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70億,12年后成上海女首富,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來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Jessica Angel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話,在張恒與鄭爽這兩位原是夫妻的人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驗證。
但同時也有“你輝煌時,我隱居幕后。你出事后,我替你扛起一片江山”的情深伉儷。比如陳金霞和魏東。
陳金霞,何許人也?在丈夫在世之前,她身上的標簽很簡單:上海財經大學金融才女、商業奇人魏東的妻子。
2008年以后,她臨危受命,接手因丈夫離世,而變得岌岌可危的商業帝國。花了十二年時間,于去年以410億的個人財產,榮登全球億萬富豪榜,成了上海女首富,亦被稱為“上海第一貴婦”。
低調的“賢內助”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涌現了很多“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富豪。比如曾經的中國女首富陳麗華,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藍思科技掌門人周群飛…,她們有的是白手起家在商界占據了一席之位,有的則是和丈夫組成拍檔,共同闖下了一個商業帝國。
?
而陳金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要么不做,要做就只能做到最好。
陳金霞和丈夫魏東都畢業于財經大學,一個是上海財經大學,另外一個是中央財經大學。1994年,年僅27歲的魏東創辦了湖南涌金公司,憑借著政策的支持和精準的投資眼光,很快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
湖南兩家上市公司“九芝堂”和“千金藥業”,都是出自于魏東的手筆。后來,他又運作了國金證券上市。
?
當時的魏東已經是金融行業內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被稱為是“商業奇人”。
而當時的陳金霞,雖然自己公司(上海納米創業投資公司)發展不錯,但更多的還是扮演著“賢內助”的角色,在背后默默支持著丈夫的事業。在公眾面前,陳金霞顯得格外低調。甚至有媒體報道:找不到一張她在公開場合的照片。
2008年4月29日,對于陳金霞來說,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當天下午4時10分,突然傳出魏東從高樓一躍而下的訊息。
對于魏東的自殺,有人猜測是因為壓力過大,也有人表示是因為他患上了抑郁癥的原因。不管原因為何,丈夫的突然離世,瞬間將陳金霞推至了風口浪尖。
?
在離世之前,魏東曾留下一封信,信中對陳金霞說道:“小陳,你重任在肩”。
另外,根據他的遺書表明:涌金公司66.5%的股份和九芝堂27%的股份,全部留給妻子陳金霞,這些股份合計70個億。而其余的法定繼承人也一致決定由她一人繼承其股東資格及全部股權。
?
因而,外界對于陳金霞能否執掌市值百億的“涌金系”,都是持觀望甚至懷疑態度。
12年賺340億
?
資本市場確實沒有那么多的奇跡。陳金霞剛開始接管涌金公司的時候,接連“失利”。
而隨著投資的失敗,涌金前期積累的影響力開始減弱,這也使得國金證券內部分析師紛紛跳槽。此外,九芝堂和千金藥業的幾位高管也因為與她理念不合而離職。
當時,在外界看來,“涌金系”已經搖搖欲墜。但畢竟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曉秋的門生,又有著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即便前期各種艱難,但只要找對方向,終究還是會回歸正軌。
?
后來,她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對“涌金”進行改造,縮減資產,開始PE(私募股權投資)投資。通過不斷“捕捉”企業的原始股份,然后在高位離場,獲得最大價值。
當然,這個領域對于投資人的眼光考驗更大,畢竟只有善于發現有潛力的原始股,才能夠獲得巨額的利潤。相對應的,獲得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從公開可循的資料中查到,目前陳金霞所看中的公司,已經有五家成功進入資本市場,另外還有十家正處于申報當中。而其個人財富,2012年是71.8億,2018年達到290億,2020年升至410億。
也就是她僅用了12年的時間,將當年魏東留下的70億財產,變成了如今的410億,同時也將丈夫留下的事業推向了另一個高峰,成為上海最富有的女人。
?
女首富的夢想
?
無論外界是詆毀也好,還是贊揚也罷,陳金霞一貫保持著自己的低調作風。“她是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系審計班的一名學生,但她上學時就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一位當時在該校工作的知情人士也從側面驗證了這點。
?
不僅是為人低調,陳金霞就連捐款也低調。她樂善好施,經常捐款,卻很少能被公眾知曉,唯一一項被曝出來的善舉,就是捐贈了一家科技館,為了實現自己的科技夢。
?
因為她少年時期曾讀過一本關于居里夫人的書,隨后產生了成為“中國的居里夫人’”的夢想。但是她成年后,感覺所做的事情離夢想越來越遠,就選擇了通過捐贈上海科技館的方式來圓夢,并希望當一名科技館的義工。
?
不過人生路還很長,現在的陳金霞也不過才50多歲,未來她是否會卸下身上的重擔,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還是未知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