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雞娃”消失倒計時?
政策會加碼嗎?培訓班還有未來嗎?
圖源:東方IC
30秒快讀
還有幾天就是暑假了,但在線教育機構、家長和孩子似乎全都走在鋼絲上。
政策會加碼嗎?培訓班還有未來嗎?課會停嗎?錢會退嗎?暑假里沒人帶的孩子,會“放羊”嗎?這些問題,誰也沒有答案。學而思、猿輔導們謹小慎微地繼續著原有的課程,而家長們則懷揣著小舍得式的不安迎接著又一個忙碌的暑假。
排滿20多天課的7月
近日,媒體不止一次傳出關于將禁止培訓機構進行假期線上線下培訓的消息,引發了家長圈的地震。雖然事后該新聞沒有得到證實,但一些家長已經顯得不淡定了。
“不讓開輔導班,學校教那么簡單,考試又那么難,指望家長輔導?集體進ICU吧!”乍一看到這條消息,上海市徐匯區的楊女士的第一反應是“怕死了”。今年女兒馬上要讀初二了,正是中考升學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取消培訓班,對楊女士而言,不吝于晴天霹靂。
與此同時,楊女士放在桌上的手機也震動了起來,家長群里大量的消息涌現出來。“沒了培訓班,孩子暑假在家誰來帶?”“難道以后要找一對一私教?一節課大幾百甚至上千元,誰請得起?”
和往年一樣,這個暑假,楊女士準備繼續讓女兒主攻語、數、外,唯一不同的是,她把培訓班從線上網課換到了線下?!熬€上效果不大好,”她說,“而且,線下總歸有個地方能找(老師)”。
同樣來自上海市徐匯區的王女士向《IT時報》記者展示了三年級女兒的暑假課單,整個7月,從7月5日開始,90%的天數都被安排了課程,平均每天兩節課以上,最多一天4節課,如數學等一節大課的時間為2個半小時?!斑@還不包括拉琴、書法、游泳等其他項目?!蓖跖空f,“雖然看著課表有些嚇人,但我們娃并不算很‘激’的,中段位水平吧”。
排滿20多天課的7月 圖源:采訪對象
聽到“停課”的傳聞,王女士第一時間咨詢了她所在的培訓機構,對方表示一切課程照舊?!叭绻娴呐嘤枡C構語數外全部停課,那么我就得立刻尋找其他學習渠道,課總要上的?!蓖跖看蛄藗€比方,“有些馬路不允許非機動車騎行,自然而然,非機動車就跑在了人行道上”。
圖源:《小舍得》劇照
教育機構:課本“5合1”
對于暑假在線教育的課程安排,《IT時報》記者以家長身份咨詢了猿輔導客服。猿輔導客服表示,目前還未接到相關部門的正式通知,網課正常進行。
據了解,今年暑期,猿輔導推出了7天、12課時的暑期課程。根據不同學齡、不同學力的孩子分成目標A班、目標A+班、培優?探索班、培優?創新班四檔。和往年不同,今年猿輔導針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推出了定制課程。盡管暑期班還未正式開始,但已經有暑期課程人數達到選課上限。而從目前猿輔導的數據來看,單堂網課的在線學生人數在2000人左右。
圖源:猿輔導官網
學而思資深教師吳淑(化名)向記者透露:“課還是能上的,就是不讓布置作業了?!彼硎?,因為暑假開始政策面變化,培訓機構不能留作業,所有課堂不教授的練習題都不能通過紙質作業下發,而解決辦法有兩個,“學而思會開設免費的習題課,學員可以自由報名,課上做題;或者下載電子講義自行打印”。
王女士向記者展示,單單一門數學課來說,原來學而思除了提供一本常規講義之外,還會下發如數學加油站、計算小超市、數字(家長版)、一課一練共4本輔助習題冊和講義,今年暑假數學教材變成了“5合1”,“一本教材厚了不少,但內容肯定還是減少了,老師應該會通過其他方式提供課后練習的材料”。
左邊是往年的5本教材,右邊是今年的1本教材?圖源:采訪對象
猿輔導客服也表示,老師不再強制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轉而以隨堂測驗的形式來代替。針對家長和孩子課后練習的需求,猿輔導提供了配套的習題集供孩子和家長自由選擇。
“雙減”舉措全面落地
低調,再低調。在政策面的不斷趨緊的大環境下,在線教育機構噤若寒蟬。近3個月來,頂層設計不斷傳出堅決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并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的決心。
6月1日,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實施,多家在線教育機構下架了關于學齡前兒童的課程,“小早啟蒙”將被放棄;同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的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行為分別處以頂格罰款。
圖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
“如何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話題,簡稱“雙減”,成為教育行業的普遍共識,目前,“雙減”的多項實際舉措已經開始落地。
4月1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違規機構將被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6月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斌表示,教育部將重點整治社會培訓機構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等問題;6月15日,教育部宣布,經中央編委批準,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
