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賣身、巨虧:盛產千萬級富豪的潮汕,為何從“特牛”變“特困”?
極致的功利主義和重商主義的風氣下,潮汕的大起大落,幾乎是必然結局。
作者:朱末
來源: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商。
?
在中國的城市版圖上,潮汕是個特別的存在。雖處東南一隅,卻舉國皆知:這里不僅走出了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等赫赫有名的風云人物,頂尖富豪更是比比皆是,如華人置業的劉鑾雄、寶能集團的姚振華、星河控股的黃楚龍等。
?
潮汕人不僅在國內牛氣,還將業務延伸到了世界各地。在泰國,整個國家的經濟,幾乎都被潮汕人所壟斷,陳弼臣、謝國民、蘇旭明3位潮商,先后登上泰國首富的寶座;在新加坡,“涂料大亨”吳清亮多次蟬聯新加坡富豪榜;除了東南亞,包括歐洲、加拿大等地,華人首富亦出現過潮汕人的身影。
?
要知道,潮汕地區自古就是“省尾國角”,只有潮州、汕頭(經濟特區)、揭陽及汕尾4個城市,邊緣得不能再邊緣,卻源源不斷誕生了無數商界巨頭。
?
若按正常發展規律來說,潮汕應該財力獨霸一方,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單就2020年廣東省GDP來說,潮汕地區可謂慘不忍睹,四市GDP總值占全省比例越來越低,遠遠落后。
▲圖/南方都市
?
曾經一度,拼搏、團結、精明,被視作潮商成功的底色。高光之下,這些特質的B面難免被忽略,即投機、排外、取巧,直到問題被日漸放大。
?
可以說,潮汕的衰落,冥冥中早已埋下伏筆。
獨特的商業裙帶,是把無形的雙刃劍
?
《潮汕賦》中寫:“八俊七賢今再現,潮人商賈遍大千。”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斷代的大商幫,千年潮商的生命力不可小覷。
?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潮汕地區(舊稱潮州府)三面環山,一面環海,使得潮汕與外界隔離開來,具有很強的孤立性。
?
雖說耕地少而澇災多,潮汕卻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特殊的自然環境下,潮汕人順理成章地走向海外貿易,以求謀生。
▲象征潮商的紅頭船
?
但哪里有商船,哪里就有海盜。從明朝初年到晚明,海盜日益猖獗,潮汕人飽受其苦,在海防不牢的時代,想要自保,唯有團結。
?
最終,建立在血緣之上的宗族,成了反擊戰的天然力量,且防務收效甚大,在人如草芥的亂世中,潮汕人口的年均增長率一直處于正向狀態。于是,利用宗族抵御外部風險,成了潮汕人牢記的生存策略。
?
除了規避災禍,宗族最核心的作用在于“做生意”。潮商起步的年代,市場尚不健全,宗族內牢固的家族關系,無疑是商業伙伴的最佳選擇。
?
此外,宗族還能為潮汕人提供必要的商業資本。潮汕的大部分企業,在旺季來臨需要增資擴產時,第一時間并不是前往銀行辦理貸款,而是直接找本村宗族組織的標會渡過難關。
?
背靠整個宗族勢力,做起事來自然如虎添翼。以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為例,其在創辦國美初期,以及后來成功爭奪國美控制權,正是借助家族集資的力量。
?
再說到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萬寶之爭”,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收購萬科股票時,各地潮汕會長毫不避諱公開表示支持,前后歷經五次大反轉,足見潮汕商人抱團之厲害。
?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依賴宗族關系文化的另一個結果是,潮汕地區社會、政府和市場充斥著家族化和血緣化,潮汕地方保護主義盛行,裙帶關系成風,腐敗大量滋生。
?
曾是廣東揭陽“金名片”的康美藥業,就釀出了A股史上最大造假舞弊案。2018年底,證監會日常監管時發現,康美藥業財務報告真實性存疑,當即開展立案調查。
?
