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窩里斗,聯手漲價的愛優騰再“下戰帖”
不顧眾議,鐵著頭、鐵了心地漲價,反應出視頻平臺對于扭虧止損的迫切需求。但無奈之下的漲價所引發的負面超出了預期,急需一場“戰爭”來轉移注意力。
作者 |?四喜
來源?| FN商業(ID:FN-24H)
當短視頻平臺成為追劇首選,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的大戰早已經無可避免。
?
愛優騰聯手漲價求生的背后,有虧損的壓力,會員流失的焦慮,以及被短視頻平臺攻破的腹地。再不還手,真成了面團捏的。
?
更可況,無奈之下的漲價所引發的負面超出了預期,急需一場“戰爭”來轉移注意力。
版權是武器
4月9日下午,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等協會聯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咪咕視頻等長視頻平臺以及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等影視公司共同發布《關于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
?
?
《聲明》呼吁廣大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為。
?
這是近幾年來影視領域規模最大的聲明,5家視頻平臺、53家影視公司與15家影視行業協會,曾經的合作伙伴或者競爭對手成為了盟友,槍口一致對準了視頻行業的小老弟——短視頻。
?
《聲明》對于視頻內容二次傳播的侵權方式作出概括:剪輯、切條、搬運、傳播。
?
不管是在抖音、快手、微視、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上,還是B站、西瓜視頻等綜合視頻平臺上,影視內容的二次創作與傳播一直都是熱門。
?
即使沒有特地關注這類話題的人群,想必也曾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過“3分鐘看完一部電影”、“10分鐘看完一部電視劇”、“XX劇集混剪”的相關內容。
?
碎片化、快餐化內容成為主流,催生出一批以此為業的“剪刀手”,通過二次搬運視頻內容的方式賺得盆滿缽滿。
?
B站上,“影視剪輯”頻道視頻數超過600萬,單條精選視頻播放量超過500萬;根據飛瓜數據,快手、抖音上“影視剪輯”類博主共有2.6萬個,頭部賬號的粉絲量達到千萬量級,單條視頻播放量也都在百萬級別。?
?
對用戶而言,省時省力省錢才是當下快節奏社會的必須品,沒變質的剩飯怎么就不能吃,再炒一次可能味道更好。
?
長短視頻之爭,本質上就是對用戶注意力的爭奪。
?
《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首次超過長視頻。
?
2021年2月,抖音月活近5億,快手近3億,讓愛奇藝的2.5億、騰訊視頻的1.8億和優酷的僅8000萬月活看上去非常刺眼。
?
為了達到如今“保1爭2”的億級日活量,長視頻平臺們你打我、我打你,斗了整整十年,內容預算燒到了百億級別。
?
愛奇藝在2017年到2019年投入了126億、210億、222億的內容成本,騰訊視頻同期的投入也超過500億,甚至在2020年宣布未來3年投入千億內容預算。
?
電影、電視劇、綜藝,任何一個火熱的板塊或類型都有他們廝殺的身影。
?
但一轉眼,用戶都去短視頻平臺看劇了,幾分鐘看完精華部分,一天看完一部劇。
?
投入百億,全為他人做嫁衣。
?
版權,似乎是唯一的武器,但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
2018年,《我不是藥神》成為現象級影片,不斷刷新紀錄之后,作為付費內容在騰訊視頻和優酷等視頻平臺繼續吸金。
?
隨后,“剪刀手”出動,以五花八門的形式對其進行剪輯和解讀,并把視頻內容放上了B站。
?
于是,優酷以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將B站的運營公司寬娛告上法院。2020年6月,北京互聯網法院公布這場訴訟的一審結果:寬娛構成幫助侵權,需賠償優酷經濟損失6萬元。?
?
同樣在2018年,愛奇藝也曾因為B站未經授權播出其自制綜藝《中國有嘻哈》,侵害了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向B站索賠100萬元。?
?
但“上法庭”卻不是版權武器的最佳使用方式,耗時耗力,效果卻不顯著。
?
長視頻平臺以“版權”為名對其他平臺進行司法層面的狙擊,往往一狙一個準,勝訴率極高,但為何“剪刀手”越來越多?
?
從起訴到開庭再到宣布結果,以萬為單位的賠償,是否追趕得上以千萬為單位的日活增速?
?
視頻平臺也曾嘗試過其他方式,比如愛奇藝的qsv格式、優酷的kux格式和騰訊的qlv格式,下載視頻時采用特殊格式,該格式的視頻只能在自家平臺播放,不支持導入剪輯軟件。
?
