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信泰人壽,浙江永利正在“收縮”其龐大的金融版圖?
同為信泰人壽的原始老股東,巨化集團早早選擇了撤離,而浙江永利則選擇了堅守。數次增資之后,近年來信泰人壽經營有了起色,并扭虧為盈。然而,正值信泰人壽扭虧為盈并持續盈利之際,第一大股東浙江永利卻選擇了清倉退出。細究浙江永利的金融布局,其在銀行、保險、證券、創投、小貸、融資租賃等多個金融領域落子,然而這些金融股權大部分被質押,從此次清倉信泰人壽來看,浙江永利似乎在收縮其龐大的金融版圖。?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作者:徐文峰
7月30日,信泰人壽在其官網披露了《2021年第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下稱報告)。根據報告,除了保費、凈利潤再現大幅增長外,這家保費規模百億險企的股權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圖片來源:償付報告)
原第一大股東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永利)攜手其他兩家老股東一同清倉退出,而天津大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則成為信泰人壽新股東。
作為持股14年的老股東,在信泰人壽處于黑暗時期時選擇了堅守,卻要在信泰人壽柳暗花明時清倉退出,浙江永利如此“反?!钡呐e動不禁令人納悶。
持股14年,大股東浙江永利清倉信泰人壽
7月30日,信泰人壽披露的二季報顯示,持股近14年的大股東浙江永利已經清倉退出股東行列。與其一起退出的,還有三股東浙江華升物流有限公司、四股東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信泰人壽由浙江省政府牽頭籌建的中和人壽與北京的平泰人壽整合而來。2007年,信泰人壽獲批正式成立。作為發起人之一,浙江永利出資6000萬元,與巨化集團成為信泰人壽的并列第一大股東。
成立以來,信泰人壽保費規模增長乏力。數據顯示,2008年信泰人壽保費收入為12.38億元,五年過去其保費規模卻仍在30億元關口下徘徊。保費增長緩慢,也導致信泰人壽持續遭遇虧損。到2013年,信泰人壽巨虧4.8億元,在業內排名倒數。
在此背景之下,信泰人壽背后股東數次更迭,而浙江永利也一度被傳與管理層不和而萌生退意。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4年3月,原保監會發布監管函,截至2013年底,信泰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5.96%,被停止開展新業務。隨后不久,信泰人壽原總裁鄭秋根因違規投資被公安部門控制,10月28日,鄭秋根被檢察院正式批捕。
陷入困境的信泰人壽,亟需定海神針。
在2014年10月29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浙江永利聯合巨化控股力排眾議,信泰人壽的增資擴股方案終于通過,并在當年年底前完成了增資。次年3月,原保監會解除了部分監管措施,允許信泰人壽恢復開展新業務。
正是通過此次增資,浙江永利的持股比例由19.38%一舉升至37.29%,成為第一大股東;北京九盛資管的持股比例由10.01%升至19.26%,位居第二位;而原第一大股東之一的巨化控股持股比則降為10.93%,最終于2016年完全退出股東行列。
企查查顯示,在2015年至2016年間,信泰人壽先后獲得了4次增資,其注冊資本增至50億元。獲得資金助力的信泰人壽,從此開始步入正軌,尤其是進入2018年以來,信泰人壽逐漸扭虧為盈,當年實現凈利潤0.37億元,2019年、2020年分別實現凈利0.75億元和1.23億元。
凈利增長背后,則是突飛猛進的保費收入。2020年年報顯示,信泰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54.5億元,同比大增117%,在百億級以上公司中增幅最高。
不過,從結果來看,信泰人壽的保費持續增長乃至扭虧為盈,不但沒有阻止浙江永利的退出決心,反而加速了其清倉進程。
持續“輸血”信泰人壽致錢荒?旗下金融機構股權頻被質押
隨著此番清倉信泰人壽,浙江永利將失去壽險這一稀缺牌照。
然而,讓人納悶的是,為什么浙江永利在信泰人壽處于黑暗時期時選擇了堅守,卻要在信泰人壽柳暗花明時退出呢?從蛛絲馬跡來看,這或與大量的對外投資導致浙江永利自身資金緊張有所關系。
早在2014年參與信泰人壽增資之時,浙江永利就曾遭受財務質疑。根據彼時的媒體報道,有信泰人壽員工向保監會發出舉報信,提出在信泰人壽28.8億元的增資議案中,涉嫌存在大股東操縱、借款出資、編制虛假財務資料等,這份舉報信直指浙江永利。
