且長。 較之于“小王總”的高調張揚,富力地產創始人張力之子張量鮮少對外發聲,卻因另立門戶、“新京城四少”、涉足風險投資等相似標簽被拿來比較。 “再做一樣的就沒意思了。”同有海歸背景的張量曾表示。學成歸來的他陸續創立過數十家公司,所涉領域包括房地產、工程、餐飲、營銷、社區服務、智能家居、投資等,試圖踏足父輩未曾涉及的領域。 張量,張力之子。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但與王思聰相比,張量顯得沒有那么“叛逆”。接掌父親扶持“力量礦業”之外,其于2006年成立了自己的地產公司“實地地產”,并于2015年開始進入成長快車道,2017年以218億的銷售額躋身房企百強。 不過盡管同做地產,張量也要搞點新意思。在他看來,現在的地產大公司都相當于諾基亞和摩托羅拉,而他想做地產界的蘋果公司,通過做出爆款產品,完成行業逆襲。 為此,張量在2017年找來前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擔任公司總裁,意圖用互聯網思維撬動地產市場,并將2017年的銷售目標定為400億、2018年沖擊千億。 遺憾的是,僅任職一年半,2019年中旬,李明遠離任。同年,張量又請來地產圈“網紅”高管劉森峰,全面負責實地的地產業務和日常經營,帶領實地集團沖擊“千億”目標。但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年實地僅實現銷售額119.6億元,排名153,跌出百強。 地產之外,張量和王思聰一樣,鐘情風投領域,亦同有項目折戟。 2014年成立的黑洞投資是張量開辟的又一個新戰場,其成立資金全部來自本人,按照他的說法“自有資金操作容易,省去尋找LP的精力”。? 黑洞投資項目類型多樣化,涵蓋地產+、互聯網+、人工智能、新零售、文化傳媒等多個領域,對外投資以及孵化的項目包括幣安、貨拉拉、房司令、好租、桉樹IBC、袋鼠影業等40多家企業,總資產達數億元。 這當中不乏“失敗”的項目,如優拜單車、夢想直播、小藍單車等。其中,2017年年底倒閉的小藍單車,曾是張量在共享經濟領域的最大一筆投資。 很長一段時間里,“炫富”、“敗家”、“不學無術”這樣的詞匯更多出現在對“二代”的評說中。 二代的路徑或許就像于風光之巔被迎面拍下的王思聰一般,好壞轉換只在瞬間,“你如果飛得太低,羽翼會碰到海水,沾濕了會變得沉重,你就會被拽進大海里;要是飛得太高,翅膀上的羽毛會因靠近太陽而著火。”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