在地方上,5月17日,陜西省教育廳發布《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十項舉措》,停止審批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5月27日,桂林市通知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所持有的線上自媒體平臺發布內容不得宣傳炒作中高考升學率或“狀元”,不得宣揚、鼓勵中小學違規補課;5月27日,浙江省上城區校外培訓機構行業協會倡議,培訓機構不面向三年級以下學生開設文化學科類培訓,國家法定節假日當天不培訓。
股價重挫、資本出逃
幾乎與“雙減”政策的一路加壓成正比的是,中概股在線教育板塊一路下跌的股價。
從今年3月兩會期間,教育培訓機構亂象被點名批評開始,一度在疫情環境下走勢向好的在線教育企業股價便一蹶不振,紛紛出現斷崖式下跌。
以好未來和新東方股價為例,兩家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的股價走勢類似,從2021年3月開始下跌行情,經歷了4月的小幅回升后,于5月繼續回落,并在6月持續下跌。教培行業政策的逐步收緊直接影響到了資本市場對在線教育行業的預期。
好未來股價走勢 圖源:同花順
新東方股價走勢 圖源:同花順
往年6月,因為臨近暑假,正是各大教育培訓機構激烈廝殺的時候,今年的教育培訓市場卻“打”不起來。正當電商618大戰正酣的時候,在線教育卻遭遇寒風,一片冰天雪地。
6月16日、17日兩日,隨著“禁補”消息的出現,在線教育中概股出現大幅跳水。6月16日,好未來下跌16.92%,高途下跌12.51%,新東方下跌12.26%;6月17日,跌勢不止,好未來下跌13.98%,高途下跌8.39%,新東方下跌8.84%。
截至6月21日收盤,4個月不到的時間,好未來的股價一路從3月高點一路下跌至23.26美元,跌幅超過70%;新東方則從130美元區間下跌至59.6美元,降幅超過55%。
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也調整了在線教育中概股的評級。摩根士丹利6月中旬發布研報,下調了新東方和好未來以及整個中國課后輔導板塊的評級,摩根士丹利將中國課后輔導板塊的整體評級下調到了“持股觀望”,認為在基本假設情境下,輔導時間部分減少的可能性為50%。在這種情境下,新東方和好未來的營收可能會最多下降58%。而在此前,花旗集團已經將好未來和高途公司的股票評級下調到了“賣出”。
資本方的嗅覺更加靈敏。高瓴資本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手筆減持教育中概股,其中遭遇清倉的有好未來和一起教育。在更早些時候,2020年第四季度,新東方也被高瓴資本清倉。與此同時,老虎環球基金也加速清倉了高途,景林資本則大幅減持了手里77.61%的好未來的持有數,目前曾大手筆投入在線教育領域的老虎環球基金還持有好未來、新東方、一起教育、精銳教育等股票。
裁掉貴的、新的那些人
當資本退潮,線上教育行業開始尋求路徑,縮減成本。而“裁員”,幾乎成了這些在線教育大廠繞不開的話題。
4月以來,新東方在線、VIPKID、作業幫、猿輔導和學而思等接連陷入“裁員”疑云。盡管新東方在線、VIPKID和作業幫等公司陸續出面否認裁員傳聞,稱其只是正常的人員流動和優化。但各大社交媒體不斷有被教育機構“流動”和“優化”的員工出來發聲。
6月16日,隨著好未來股票的下跌,“學而思裁員”的微博話題也隨之成為熱點,不斷有網友在話題中爆料自己被裁的消息。截止發稿日,該話題閱讀量達到了704.9萬,討論超過806次。
吳淑向《IT時報》記者透露,作為一名較資深的在線機構教師,目前她尚沒有“被裁”的壓力,但她也坦言,在線教育機構通過裁員壓縮成本的方式大致兩種,一種集中在應屆生或者新員工身上,這些員工普遍入職時間不長,平臺在發展期大肆招募的人手可能在“過冬期”淘汰掉一批;另一種則集中在一些有經驗且收入較高的資深教師身上,年輕教師的人力資源成本更低,如果有出色的年輕教師成長起來,在線教育平臺不會吝嗇于流失掉一些相對更“貴”的資深教師。
若“禁止假日補課”大批校外培訓機構將關門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判斷,盡管相關的政策還沒有最終出臺,具體“雙減”收緊的方式還未公布,但從嚴肯定是趨勢,教育機構將進入“強監管”時代。
圖源:unsplash
“之前報道的可能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采取的禁止假日開展線上線下補課的措施,對校外培訓機構來說,是僅次于直接取締校外教育培訓的措施了。這意味著學生平時的雙休日,以及寒暑假均不能補課?!毙鼙嬲f,如果實施這一禁令,將有大批校外培訓機構關門,即便已經上市的“頭部”機構,營業收入也將至少減少六七成,將關閉大批門店、裁員。
從當下的形勢來看,校外教育機構能否繼續生存,要看未來的政策。長遠來看,熊丙奇認為,教育機構應當回歸自身應有的功能定位,不再圍繞升學提分,轉而為促進學生個性和興趣的發展,開展教育培訓。
圖源:《小舍得》劇照
作者/IT時報見習記者 范昕茹
作者/IT時報記者 王昕
編輯/王昕 挨踢妹
排版/馮誠杰
圖片/東方IC 受訪者?同花順 微博 unsplash 《小舍得》劇照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