但技術的壁壘會很快被技術攻破。格式轉換軟件、盜版視頻、錄屏,讓格式層面的防守形同虛設。
?
無奈之下,以愛優騰為主的視頻平臺競對們選擇了聯手,以《聲明》的方式聯合抵制。
?
收益是目的
凡事都有兩面。
視頻平臺聯手阻擊短視頻,同樣引發了不同角度的討論。
?
一方面認為,“短視頻平臺在沒有獲得版權的情況下,無權對其內容進行搬運,這是在原創內容身上吸血。”
?
“大部分視頻板塊的創作者可能要失業。”
?
但用戶的看法則完全不同。
?
“剪輯之后的都是精華,幾分鐘能看完一部電影,在視頻平臺上,連廣告都沒播完。”
?
“就算沒有這些剪輯,難道真以為我會去看劇?沒有這些剪輯,我壓根兒不知道有這部劇。”
?
“視頻平臺全都漲價,誰免費我支持誰。”
?
免費,是二次創作存在的底氣。
?
長視頻平臺用了十年教育用戶對內容付費,一朝回到解放前。
?
2009年和2013年,搜狐視頻接連發起兩次版權大戰,將視頻內容行業推入版權付費時代。
?
當時,國內視頻行業玩家眾多,優酷、土豆、樂視、愛奇藝、騰訊視頻、暴風影音,各有千秋。
?
但在2013年,隨著4G牌照的發放,視頻行業開啟向移動化過渡,布局較早的玩家迎來機會。
?
但在產品、技術、運營層面的較量很快趨于同質化,視頻平臺競爭的核心最終來到了內容層面。
?
從那以后,視頻平臺通過“燒錢”淘汰競爭對手,百度的愛奇藝、騰訊的騰訊視頻、阿里的優酷最能燒錢,繞不開BAT,沒有上限的燒錢。
?
燒錢,最開始是燒在版權費用上,直接導致影視內容版權價格飆升,最夸張的時候,87集的《如懿傳》單集能賣1500萬。
?
當然,版權大戰淘汰了實力較弱的玩家,也給整個市場埋下隱患。
?
很多用戶根本懶得思考視頻網站屬于不同公司的區別,他們認為,我在視頻平臺買了會員,怎么有的電視劇搜不到,搜到也不能看?
?
版權大戰不但導致了天價版權,也讓視頻平臺在內容宣發、播放節奏等方面受制于人。于是,視頻平臺另辟蹊徑,開始研究自制劇。
?
精品自制劇成為視頻平臺差異化競爭的主要手段,也讓版權市場回歸理性,自制內容反而比購買版權還燒錢。
?
一方面,自制內容是長期投入,耗時耗力,不如購買版權的一錘子買賣方便。
?
另一方面,雖然打造爆款通常與投入成正比,但一部劇能否火到出圈依然是玄學。
?
只能燒錢,繼續燒錢,持續不斷地燒錢。
?
但內容投入層面持續加碼,卻沒有換來相應的收益。
?
如今,三大視頻平臺的年均內容投入都達到了200億。但與此對應的,卻是不斷下滑的付費用戶數和難找突破口的收入方式。
?
根據財報,2020年12月31日,愛奇藝訂閱會員總數為1.017億,但從2020年三季度起,連續兩個季度出現會員數同比下降的情況。
?
騰訊視頻同期財報則顯示,雖然2020年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達到1.23億,同比增長了16%,但增速已經大幅度放緩。?
?
而優酷的付費用戶數,直到2020年10月才堪堪突破3000萬。
?
為了彌補付費會員數下滑的損失,視頻平臺推出了“超前點播”,堪稱運營界的“天才”,會員多看幾集的基礎上,可以再次付費多看幾集。
?
果然,“超前點播”一經推出就收獲一片罵聲,并不能算作穩定的收入來源。
?
于是,去年三季度,愛奇藝宣布將其安卓端的會員價格調整至與iOS端一致。2020年11月13日起,愛奇藝安卓端黃金VIP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包年的費用分別上調至19元、218元。?
?
今年4月3日,騰訊視頻跟進漲價,連續套餐會員價格將調整至包月20元、包季58元、包年218元,非連續套餐會員價格將調整至月卡30元、季卡68元、年卡253元。?
?
