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躲得了315,沒躲過上海車展
特斯拉躲過了315晚會,卻沒躲過上海車展。
?來源:金角財經
作者:鴻羽
上海車展向來是各個車企秀“肌肉”、新車上市亮相、企業品牌宣傳的逐鹿之地。今年車展上,各家新能源車企大放異彩,奔馳新EQS、極狐阿爾法S、小鵬P5、全球僅70輛的紅旗超跑S9、恒馳汽車等多款電動旗艦、限量車陸續登場。
就在其他新能源汽車公司活躍在鎂光燈下時,全球新能源車企的龍頭特斯拉,遭遇了它自進入中國以來最大的危機——特斯拉展臺突變“維權現場”,車主站車頂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
隨后,特斯拉喚來保安直接抬起維權車主的四肢強行帶離展會,期間還打掉了記者的手機,撕爛了記者的衣服。
在上海國際車展這種全球行業盛會上,出現這種粗暴強橫的處理方式,前所未聞。
借著這次上海車展,中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傲慢印象更加深刻。
其實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車,但敢以這種方式處理問題,特斯拉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機。
事發于當天上午11點左右,兩名身穿白色T恤上印有“剎車失靈”字樣和特斯拉標志的年輕女子在特斯拉展位前維權,其中一個女子爬到展車上高聲大呼,“特斯拉剎車失靈”。
被保安抬走的特斯拉女車主。
值得注意的是,從現場流出的圖片看到,其中一名女車主被保安抓住雙腳和一只手的方式“抬”離展會現場。女子被帶離時,遇到了推搡并摔倒,現場有人高呼“特斯拉打人了”。
有記者在現場采訪時,遭遇特斯拉工作人員搶奪手機、撕爛衣服。
澎湃新聞記者手機被特斯拉工作人員摔了
事發時,不少帶著長槍短炮沖著上海車展而來的車迷、消費者和媒體就在現場,多個鏡頭記錄下,特斯拉再難掩蓋與車主的沖突。不到半小時,車主高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的視頻和被保安“抬”離現場的圖片就傳遍網絡。
當天下午,特斯拉回應車展維權事件稱:車主2個月前遭遇超速事故。?
特斯拉的回應
對于特斯拉所說的“超速違章”,車主并不認同。
車主隨后發布長文提出多個問題質疑特斯拉數據和公告內容的真實性。
車主張女士表示,春節期間她與家人駕駛特斯拉Model 3出門游玩。看到遠處的紅綠燈后,本想踩剎車卻發現車輛制動失效,最終追尾了兩輛車并且撞擊路旁的水泥防護欄才停了下來,造成車內人員受傷。
而特斯拉卻稱,車輛事發時車速過高,并未檢測到故障。特斯拉認為,事故不是汽車質量原因造成的。
與特斯拉溝通無果后,這位張姓車主曾將涉事特斯拉Model 3放置在某車展門口,車主和幾名模特站在車輛邊向周圍人群展示事故車,并用擴音喇叭循環播放“絕不背黑鍋,將維權到底”。
其中,關于是否超速問題,特斯拉和車主各執一詞。
車主和特斯拉各執一詞。
車主曬出的交警判決顯示,交警對車主的行為認定是:“后車應該與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
也就是說,至少在安陽交警的判定里面,并沒有認定車主“超速違章”。而特斯拉官方微博公告稱的“超速違章”未必是事實。
所幸張女士一家只是因為剎車失靈而受傷沒有造成死亡。其實,車主所強調的“特斯拉剎車失靈”,還有可能導致更為致命的后果——撞擊后汽車起火。
就在上海車展開幕前的周末假期,美國當地時間周六晚上,一輛行駛在得克薩斯州公路上的特斯拉Modle S突然撞樹,引起火災。車禍現場被燒得只剩下黑色的車架,兩人當場死亡。
于是,#特斯拉站臺變維權現場#和#特斯拉撞樹起火致2人喪生#兩個話題在當日被同時掛上熱搜。
特斯拉喜提兩個熱搜。
查閱特斯拉最近的新聞不難發現,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被曝光與車主有維權沖突,而特斯拉的汽車質量問題,已經累積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企查查APP顯示,2021年有關特斯拉相關司法風險共122條,其中特斯拉曾因網絡侵權責任糾紛狀告微博、品玩等公司,目前特斯拉相關產品已被召回5次,其中包含進口ModelS、ModelX電動汽車。
如果消費權益能夠通過正常渠道得到保障,車主又何至于從安陽來到上海又想盡辦法進入展會以維護權益?
