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市值近200億!董事長情緒失控懟股民,忽視“投資者關系維護”買教訓
可能成為股市黑天鵝的,除了政策利空、業績慘淡,還有董事長的言行。
來源/財聯社
10月18日,“通策醫療董事長與網友線上激烈對懟”話題在網上刷屏。當日,通策醫療股價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報235.03元,跌幅接近5%。
近期,千億“牙茅”通策醫療業績不達預期,連續兩天跌停,市值蒸發近200億。有投資者在網絡平臺發泄不滿情緒,稱公司為“殺豬盤”“通廁醫療”,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回懟,稱對方“嘴巴比廁所還臭”,“這樣的人買我們的股票是我們的恥辱”,還對質疑股價的網友表示“(股價大跌)因為像你一樣的人太多了”。
近年,上市公司管理者與投資者、基金經理、記者等互懟的案例屢見不鮮,為人熟知的有“無法妥協特斯拉”“不做功課樂歌股份”“就是賭博千山藥機”“什么角色大族激光”等。
通策醫療經營水平究竟如何?是蒙塵明珠,還是羊質虎皮?上市公司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對其市值管理有著怎樣的意義?
通策醫療投資者維護水平引質疑
10月14日晚間,通策醫療發布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1.36億元,同比增長44.16%,凈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55.09%,兩項數據相比上半年度增幅均有明顯下滑。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8.19億元,同比增長12.44%,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5.88%。業績明顯增長放緩。
此后,網上出現質疑的聲音。網友“熱點龍頭游擊大隊長”在雪球發帖稱,通策醫療是“老莊股殺豬股”,“什么都是假的”,還稱公司為“通廁醫療”。
讓人意外的是,17日,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其身份經雪球官方認證)轉發并評論該貼稱:“他們買我們的股票是我們的恥辱……實在受不了這股比廁所還臭的嘴巴發出來的惡臭,必須通而快之!”
隨后,“罵戰”發酵,雪球網友指責呂建明言行“有失管理層身份”,呂建明則引用關漢卿的《一枝花·不伏老》作出回應,并表示自己這幾年,被幾十個馬甲,幾千條私信,“天天糾纏,誹謗謾罵”。
10月15日,呂建明也曾在微博上與網友“對嗆”。有網友建議通策醫療加強投資者關系建設,向愛爾眼科學習,呂建明回應:“(投資者)投資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下公司的一舉一動到底是為什么”;有投資者詢問公司跌停的原因,呂建明則回復:“我怎么知道”,“因為像你一樣的人太多了”。
呂建明在回應股民對公司經營表現的質疑時,多次強調了增速放緩的合理性與在藍海中的龍頭效應。
他表示:“醫療服務行業沒有奇跡,也不可能出現魔法般增長”;“口腔醫療中國滲透率非常低,有一個行業不能比的未來,這是我們重視投資者長期堅持的動力”,“它(股票市場)判斷的首先是這個社會發展的優先級,解決的是一個什么產業是目前最缺少的、最重要的產業價值觀的問題,而并不是企業即刻價值的問題”。
10月18日,鯨平臺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通策醫療,對方表示,從公司經營水平來看,各項主要指標均為正增長,目前中國牙科醫療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公司在民營梯隊中有先行優勢。
鯨平臺智庫專家、華媒智策傳播集團聯合創始人、危機管理專家江忠鋒表示,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可能永遠保持高速增長,這不符合市場規律。投資者與管理者需理性看待公司業績起伏帶來的股價漲跌。