亂了陣腳的康美藥業只得披露公告,稱公司賬實不符,各項差錯金額合計903.01億元,貨幣資金憑空蒸發近300億元。
?
驚天大雷被曝出后,負面新聞接踵而來,康美股價暴跌,股民哀鴻遍野。而就在康美藥業崩盤的同時,還有多家本地股票一起暴跌且走勢相似,比如皇庭國際、盛迅達、達安基因等,實控人均是潮汕籍,相互之間業務還有重疊,業內調查認為,這幾只股票正是由潮汕幫聯合坐莊操縱。
?
此后的調查也證明,康美藥業從上市之初起就貓膩重重。2000年至2015年,創始人馬興田先后行賄揭陽市委原書記陳弘平、廣東省委原書記萬慶良、廣東省食藥監局原處長蔡明等,令其為康美大開方便之門,內幕交易讓人唏噓。
?
康美藥業的丑聞,不過是潮汕經濟的縮影之一。此前,潮汕還發生過震驚全國的特大“騙稅案”。
?
2000年8月,國務院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工作組進駐汕頭潮陽、揭陽普寧,一個巨大的黑洞呈現在公眾面前:潮陽、普寧的1000多戶出口企業,竟有98%以上存在違法犯罪。據不完全統計,兩地共虛開增值稅發票8.8萬本,虛開稅額223億元,涉嫌騙稅42億元。
?
精明過頭的潮汕人,在播撒著“灰色經濟”的種子,瘋狂攫取財富的同時,也透支著自身的信用。
機關算盡萬事空,潮汕企業發展堪憂
?
玩火必自焚,市場的反擊是迅速而殘酷的。
?
據新華社報道,汕頭“騙稅案”案發后,全國共18個地區向所屬企業下發通知,提出不和汕頭、揭陽做生意,不少屬意汕頭的企業連夜外遷,汕頭的招商引資工作近乎擱置。
?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這場風波影響了半個中國的經濟秩序,“潮商”這個曾經的金字招牌成了“過街老鼠”,連守法的企業也跟著一塊倒霉,倒閉潮隨即蔓延開來。
?
作為四個經濟特區中最為發達的汕頭,從此一落千丈。2000年,汕頭被廈門趕上并甩開了一段距離,當年汕頭的GDP為476.97億元,廈門為501.87億元;2006年,汕頭又被珠海趕超,該年汕頭GDP為737.38億元,珠海則為753億元。
?
到2020年,深圳、廈門、珠海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27670.24億元、6384.02億元、3481.94億元,汕頭僅為2730.58億元,差距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
誠然,潮汕人天生對商業敏感,且整體成功欲非常強烈。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并非技術出身,只得躋身于陶瓷、電器、服裝、加工貿易等門檻并不高的行業,因而普遍缺乏工匠精神,鮮有競爭壁壘。
?
野心驅使下,潮汕人更希望用高風險換取高收益,A股上市便成了上上之策。典型如群興玩具,公司年景最好時,年利潤不過5000多萬,玩具停產反而一個殼都能值幾十億,錢來的如此容易,誰還愿意堅守處于紅海的主業。
?
在一系列拼命式的補稅、沖業績等花樣手段下,成功上市后的潮汕多家本土公司,便迫不及待玩起了資本游戲。
?
金剛玻璃連收購對象都沒有準備好,就欲趁大牛市收割韭菜;文化長城收購完成遲遲不給錢,微型供應商卻占用公司巨額財產;太安堂大興土木打造旅游小鎮,賬上累積了20多億固定資產,卻在年報業務中對旅游產業只字不提。
?
越是急功近利,越是欲速不達。因為收購計劃最終未獲審批,加上管理層無心經營,如意算盤落空的金剛玻璃持續高開低走,不僅股價跌破發行價,業績更是連年虧損,多名董事因信披違規被刑拘調查。
?
