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本地生活,再打興趣電商,抖音不斷跨界擴張真的有戲嗎?
打完本地生活,再打興趣電商,抖音不斷跨界擴張真的有戲嗎?
最近一段時間,抖音可以說始終霸占著互聯網話題熱搜榜的C位,作為一家短視頻平臺,抖音似乎越來越“不務正業”了,在前不久抖音剛剛宣布進軍本地生活,有網友調侃這是抖音正式向美團宣戰了。然而,話音尚未落下,抖音又行動了,這次玩的是興趣電商,又是本地生活又是興趣電商,不斷跨界擴張的抖音到底是多元化降維打擊的翹楚還是偽風口亂來呢?
一、抖音進軍“興趣電商”?
根據中新網的報道,抖音電商首屆生態大會在廣州舉行。抖音電商總裁康澤宇在主題演講中,首次闡釋了“興趣電商”概念,即一種基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滿足用戶潛在購物興趣,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的電商。他表示,抖音有良好的內容生態,眾多優質創作者,多元化用戶和較為成熟的興趣推薦技術,有很大機會做好興趣電商。
未來一年,抖音電商將推出三大扶持計劃,幫助1000個商家實現年銷破億元,1萬個優質達人年銷破千萬元,100款優質商品年銷破億元。康澤宇表示,盡管發展快速,但GMV不是現階段抖音電商的第一指標,完善平臺對商家的基礎服務能力,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購買保障、客服體驗才是重中之重。
據抖音電商調研顯示,很多用戶在消費前并沒有明確計劃,他們在抖音電商里購物,就像逛街一樣,是被商品激發了興趣。其內部將這一模式定義為“興趣電商”。康澤宇表示,這部分需求目前市場還未很好滿足,是抖音電商的發力方向。抖音總結了一套推進電商增長的一種方法論,即FACT。“FACT”是以內容為中心的電商經營能力,包括四個方面即商家自播(Field)、達人矩陣(Alliance)、營銷活動(Campaign)和頭部大V(Top-KOL)。
而根據抖音自己的數據顯示,據商家調研數據,大量商家入駐抖音電商后有了全新的增長和獲客機會,在該平臺的消費者構成中,85%以上是新客戶。國產品牌太平鳥服飾,自2020年入駐抖音后,品牌自播月度GMV平均增速為78%。在抖音電商搶新年貨節期間,太平鳥女裝打破服飾品牌自播記錄,單場直播成交額達2800萬元。
從這里的感覺來看,抖音似乎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市場發展前景,似乎興趣電商已經就在眼前了,那么,抖音的興趣電商真的有戲嗎?
二、抖音的興趣電商真的有戲嗎?
說實在,現在打開互聯網關于抖音“興趣電商“叫好聲可謂是鋪天蓋地,讓人不得不感嘆抖音背后字節系的強大實力,不過,我們還是更加客觀的看看,興趣電商到底是不是一個有效的市場,抖音做興趣電商到底有沒有戲?
首先,直播電商的趨勢已經無法阻擋。根據當前的數據來看,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網絡視聽報告)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8.18億,占網民整體的87.0%,其中,抖音穩居行業第一梯隊。今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其中數據顯示,在電商直播中購買過商品的用戶已經占到整體電商直播用戶的66.2%,其中17.8%用戶的電商直播消費金額占其所有網上購物消費額的三成以上。 可以說,經過了一年多直播帶貨狂轟亂炸式的洗禮,到目前無論消費者愿不愿意承認,直播電商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筆者在公司的電梯里經常聽到有別的部門的女同事討論李佳琦、薇婭前一天晚上的直播,說自己買了多少東西,讓人不禁感嘆這些KOL直播帶貨能力的強大。再加上羅永浩僅僅憑借帶貨就已經把自己欠的債務還的七七八八,足夠體現出直播電商的趨勢。如今,直播電商的趨勢已經形成,這種趨勢讓電商成為了勢不可擋的組成部分。
其次,興趣電商的邏輯到底在哪里?其實,在我們討論興趣電商的邏輯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的是為什么是抖音?為什么由他提出直播電商?仔細分析這幾年抖音做電商的邏輯其實就會發現:
一是在目前整個市場上,抖音已經逐漸具備了挾流量以令諸侯的能力,在市場的早期,抖音的直播電商還是和淘寶等電商巨頭合作,屬于流量和供應鏈的聯盟,然而很快抖音就失去了和電商們分蛋糕的興趣,既然流量和KOL都在我手上,干嘛還要給其他電商分蛋糕,所以,我們看到了抖店的出現。如今,抖音的流量優勢越來越強,這個時候通過流量來導流電商也就變得輕而易舉,單純的電商分潤已經不能滿足抖音的胃口,抖音這個時候選擇進軍更加賺錢的垂直電商市場也就順理成章,這就是抖音做興趣電商的邏輯由來。
二是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本來就是單純看看直播而已,沒想到就神不知鬼不覺地下了單買了東西,其實這就是喬布斯說的每個人都不自知,對于消費者來說,消費者大多數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抓住消費者的痛點,再加上直播間環境中類似于李佳琦“偶買噶,買它買它買它!”這樣的渲染,不自覺地購物就顯得非常正常,這其實是抖音敢做興趣電商的第二個原因。
三是抖音其實比你的親人更加懂你。如果說抖音除了流量和場景的優勢之外還有什么的話,抖音其實比你的家人還懂你,據《2020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46.9%的用戶每天看綜合視頻的時間在1-2小時,對于短視頻而言,這一數字為34.8%;此外,有16.1%的用戶每天收看綜合視頻的時長在2小時以上,對于短視頻而言,這一數字為18.2%。 而抖音最擅長的是什么?自然是打標簽跟蹤每個人的興趣了,抖音能夠根據你看哪一類的視頻,在每個視頻上停留的時間等等一系列的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判斷每個人的到底有什么興趣愛好,記得之前抖音的朋友告訴我,我們每個人在抖音平臺的背后都有成百上千個興趣標簽,你到底喜歡什么?抖音可能比每天和你朝夕相處的老婆還清楚,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抖音做興趣電商也就太容易了。
第三,抖音做興趣電商真的暢通無阻嗎?說完了抖音做興趣電商的優勢,我們也必須要說抖音做興趣電商的風險,對于抖音這樣的公司來說,流量已經把抖音整個公司都籠罩了起來,唯流量論已經是抖音的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抖音其實很有可能陷入流量依賴癥,表現在企業身上就是成也流量敗也流量,海量的流量的確可以創造海量的利潤,但是實際上流量也會讓抖音這樣的公司迷失自己,興趣電商第一個問題就是過度依賴流量,一旦抖音的流量出現變化,必然會使興趣電商的業績出現較大的波動。與此同時,對于用戶來說,過度被窺探的恐懼也有可能擊毀興趣電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我們總覺得我們的手機每天都在窺伺我們的隱私,說不定只是簡單說句話,結果很快手機就會把商品推送給我們,這個時候不僅沒有購買的欲望還有無限的厭煩,同樣的邏輯在興趣電商上也是如此,如果消費者覺得自己的隱私被抖音過度窺伺的話,興趣電商說不定適得其反。
所以,興趣電商是一把雙刃劍,抖音現在過于強大了,但強大的抖音真的可以無所不能嗎?這真的是個問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