不顧眾議,鐵著頭、鐵了心地漲價,反應出視頻平臺對于扭虧止損的迫切需求。
?
現已公布的財報顯示,愛優騰三家從未宣布過實現盈利,愛奇藝2020年的虧損甚至超過70億人民幣。?
?
入不敷出還要保證持續投入,多金如BAT也苦不堪言,持續加碼的目的已經不再是為了干掉對手,更多是競爭的慣性使然。
?
這時,短視頻平臺發現了零成本變現的“完美方式”,讓視頻平臺長達十年的爭奪成了笑話,換誰都得急眼。
? ? ??
對方的腹地
影視行業進入版權時代后,小玩家退出市場,三巨頭在競爭中也初現疲態。
?
超前點播和會員漲價,都是對現有用戶的進一步收割,從側面反映出新用戶增長見頂,付費用戶量漲勢放緩,遭遇天花板。
?
版權為槍,《聲明》為彈,能否一槍打開影視行業的未來?
?
難。
?
吵過架的人都知道,先急眼的一方通常不會占據優勢。
?
多家視頻平臺和影視公司聯合抵制短視頻,是無奈的選擇,而無奈的選擇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
只要短視頻的方式存在一天,以此為依托的“剪刀手”就仍是打不倒的小強。
?
一紙聲明是否具有足夠的抵制力?民間影視剪輯是否應該一刀砍掉?即使杜絕二次加工,版權內容就能吸引“白嫖”用戶付費?
?
這都是視頻平臺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
如今,由于視頻解說和二次剪輯的入行門檻極低,圍繞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產業。除了接廣告和直播帶貨等變現方式,還衍生出“收徒”、“賣課”等新形式。
?
此外,影視剪輯類大號的支持者中,還隱藏著院線電影的制片方和宣發方。
?
通過剪輯未上映電影的預告片進行二次傳播,看似影視解說,實際上是新型影片宣發方式。
?
隨著短視頻的用戶數超過長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已經成為院線電影宣發的主陣地之一,參與其中的“剪刀手”大號自然是分羹者,這是被人忽略卻無法轉變的事實。
?
當前來看,很多“剪刀手”開始放棄全平臺鋪陳的打法,而是將內容單一發放至內容版權方的平臺,這樣能在最短時間內防止忠實用戶的流失。
?
那么問題又出現了。在視頻平臺上發布現有付費內容的二次加工版本,是否侵權?如果一網打盡,算不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更有用戶認為,剪輯者本身也是會員用戶,也是消費者,對視頻內容的二次加工和傳播,客觀上也起到了宣傳劇集的作用,是雙方互惠。
?
對于侵權行為和授權方式的界定才是重中之重。
?
有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由官方剪輯、發布短視頻精華版本,雖然也是可選方式之一,但也面臨著增加工作量的同時,是否將成本轉移到用戶身上的問題。
?
如果是,就又回到了營收難題的老路上。
?
再進一步講,這種方式,同樣是攻入對方腹地的打法。
?
2021年,抖音正式進入微短劇賽道;快手計劃投入百億級流量打造1000部獨家精品短劇;B站也在持續加碼原創綜藝內容。?
?
另一邊,愛優騰也在加速短視頻領域。2020年,愛奇藝推出“隨刻”,優酷發布短劇短綜招募令,騰訊則一直在培養視頻號。?
?
因此,“版權”只是突破口,本質上仍是長、短視頻平臺對于用戶注意力的爭奪,也是視頻市場主流方式轉變所引發的陣痛。
?
愛奇藝CEO龔宇曾直言,包括短視頻消費在內的多項化娛樂消費,會影響長視頻爆款內容的出現。?
?
但這種打法的不確定性極大,強如騰訊,也接連在微視和視頻號上遭遇阻擊。
?
如果視頻平臺的聯手僅限于抵制,而無法拓展出更多新形式的合作,或許難以擺脫“一盤散沙”的局面。
?
結語
此次多方勢力的聯合聲明,確實會在很大程度上給“剪刀手”潑下一盆冷水,但似乎大家還沒想好下一步應該怎么操作。
多方聯軍雖然勢力龐大,但往往難以調度,為了達成一項共識,不知道要經歷多少輪唇槍舌戰,但愿這一紙聲明不會淪為影視行業的“無能狂怒”。
?
“一萬塊的包包刷卡就買,幾十塊的視頻會員借我用用”的新型消費觀成為趨勢,平臺很無奈,用戶很現實。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