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第一股再上市,抑郁癥有救了嗎?
沉寂了10多年的A股民營醫療機構IPO,最近迎來了爆發。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三戰A股的康寧醫院的AB面。
沉寂了10多年的A股民營醫療機構IPO,最近迎來了爆發。
既去年三家眼科連鎖赴創業板IPO之后,近期,在更加復雜的專科領域,一批民營醫院摩拳擦掌。
三博腦科成功過會上市在望,更給了一眾選手信心,溫州康寧醫院、陸道培醫療集團、樹蘭醫療等數家頭部醫療機構,都開始了沖刺A股的準備。
這其中康寧醫院,是民營精神病專科醫院里的領頭羊。
在整個醫療大健康市場中,精神病醫院市場規模占比雖小,但增速很快。前瞻產業研究報告指出,去年中國精神病院市場規模在75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16%。
民營精神病專科醫院市場賽道十分活躍。
衛健委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中國登記在冊公立精神病醫院為704所,民營精神病院為841所。
相比2018年,新增精神病院215所,其中公立精神病院僅增19所,民營精神病院新增196所。
溫州康寧醫院集團目前有30多家醫院,其中,集團自有醫院有25家,包括1家互聯網醫院。
《康寧上半年業績公告》顯示,截止今年6月末,溫州康寧醫院集團總收入為6.2億元。主要收入來源是自有醫院,營收高達5.7億元,毛利達1.5億多,較2020年同期增加37.6%。
2021年,溫州康寧醫院集團自有醫院運營床位數增至8328張,比去年新增845張。
這幾年,康寧醫院沖A股,屢敗屢戰,鬧到人盡皆知后,長期被忽視的中國精神衛生問題也跟著火了。
再次沖刺A股的康寧醫院有了新故事嗎?大健康市場方興未艾,互聯網+醫療也勢頭很好,精神類疾病的治療能乘上東風嗎?
一、康寧醫院的A股狩獵現場
這已經不是康寧醫院醫院尋求A股上市了。
繼2015年在港股成功上市后,管偉立帶領溫州康寧醫院集團于2017年向A股創業板發起沖鋒,出師不利。
4年后,管偉立決定向A股發起第三次上市沖鋒,底氣何在?
康寧醫院要上A股狩獵的勇氣大概是精神病患者們給的。管偉立的心愿是:“我想精神病人能夠得到像普通病人一樣的尊重和照顧?!?/span>
現狀是,精神病人比感冒病人需要更多的關心關注和精神醫療資源,但他們卻得不到及時專業的精神醫療與診治,不是求醫無門就是諱疾忌醫。
管偉立創辦溫州康寧醫院的初心,帶領康寧醫院集團上A股狩獵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康寧醫院活下去。
活下去,就是在繼續為改善精神病人的生存現狀而戰。
康寧醫院確實大大改善了中國精神病患者的醫療環境,康寧精神病院的精神科醫療服務,居全國民營醫院之首。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三等甲級民營精神病??漆t院,康寧醫院首創精神科“變關為管”在的管理理念,還被哈佛大學商學院案例庫收錄。此外,在民營精神科醫療機構里,康寧醫院品牌連鎖規模居全國第一。目前康寧醫院有分院30+,有醫療病床8000余張。
要這么多康寧精神病??漆t院有什么用?