該舉報信稱,浙江永利連續多年虧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反映2013年12月末該集團“總資產106億元、凈資產49億元”是虛假的。浙江永利提供給稅務部門的報表是:截至2013年末,賬面總資產為36.3億元,負債32.1億元,年銷售額為5.78億元,當年虧損3800萬元,加上連續多年的虧損,累計虧損達1.9億元。28.8億元增資款中有10億元是由溫州銀行貸款給浙江永利。
從事后結果看,這份舉報信似乎并沒有掀起多大波瀾,增資方案最終獲得監管批準。通過此次增資,浙江永利也成功入主信泰人壽。值得注意的是,自信泰人壽成立至今年一季度末,浙江永利為信泰人壽增資“補血”,至少投入了23.56億元。
由于浙江永利官網并未披露相關財務信息,上述舉報信中關于浙江永利的財務質疑因此一直是個謎。
隨著今年6月瑞豐銀行的上市,背后股東浙江永利的最新經營情況也得以示于世人。根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底,浙江永利的總資產為239.12億元,凈資產為159.31億元,2020年實現營收111.58億元,凈利潤9.46億元。
從數據上看,浙江永利似乎并不缺錢,但是信泰人壽的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卻透露出浙江永利的“資金緊張”。老虎財經注意到,就在信泰人壽在2016年完成兩次合計20.7億元的增資后,自2017年一季度開始,浙江永利所持的信泰人壽股份狀態持續被標注為“部分被質押”。
尤為巧合的是,二股東北京九盛資產管理和三股東浙江華升物流所持信泰人壽股權,也在2017年一季度開始進入“部分被質押”狀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此次股權變更前的一季度末。最新的二季報顯示,北京九盛資產管理所持的部分信泰人壽股權仍然處于質押狀態。
盡管在股權結構上,浙江永利、北京九盛資管和浙江華升物流并沒有明顯關聯,但是同步質押股份的舉動卻讓人生疑。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的那封舉報信曾稱,浙江華升多年未曾經營,銷售收入為0元,是一家“殼公司”,而北京九盛則被質疑是浙江永利和巨化控股的代持股殼公司,但此事并未得到佐證。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江永利、北京九盛資管及浙江華升物流合計持有信泰人壽約40.91億股,合計持股比例為81.8%。假如三者存在隱秘的一致行動人關系,對信泰人壽的話語權不言而喻。
除了頻繁質押信泰人壽股份,浙江永利還質押了所持的瑞豐銀行部分股權、浙商銀行的幾乎全部股權,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浙江永利現金流的緊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浙江永利持有的800萬股瑞豐銀行股份被用于質押,向浙江紹興恒信農商行借款0.48億元。同期,浙江永利持有瑞豐銀行5999.68萬股,質押比例約為13.33%。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浙商銀行身上。截至去年底,浙江永利所持的浙商銀行5.44億股股份被用于質押,質押比例竟高達99%,這一情況延續至今年一季度。
浙江永利的金融版圖
除了信泰人壽,浙江永利目前還是瑞豐銀行、浙商銀行、華龍證券的股東,手握銀證保、融資租賃等多個金融牌照。
(圖片來源于網絡)
資料顯示,浙江永利成立于1993年,實際控制人為周永利。該公司以紡織起家,通過近三十年的發展,逐漸成為一家綜合性企業集團,尤其對金融領域十分上心。在其官網中,浙江永利如是描述自己:“集團憑借前瞻性決策,在同類企業中率先投身于金融保險行業”。
2004年,浙江永利作為發起人之一,與浙江交投、萬向控股等15家法人單位聯合設立了浙商銀行。2016年3月,浙商銀行成功在港上市,2019年11月浙商銀行又順利登陸上交所主板。由此,浙江永利也拿下了自己的首張AH上市銀行牌照。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江永利持有浙商銀行A股約5.48億股,持股比為2.58%,位列第七大股東。
除了浙商銀行,浙江永利還是瑞豐銀行的第七大股東。今年6月,瑞豐銀行也成功在A股上市。這也意味著,浙江永利同時手握兩家上市銀行牌照。
不僅如此,浙江永利還在2015年通過參與華龍證券的定增項目,成功躍居后者的第三大股東,拿下證券牌照,最新持股比例為6.31%。此外,浙江永利還參股了華融金融租賃,同時入股了“浙江紅石”、“浙江蘭石”、“華睿投資”等數家創投公司,組建了紹興市柯橋區永利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圍繞浙江永利的龐大金融帝國逐漸成型。
責任編輯?|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