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經濟”,新浪潮
孤獨正在成為一門生意。吃個一人小火鍋壓壓驚;養一只寵物做鏟屎官;打個游戲刷直播;迷你KTV里高歌一曲,這些圍繞“一個人”的商業模式正成長為萬億規模,而資本的蜂擁而入也讓“孤獨”這門生意更加火熱。為此,老虎財經推出孤獨經濟專題,從寵物經濟的未來到“一人食”的興起,抽吸剝繭剖析孤獨經濟。本篇是專題三孤獨經濟之:《“孤獨經濟”,新浪潮》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如今,“吸狗”“擼貓”已成為生活中的高頻詞匯?!扮P屎官”隊伍的逐漸壯大也讓它經濟的規模達3000億。
在3000億規模的產業鏈中,資本“染指”了上下游。從上游的寵物繁殖、販賣;中游的寵物產品;下游的寵物服務市場,資本無孔不入。
其中服務市場聚集了眾多知名機構,高瓴不惜重金在寵物醫院上布局,騰訊、雪湖資本、KKR也紛紛入局占先機。
而一級市場的火爆也蔓延至二級市場,寵物企業紛紛爭先上市。與此同時,二級市場的企業也加速布局,以求分一杯羹。
資本的蜂擁而入正在快速催熟這個以孤獨為支點的它經濟。
3000億規模的“它經濟”
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1世紀的年輕人處于物質優渥的年代,同時也因為商業的極度繁榮讓他們生活壓力倍增。
在壓力和快節奏的社會洪流里,年輕人開始尋找“另類”寄托。
根據《2020年寵物行業白皮書》對養寵原因的調查,34.9%的養寵人群表示是因為“精神寄托,豐富情感生活”,陪伴成為養寵最主要的原因。2020年我國養寵人群中,單身人群占比32.8%。
其中養寵人數最多的集中在80、90后人群。與70后相比,80后現在正處于事業上升期,90后家底普遍較為殷實,所以這一年輕群體的消費能力無疑是最強的。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孤獨也催生了“寵物經濟”。而寵物經濟在我國的規模到底有多大,這點可以與發達國家的寵物經濟進程作為模板。
從中美日三國的寵物經濟發展歷史來看,中國2019年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接近于美國1978年和日本1983年時的人均GDP水平。
2019年我國寵物消費占居民總消費比例為0.42%,相當于美國70年代初期的占比。而2020年美國寵物消費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的0.81%。
對比日本,2019年單寵消費額為8.4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48元),美國單寵消費額為561美元(約合人民幣3929元),而我國單寵消費額僅為2041元。這也意味著我國單寵消費額還有近一倍的空間。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2953億,同比增長33.5%,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20.2%,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3942億。
資本“搶灘”它經濟,高瓴、騰訊等機構下場“撈金”
3000億的產業規模造就了龐大的寵物產業鏈。
我國寵物產業鏈的上游為寵物的繁殖、販賣及虛擬寵物;中游為寵物產品,主要包括寵物的食物及其用品;下游為寵物的服務市場,主要包括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等。
上游寵物養殖方面,中國目前并沒有大規模的專業機構,也不存在一個統一規范化的供給渠道;在活體交易方面,我國44%的寵物狗和25%的貓來自于購買。
中游寵物產品方面,涉及寵物食品和寵物用品。從寵物消費結構看,寵物食品消費是最大的養寵支出。寵物食品消費(主糧、零食)在整個養寵消費結構中占比最高,達54.7%;寵物用品僅為13.6%。
數據顯示,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159.1億元增至2020年440.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02%。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1.5億元。
此前,我國的寵物食品市場被瑪氏和雀巢占據,但隨著國內品牌的發展,2020年我國寵物食品Top10品牌中瑪氏和雀巢僅分別占市場的11.4%和2.2%,其他8個品牌均為國內品牌,總占比為17.5%。
目前寵物食品行業有兩家A股上市公司:中寵股份(市值94億)和佩蒂股份(市值46億)。未上市的頭部企業包括福貝寵食、乖寶集團、瘋狂小狗等企業也在加大融資不斷跑馬圈地。