大躍進的太安堂自食苦果,債臺高筑。2017年時,太安堂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僅為7695.52億元,卻拿出了3.40億元投資特色小鎮;2018年度,潮州市太安堂小鎮投資有限公司虧損2154.28萬元,太安堂對其的長期股權投資對應確認了431.30萬元的投資損失。
?
今年4月,太安堂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預計當期歸母凈利潤虧損5900萬元~6800萬元,虧損原因是“經營資金投入不足,銷售收入下滑,而固定性費用及財務費用居高”。
?
慌不擇路的太安堂,只得頻繁質押、減持股權來求得生機。就在最近,太安堂發布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出售醫藥電商“康愛多”47.35%的股權,即便如此,太安堂也再難回到巔峰。
?
據菜頭才財經統計,如今潮汕本土46家A股上市公司的發展現狀,只怕連“膠幾人”(方言:自己人)都看不過去——造假、賣身、巨虧,剔除10家上市時日尚短的,有24家自上市至今、或超10年股價未漲,真實演繹“上市即下坡”的反轉劇情。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極致的功利主義和重商主義的風氣下,潮汕的大起大落,幾乎是必然結局。
?
勞動力流失嚴重,后勁不足前途難料
?
雪上加霜的是,在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潮汕四市已淪為三線乃至四線城市。
▲圖/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
城市活力缺乏又帶來惡性循環,勞動力迅速流失。以揭陽為例,2020年末,揭陽戶籍總人口711.19萬人,人口普查常住人口557.78萬人,比2019年末的常住人口(610.50萬人)少8.6%,也就是超50萬人。
?
與之對應的,是如火如荼的“全國搶人戰”,隨著生育率的連年降低,人口結構日漸失,爭取現存勞動力,成為城市發展的當務之急。
?
人口是基本面,人才是動能,人才多,發展更高效,倘若吸引不到足夠的人才,就要拼人口基數,否則就是坐以待斃,這種生存壓力,是懸在潮汕地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人口影響經濟的動力機制 來源:恒大研究院
?
即便潮汕能者再多,也架不住牛人總愛往異地謀財。因為和深圳離得近,很多潮汕人涌過去撈世界,在深圳有300多萬潮人,占了整個深圳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
有數據顯示,深圳早期14000多個三資企業中,有近40%為潮汕人所投資,而在深圳早期的房地產界,潮汕籍企業家也奠定了潮汕商幫在深圳地產圈的“江湖地位”。
?
然而,自相矛盾的現象是,潮商大佬們卻鮮少在本土有實質性的投資反哺行動,大多是慈善捐款,如修建學校、醫院、祠堂等。也許,從實際角度考量,在他們眼里,“故鄉”并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回報地。
?
倒是有個不為大眾熟知的插曲,李嘉誠曾試圖大舉投資過潮汕地區。早在90年代,李嘉誠在汕頭建了3個發電廠,但這個電力項目卻鬧得差點對簿公堂,李嘉誠還想過建設汕頭的安居工程,最后卻是撤資收場。
?
復盤潮汕經濟,汕頭有仿制服裝、化工塑料等傳統優勢產業,但這些產業發展至今,仍沒有任何明顯優勢;潮州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但由于交通和宣傳等各方面原因,依然差強人意;轉型為中國玉都的揭陽,作為奢侈品的玉器并不穩定,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很大。
?
近年來,關于汕潮揭三市合并的聲音又開始頻頻傳出,但究其根本,合并就能真正解決潮汕地區的經濟困境,讓其重現輝煌嗎?
?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不會那么簡單。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部分已標明出處)
?
參考資料:
1.菜頭才財經 《康美之外,潮汕板塊還有多少戲?造假、賣身、巨虧,潮汕經濟究竟怎么了?》
2.大貓財經 《潮汕商人富甲天下,但汕頭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
3.大灣腹地 《汕頭,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經濟特區》
4.潮人游紀 《潮汕的家族文化,為何如此興盛?》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