重要的是,對于公司管理者而言,維護投資者利益是其重要使命。公司在對外解讀經營業績變動時,應采取客觀、理性姿態,除了業績這一反應公司發展現狀的硬指標以外,公司還可以對外傳遞軟指標,包括行業前景、戰略目標、技術創新、人才管理等,從而安撫投資者的焦慮,給予市場信心。
管理者言論不當案例屢見不鮮
江忠鋒表示,管理者的言辭與公司業績沒有直接關系,但是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代表著整個公司的立場和態度。
在當下融媒體環境之下,激烈的情緒極易被媒體捕捉、被公眾放大,媒體在沖突中抓取到新聞素材,公眾的自由表達欲使沖突發酵,情緒傳導至二級市場,甚至會對市值造成不利影響。
以本次通策醫療風波為例,原本一輪正常的股價周期性波動行為,卻因董事長的不當言論,釀成了一場輿論危機。管理者或許以為頗具文采與誠意的調侃能換來公眾的理解和認同,事實上,此類行為反而是危機管理中的大忌,因為具有個性、能夠造梗的言辭,更容易變成輿論焦點,引發公眾反感情緒。
因為管理者言論不當,給企業帶來形象危機,甚至損害利益的案例比比皆是。除了本次“不配投資通策醫療”,還有“無法妥協特斯拉”“不做功課樂歌股份”“就是賭博千山藥機”“什么角色大族激光”等。
2021年4月,一位特斯拉車主在上海車展中站上車頂維權,對此,特斯拉方面回應頗為強勢,稱維權者“背后有人”,自身“無法妥協”,風波最終以中消協、新華社、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批評特斯拉、特斯拉道歉平息。
2020年9月16日,千山退被深交所摘牌。該公司曾于2019年4月底停牌而后暫停上市,當年5月,有投資者(小股東)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詢問,自己4月25號買入股票,26號公司停牌,小股民的損失能拿回來多少,董事長直言:“我們已經一年以來每周發暫停上市的公告,本來你買的心態就是賭博,我們這個股票目前的狀況,也適合你這種心態,退市的話你可能顆粒無收,如果恢復上市,可能回報很多倍?!碑敃r,有網友表示,董事長對待投資者的態度不合適。
2020年8月末,創業板“大牛股”樂歌股份怒懟平安資管基金經理,隨后公司市值崩了12億。在這場風波里,樂歌股份董事長項樂宏“斥責”了前來調研的基金經理,稱“年輕人功課不做,老三老四”,并表示樂歌不歡迎平安資管的基金經理來公司投資。9月1日,二級市場以樂歌股份股價大跌作出回應,截至收盤跌幅高達近16%,市值一天沒了12億。
2019年8月,大族激光董事長高云峰因懟央視記者刷屏網絡,還被深交所發文譴責。起因是央視記者采訪高云峰時,提到了市場對“海外項目”的質疑,高云峰回應:“你是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資格來質問我?這個是我們自己的資金,我當然有權利做任何經營決策,你管我那么多?”事后,大族激光就董事長不當言論道歉。
投資者關系管理是市值管理的重要部分
此類事件起因大抵一致——公司因經營表現不佳遭受“非議”,結局也大抵一致——公司口碑備受打擊、股價進一步下跌、遭受監管層批評。
雖然上市公司會通過道歉、提振業績等方式進行“補救”,風波也終究會平息,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言論會引發公眾的深層質疑——即部分上市公司對自身責任缺乏認知、對投資者的利益缺乏責任心、對市場缺乏敬畏之心。
江忠鋒表示, 上市公司管理者在自身領域大多是佼佼者與專家,然而在受到網民、投資者和媒體的公開質疑時,會因為缺乏專業系統的公關訓練,出于人性的本能反應,被情緒左右,采取直面回應,甚至脫口而出“網絡熱詞”,給企業帶來危機。
江忠鋒建議,情緒管理是投資者關系管理的重要部分,投資者關系管理是市值管理的重要部分。公司除了抓業績,還要識別、洞察外部情緒,這就需要經營管理者在日常做好專業的系統訓練,提高應對公眾、投資者和媒體的專業度與靈活性。
上市公司管理者面對公開質疑,一定要有大局觀,不要拘于一城一池,要聚焦于戰略和長遠利益,用平靜的言論與清晰的邏輯疏導股民情緒、化解誤會。切忌因為個人情緒,影響公司的聲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