《2019-2020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8歲至34歲青年是成人中最焦慮群體。
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將近25%,同時還存在低就診率和低診斷率2大問題。低診斷率,是精神科醫療人才缺乏,導致很多抑郁癥患者的識別率不到20%。低就診率,是精神病人病恥感強、不好意思看病。
溫州康寧醫院集團除了精神科醫療服務質量過硬,有沖鋒A股獵場的軟實力,還有入股市狩獵的硬實力,就是其民辦營利性??漆t院的身份。
放眼全球,只有營利性醫院具備上市資格,上市醫院還以??漆t院為主,因為??漆t院盈利能力比綜合醫院強。
二、沖刺前的不安之夜
康寧醫院的不安之夜來了,會持續多久?取決于其沖刺A股能否成功。
深入分析康寧醫院的發展潛力,和股市從核準制向注冊制轉型現狀,可以預見,相比上一次,這一次上市可能性大一點。
雖然醫院上市尤其是精神病院上市是小概率事件,但民營??漆t院未來上市比例將上升。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上市醫院集團都以??漆t院為主,在A股上市的第一家醫療機構愛爾眼科就是先例。
往里看康寧醫院,有3點上市優勢。
首先,康寧醫院作為??漆t院,一向深受資本青睞。
康寧醫院作為具備上市資格的營利性民營??漆t院,在上市交易過程中有一大好處,交易流程簡單,不涉及國資,無需招拍掛等流程。
此外退出途徑清晰,無論是轉手賣出還是上市退出。
其次,康寧醫院走向品牌連鎖化,為做大做強積極融資重組。
康寧醫院2011年開始陸續全額投資并成功開設了5所縣級精神病??漆t院,接著于2013年成功引進德福資本、鼎暉資本兩家投資機構共計2億元注資,為其布局擴張準備了充足的糧草彈藥,使其短時間內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精神病??漆t院連鎖機構之一。
第三,進入衍生產業,橫向外延、縱向整合繼續擴張康寧醫院集團版圖。
康寧醫院縱向整合涉足健康養老領域,創辦老年醫院,并進入互聯網醫院領域,加大對互聯網醫院應用的開發投入;橫向外延管理輸出等,對醫院集團做大做強有積極影響。
往外看康寧醫院上市的大環境,有1點上市利好。
2019年科創板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的資本市場迎來一次重大改革,我們要試點注冊制,對標美國納斯達克,開啟由核準制向注冊制的轉型嘗試。
試點注冊制,意味著我們的上市制度放寬了準入門檻。
由市場來檢驗申請上市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和可成長性,證監會和發審委則重點關注申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實、完整、準確,放寬了申請上市公司的準入門檻。
借此希望能留住最有活力、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在國內上市。
三、三次沖A,前途難料
第三次沖擊A股,如何讓上市不再手抖?不妨回到過去,看看康寧醫院上一次上市的阻撓是什么?目前的短板或者困難是什么?
從審核結果公告看,發行人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通過的5大主要問題里,說來說去還是錢的事不清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2016年發行人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涉及房地產開發業務,存疑點是其涉及的溫州國大房地產業務是否涉及住宅開發,是否存在風險。
此外,康寧醫院和大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交易,也是發審委不予通過的一大疑點。
表面上看,康寧醫院上市受阻的原因是投資住宅性房產、關聯交易有風險等,實際上還是因為窮。
康寧醫院雖然有高達10億元的營收,但凈利潤水平卻有待改善。
過去幾年,康寧醫院的利潤一直在5000-8000萬的區間波動,凈利率也從2014年17.27%下滑到2020年底的5.71%。
康寧醫院的自有醫院運營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較高,2021年上半年,康寧醫院自有醫院運營實現收入5.76億元,占收入比重92.55%;其他醫療相關業務占比不足5%。
可以看出,作為定點醫院,康寧醫院的收入結構中對醫保依賴嚴重。
另外,利潤增速放緩的原因,還有支出越來越多。
主要是藥品耗材和人員支出,2020年其藥品耗材成本占比 35.3%,人員支出占比34.3%。原材料價格的變化、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都會影響到公司的利潤情況。
第三,康寧醫院的銷售成本也逐年攀升,2015年為2.13億元,2020年增長到7.29億元,2021年上半年增加到4.54億元。
(圖源資本星球)
營收越來越多,成本也越來越大。
精神病院上市是“鯉魚躍龍門”,如果康寧醫院真能夠在A股上市成功,就算是創造了一個中國神話。
問題是一旦上市后,康寧醫院一方面是公益機構,另一方面是營收經濟體,如何平衡?
但無論如何,希望精神病第一股,能創造“A+H”雙股在手的中國神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