一切都如那句古老的諺語,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特斯拉躲過了315,躲不過4.19的上海車展。
在今年的315晚會上,沒有提到任何特斯拉的質量和售后問題。新浪科技報道稱,很多車主對于特斯拉沒有被央視“點名”表示憤怒和不解。
一直以來,車主對特斯拉長期以來“剎車失靈”等質量問題沒有給出徹底解決方案的憤怒情緒逐漸積累到頂點,急需一個爆發的渠道。
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幕,車主不惜從安陽跑到上海,再以特斯拉說的“非常規方式”進入展會,站在車頂上,以求盡可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關于特斯拉的“剎車失靈”問題,此前媒體也有過大規模報道過。21世紀經濟報道稱,隨著特斯拉在華量產,特斯拉車門故障、自燃、加速異常等事故的發生頻率也在增多。
特斯拉遭車主投訴剎車失靈
自2020年以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南昌等地發生十余起因車輛“異常加速”或“剎車失效”引發的交通事故。
2020年6月,江西南昌一輛特斯拉Model X因剎車失靈發生撞擊事故后起火,發生撞擊前,車主在剎車失靈的情況下,先后躲避了四五十臺車;同年9月,四川南充51歲的劉女士駕駛的特斯拉疑似失控,造成多車連撞,造成2死6傷及多車受損;12月,深圳一輛特斯拉突然加速追尾出租車,并再次加速撞上一輛貨車。車主稱,剎車失靈的同時方向盤也無法操控。
在網絡上,也能輕易找到關于“特斯拉剎車失靈”的案例,搜索結果多達491萬條。
每一位就“剎車失靈”問題嘗試與特斯拉溝通的車主,幾乎都會被特斯拉自己的行駛數據擋回來。特斯拉官方通常會拿出數據,指出大多是“因為駕駛員誤操作導致”,車輛本身并不存在缺陷。但不少車主自述,稱車輛突然失控,“沒有誤將油門當剎車”。
除了“剎車失靈”,特斯拉還面臨充電故障、電池起火、失控等多個質量問題。根據媒體的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至少發生11起失控事故。11起事故中,4起官方未回應,2起官方稱車輛無故障,1起稱行駛中電腦死機,其余原因均是用戶誤操作。
特斯拉撞樹后燒得只剩車架
由于特斯拉的“甩鍋”次數之多,有媒體觀察出了特斯拉的“甩鍋”套路:斷軸是因為道路不好;剎車失靈、加速失控是因為路面濕滑、駕駛員操作不當;發生自燃是電池供應商的漏洞;以及充電事故表述成國家電網電壓不穩定,道歉也指向車主的錄音剪輯。反正,千錯萬錯都不是特斯拉的錯。
新華社曾發文批評特斯拉的甩鍋行為,在《特斯拉惡意甩鍋是對中國消費者的無理傲慢》中提到:“這種無理傲慢不能慣。”?