其中福貝寵物在2019年7月獲得深創投、毅達資本、金鼎資本等機構的3億元B輪融資投資;乖寶集團在2019年10月獲得君聯資本、興業銀行等機構的5億元B輪投資,此前KKR也參與了A輪投資;瘋狂小狗在2020年7月獲得國盛富瑞的C+輪投資,此前還獲得光點資本、復星集團、伊利等機構的投資。
下游寵物服務市場,涉及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等。寵物醫療和寵物美容合計占服務市場比91.4%,其中寵物醫療一項就占了73%。
數據顯示,我國寵物醫療支出規模由2017年268億元增至2020年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02%。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寵物醫療支出規模可達544億元。
我國目前尚未有寵物醫院上市,市占率最高的兩家分別是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和瑞派寵物醫院。
新瑞鵬是寵物醫院連鎖龍頭,擁有中國大陸市場15%的動物醫院終端數。2018年,瑞鵬旗下約450家寵物醫院和高瓴所投資的芭比堂、安安寵醫、寵頤生等品牌旗下約700家寵物醫院合并。2019年1月,瑞鵬和高瓴資本旗下的寵醫資產共同組建新瑞鵬集團。
2020年10月,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已聘請中金、瑞信及摩根士丹利3間投行負責上市工作,考慮將香港或美國作為潛在的上市地點。
而在宣布上市前不久,新瑞鵬集團在2020年9月底宣布完成最新一輪金額達數億美元的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碧桂園創投、勃林格殷格翰戰略投資,雪湖資本、OrbiMed、Aspex Management、Lake Bleu Capital(清池資本)等多家海內外機構跟投。融資完成后,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的估值約300億人民幣。
另一家龍頭企業同樣獲得眾多資本的青睞。瑞派寵物于2017年5月獲得高盛、瑞普生物等2.4億元的戰略投資?;2018年5月獲得華泰新產業基金、天津瑞濟生物的3.5億元戰略投資,完成C輪融資之后,瑞派寵物估值達到70億元人民幣。
從獲得融資的寵物企業來看,高瓴、雪湖資本、騰訊等機構出手闊綽,高瓴甚至有專門的寵物投資基金。
高瓴在海內外同步進行布局。2016 年收購德國寵物品牌俊寶 Gimborn;2017 年聯合紅杉資本等海外機構一共斥資 2.33 億美元投資了 Vet First Choice,后該公司被合并并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到 45 億美元,給高瓴帶來了豐厚回報。
2017、2018 年高瓴大手筆布局國內寵物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2018年,高瓴資本所持寵物相關企業的股權超過 100 家。其中大部分是醫院,包括寵頤生、芭比堂(云寵)、安安寵物、頑皮家族、愛諾、寵福鑫、納吉亞、艾貝爾、瑞鵬集團、康科蒂亞等公司。
它經濟背后的火熱一二級市場
寵物經濟不僅在一級市場火熱,同樣也傳導到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方面,在2012年以前,幾乎沒有寵物相關的投資,2012年以后,資本開始關注寵物市場,2013年-2015年期間每年的投資數量呈翻倍增長,2018年投資事件數量59起達到頂點。
受2019年一級市場靜默期的影響,投資事件數量呈下降趨勢,但投資金額依然維持在高位,2020年投資額達到頂點,全年共投資67.2億元。在細分行業中,寵物用品投資事件數最多,共計65起;寵物醫療領域投資金額最高,達46.52億元。
截至10月2日,企查查搜索關鍵字“寵物用品”相關企業113.7萬家,而2021上半年新注冊企業31.24萬家,同比增長264%。
一級市場的火爆也傳導到二級市場,目前有多家寵物企業正在沖刺上市。
目前我國A股上市的寵物相關公司只有3家:中寵股份、佩蒂寵物、依依股份。天元寵物、福貝寵物、源飛寵物陸續披露招股書,寵物食品龍頭乖寶寵物也披露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接受輔導。
此外,部分主營業務與動物相關的上市公司也紛紛加入這場戰局企圖分一杯羹。做飼料的通威股份在2000年成立了好主人寵物食品公司;海大集團2016年成立海大寵物入局寵物食品;新希望2017年收購澳洲寵物食品公司;禾豐牧業2015年成立派美特派美特生物技術公司入局寵物醫療;普瑞生物也向連鎖寵物醫院瑞派增資。
就連做零食的三只松鼠開始、主打玻尿酸的華熙生物等企業,也瞄向了寵物經濟。資本爭先恐后投入到這片“藍?!敝?,似乎也表明寵物經濟的未來值得可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