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未來上市 賈躍亭的造車夢實現了嗎?
7月22日,法拉第未來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來源:財視傳媒
作者:婉兒
7月22日,法拉第未來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3.78美元/ADS,開盤報16.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22%,總市值達54億美元。隨后股價走低一度破發,截至收盤,法拉第未來股價為13.98美元,漲幅僅1.45%,總市值45.11億美元。
來源:富途牛牛
法拉第未來創始人賈躍亭現身在納斯達克舉行的掛牌儀式,但并未上臺敲鐘。被問及是否有回國打算,賈躍亭說,“那必須的。”賈躍亭在上市前曾回應稱,“FF91將在未來一年左右開始交付,自己將全力準備交付事宜。”
來源:官網投資者關系
法拉第未來此次上市是通過與空殼公司PSAC(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合并,然后以SPAC的方式進行上市。其股票代碼“FFIE”也是合并后公司的名稱的縮寫——"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上市的背后,是高達10億美元的融資,這也創造了在美國資本市場,通過SPAC方式上市的新能源車企的融資新紀錄。
法拉第未來的成功上市,是否可以讓遠遁美國四年的賈躍亭“下周回國”呢?
賈躍亭的造車夢
自2014年以來,賈躍亭始終堅持著他的造車夢。
2014年,特斯拉的Model S系列賣入中國,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親手將車鑰匙交給了中國首批特斯拉用戶。或許是受此影響,賈躍亭很快動身前往美國考察,回來之后便做出了樂視造車的決定,說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業奇跡,扼住命運的喉嚨。”
在當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剛剛起步。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剛剛成立,互聯網大佬們也未下場造車,賈躍亭想要進入這樣一個前途未卜的行業,遇到的阻礙是可想而知的。當時樂視幾乎所有的高管都持反對態度,但賈躍亭還是在微博上表示,“夢想造風,驅散霧霾。如果能夠點燃更多人的夢想,即使樂視造車萬劫不復,我們也義無反顧。”
這個夢想一造就是7年。這7年,賈躍亭燒光了數十億美元,拖垮了樂視網,曾經要量產FF91的諾言也沒有兌現,只留下了“一地雞毛”。
樂視網,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曾經是中國唯一一家上市視頻網站。而賈躍亭當年推出的“樂視生態”也真正讓樂視被大家知曉。樂視建立了“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并將業務擴展至影業、手機、體育等多個板塊,這也使樂視在2015年5月12日達到了其股價最高點, 179.03元/股,市值超過1500億元。
然而在樂視將業務擴張到汽車板塊不久后,整體陷入資金鏈危機,樂視網也受到了波及。賈躍亭曾表示,樂視汽車及FF兩個項目整體共需400億至500億元。樂視體系內,其他業務的資金被大量挪借到造車項目,逐步陷入資金斷裂危機,最終整體崩塌。
2017年,樂視網突然宣布巨虧超138億元,引發劇烈轟動。7月,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職位變為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并遠赴美國,至今未歸,只留下了“下周回國”這個一直被眾人樂道的段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賈躍亭發布的盡責聲明中,他還是沒有放棄造車,“我是為了全力以赴實現FF91最快量產上市。再大的擠兌,也擠不垮我們變革汽車產業的夢想。”
法拉第未來 實現造車夢?
創始人賈躍亭如今早已不是法拉第未來的掌權人。2019年9月,FF宣布任命前寶馬i8項目負責人畢福康為全球CEO,全面取代賈躍亭。賈躍亭則辭去原CEO職務,出任CPUO(首席產品和用戶官)。
來源:賈躍亭微博
同年10月,賈躍亭為了還債,不得不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12月6日,賈躍亭在特拉華州出席債權人聽證會,他說,待破產重組完成后,他將回國推動FF中美雙主場戰略。九個月后,一篇名為《打工創業、重啟人生,帶著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諾》的文章出現在其微博中,他的個人破產重組終于完成。
根據重組方案,賈躍亭將無需承擔其所負債的29.6億美元的債務,所有債務將裝進法拉第未來(FF)股權的信托基金中。即賈躍亭所欠的全部債務,將以FF的股權償還,成功把債權人變成了FF的股東。
而對于目前的法拉第未來,實現量產是證明自身實力的第一道門檻。賈躍亭也在今日早些時候表示年內會實現FF91的量產。
從此前上市路演文件披露的信息看,目前FF擁有的是關于電池,動力系統和其他相關技術的專利約880項,計劃產能為年產10000臺的110萬平方英尺加州漢福德工廠。據連線出行,通過FF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的FF91預量產車視頻可以看出,這所工廠當時更像是一個“小作坊”,其中并無自動化裝配機械,對于車輛的組裝多依靠純手工完成。
而賈躍亭有關FF91量產的承諾是否可以實現,也許時間會向我們證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