在海外,特斯拉也有不少汽車質量問題。
2020年美國《消費者報告》可靠性排名中,特斯拉排名倒數第二。美國市場研究公司J.D Power發布2020年美國市場新車質量研究報告顯示,特斯拉初始質量得分為250PP100,這意味著每100輛特斯拉車型便會出現250個問題,排名墊底。
針對頻發的質量問題和“甩鍋”行徑,2021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交通部等五大部門曾經約談特斯拉。特斯拉曾表示將接受指導,深刻反思。
從上海車展這宗發生于2月卻直到4月仍未得到解決,使得車主不得不把展會變成維權現場的案例來看,特斯拉似乎沒有把五部門約談和車主的訴求太當回事。
跟特斯拉有過維權拉鋸的車主都明白,這是一種特斯拉骨子里對中國消費者的傲慢。
2020年10月,特斯拉曾在中國市場進行過一次召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稱,因前懸架后連桿和后懸架存在問題,特斯拉在國內召回了29834輛進口Model X和Model S。
而在特斯拉給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中,特斯拉仍否認其車輛安全隱患,并堅稱是部分中國車主濫用造成。
特斯拉CEO馬斯克
2021年1月9日,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針對“車輛存在缺陷,可能導致汽車突然意外加速,從而可能引發撞車等事故和人員受傷”的問題發布微博稱,246個特斯拉失控加速案例全部都是駕駛員踩錯踏板造成的。
相比特斯拉公關團隊毫無技術含量的“甩鍋”,特斯拉的CEO馬斯克顯得更真誠:特斯拉確實存在質量問題。
2021年2月4日,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承認,特斯拉存在質量問題。當初產能爬坡期時,的確忽視了汽車的質量,甚至沒有時間讓車輛的油漆晾干。馬斯克還表示,如果想要購買特斯拉車型,要么一開始就買,要么就等到產能穩定后再買。
但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在車輛智能互聯、無人駕駛等技術亮點下,特斯拉吸粉無數。僅僅成立十余年,就超越了眾多百年老牌車企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制造商。
特斯拉對車主的傲慢,來自對用戶數據的全權壟斷。
智能汽車發生事故后,數據幾乎就是唯一最有效的證據,只有通過數據,才能還原事故原因,找出真相。
智能汽車數據庫的重要性,不亞于飛機的“黑盒子”。可是,這個數據完全被捏在特斯拉手中。
南京車主劉先生曾經就“剎車失靈”問題詢問相關部門,南京某部門回復稱,“如果是其他品牌的車,該局可以推薦或者指定第三方檢測;但如果是特斯拉,只能建議車主和廠商溝通解決。”
背后原因在于,特斯拉完全自己把控著數據。
新浪科技分析稱,特斯拉的車主維權存在兩個難點,其一是特斯拉不會提供完整的原始數據,其二是即使特斯拉愿意提供完整的數據,也只能是由特斯拉提取并解析后的數據,并不是原始數據,也缺乏有技術能力的機構進行透明化的解讀。
這證明了特斯拉極強的技術能力以及有充分的手段保護車主的數據安全,但黑盒子的另外一面則是特斯拉對于車主數據具有極強的掌控能力。
一旦發生糾紛,特斯拉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與車主間的不信任日益加劇。
以上海車展維權的張女士為例,張女士曾經希望特斯拉能夠提供事故發生時完整的數據。但特斯拉表示,不能分享事發前半小時的數據。
按照特斯拉的說法,特斯拉的車輛數據由車輛網關讀取車內各部件信號并加密存儲,存儲后的數據采用加密技術記錄,無法直接讀取、修改、刪除相關數據。當遇到執法和監管機構調查時,會完整、真實地提供車輛相關數據。
也就是說,除非車主訴諸法律,否則連車主本人也不給。
車輛的所有權是車主,車輛行駛產生的數據是車主隱私,但是當這些數據被歸集存儲起來后,車主卻拿不到真實的數據。
而且即使車主能夠拿到數據,依然無法得到真相,對大數據進行還原與解讀還得依賴于數據工程師,沒有一個客觀公正的第三方機構對數據進行分析解讀,車主根本無法得到客觀立場下的真相。
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傳統燃油車,汽車的質量和消費維權問題一直是行業痛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汽車,但汽車廠家和經銷商不同的處理事情態度,通常能夠彌補這種不完美,給予車主良好的消費體驗。
而,特斯拉對待車主的態度,卻與蔚來小鵬威馬等新造車勢力有著天壤之別。
有網友P圖調侃維權現場就是特斯拉的“車友會”:
?
幸好,除了特斯拉,中國消費者的選擇,還有很多。
在上海車展上,華為亮出鴻蒙車機OS系統等多項汽車技術、小鵬汽車推出第三款量產車型小鵬P5、蔚來的智能電動旗艦轎車ET7車展首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