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營收1.5億,首單UE盈利15%,鯨魚外教培優為何可以打破行業困局?
受益于未來行業的發展前景,在線青少兒英語仍是資本看好的賽道之一,而這條賽道上的戰事也遠未結束,機遇與挑戰并存。
長久以來,在線教育規模、快速增長與UE不可兼得。在線教育公司在規模化發展、快速增長的同時往往伴隨著巨額的虧損,從近期一些在線教育公司發布的財報都不難得知。
近日,鯨魚外教培優宣布,實現首單UE(經濟模型)利潤15%,付費學員規模同比增長220%,9月單月營收突破1.5億,繼6月單月破億后,再創新高。
?
如此漂亮的數據背后,是否鯨魚真的找到了打破魔咒的辦法?
當下,多數機構正在嘗試以“產品矩陣”和“拓科”來實現UE為正。而鯨魚憑借著“培優”的差異化定位,在整體規模每年增長2倍以上的同時,保持著全年現金流為正,此次宣布實現首單盈利15%,也從側面證明了,發力錯位戰一年,鯨魚已經在在線少兒英語賽道找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突破口。
鯨魚外教培優CEO吳昊曾在今年2月份B輪融資完成時表示,少兒英語賽道已進入下半場,首先,企業做產品應想清楚兩個核心:第一,定位要差異化且對用戶有價值。第二,產品要真的有效果。其次,經營重點應放在可持續發展的精細化運營上。鯨魚始終堅持的是“追求教學效果、以用戶口碑來驅動增長”,“不為沖規模而燒錢”的發展戰略。這也決定了一家教育企業,能否在規模化發展的同時,最終構建出健康的經濟模型。
據官方數據顯示,鯨魚外教培優商業化運營僅10個月便實現正向現金流。2019年在整個行業寒冬之際,鯨魚仍實現了全年經營現金流凈流入,規模逆勢增長5倍。
今年,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的起飛,用戶量暴增的同時,行業競爭加劇,獲客成本不斷攀高,鯨魚外教培優則保持了2000元上下的獲客成本,約為行業的四到五分之一,首單經濟模型從正向,不斷優化至15%,到期續費率始終保持在80%左右,新增學員中來自轉介紹的比例高達70%。同時,疫情期間付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同比增長220%,9月單月營收達1.5億。
不管是在行業寒冬,還是在在線教育競爭激烈的灼夏,鯨魚都保持了這樣優秀的發展態勢。一方面體現了,在行業流量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鯨魚精細化運營下的口碑戰略優勢更加凸顯,并且這樣的數據也顯示出鯨魚已經率先以口碑構筑了品牌壁壘;另一方面也預示了,“培優”定位帶來了巨大機遇。
21世紀教育執行總裁兼COO許敏在億歐去年的“GIIS 教育峰會”上曾表示,教育的風口跟三個因素有關。第一,是消費升級。高品質教育的需求會推動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第二,技術發展。第三,跟政策高度相關。
從目前的教育政策來看,英語教育的趨勢已從應試轉為素質能力。第一,中高考的英語考試聽力和口語的部分一直在增加;第二,考題中原版內容在不斷增加;第三,考試的題目難度越來越大,閱讀的篇幅和篇數也提高了。
這樣的變化,也催生了家長們更加關注英語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英語原版教材的學習,以及更高品質的教學產品和學習效果。
據相關調研數據顯示,80%以上的家長對于青少兒英語學習有“培優”需求,希望孩子超出同齡人。這樣的需求和趨勢,與鯨魚外教培優的原版教學內容和英語教育理念高度契合。
官方介紹,鯨魚外教培優作為3-18歲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目前是市面上定位在少兒英語培優的在線機構,也是目前主修課中包含原版英語閱讀和專項寫作課程的在線機構,通過原版教學,提高孩子聽說讀寫能力,不止學語言本身,還能幫助孩子擴充學科知識和培養思維方式。
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姜敏曾給出過自己看教育企業的邏輯:“在宏觀的層面看用戶價值、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這三者,縱觀的層面是看是否符合趨勢。”
也許,正是因為符合政策趨勢、家長需求,以及能夠交付“培優”效果的優質教學產品,鯨魚才能通過精細化運營和口碑戰略,一邊在紅海中狂奔,一邊把“賬”算明白,算好。
業內人士分析,受益于未來行業的發展前景,在線青少兒英語仍是資本看好的賽道之一,而這條賽道上的戰事也遠未結束,機遇與挑戰并存。鯨魚外教培優的差異化、高質量的“培優”教學效果或許就是破局之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