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營收均擴大100%,蔚來的未來怎么走?
單點競爭已過,體系競爭是未來。
文/路世明??編輯/大風
11月10日,國產電動車品牌蔚來發布了2021年三季度財報。
財報整體顯示,蔚來第三季度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凈虧損額超過8億元,環比還擴大了42.3%。
雖然營收和交付量雙雙同比上漲100%,但在支出費用上,也同比有100%的擴大,這也是蔚來虧損的重要原因。
財報顯示,蔚來第三季度整體營收98.05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6.6%。另外,該季度新車交付24439輛同比增長100.2%。同時,第三季度研發支出共計11.9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9%。以及,三季度蔚來銷售及管理費用為18.249億元,同比增長94.1%。
這四組100%增長的數據也“頗為有趣”。數據之下,也能看得出蔚來的長期打法并不在于對車型的單點建設,而是想做體系化的格局搭建。
當下,蔚來的銷售渠道、售后服務渠道、換電網絡已經伸展到全國的主要銷售市場。并且,今年5月6日蔚來已正式宣布了進入挪威市場,海外市場也是蔚來的重點布局。
【來源百度:蔚來挪威首家NIO House】
而在這個5G、物聯網的時代背景之下,新能源車企僅僅依靠交付量的提升,已不足以實現品牌整體的突破。真正核心的點在于,以技術驅動為前提,給用戶和市場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
從長遠來看,單點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體系競爭是車企的未來趨勢。
交付量之下的信任
首先來看第一組100%數據,蔚來第三季度總營收98.1億元,同比增長116.6%,環比增長16.1%,現金儲備達470億。
在這個產品真空期的一年里,把大量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研發以及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方面,蔚來還能有這樣的營收,一部分原因歸功于其持續穩健的發展風格。
當然,穩健是向上的重要基礎。這一點,在明年基于NT2.0技術平臺的新車型上或將得到驗證。同時,多位業內人士預計:屆時百億營收或只是起點。由此可見,這一年的穩健發展,讓更多的人對蔚來充滿了信心。
另外,蔚來仍有高達47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儲備,這對于接下來的“爆發”,又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而拋開營收,再來看第二組100%數據。
財報顯示,蔚來2021年第三季度汽車累計交付量為24439輛,其中ES8交付5418輛,ES6交付11271輛,EC6交付7750輛,同比增長100.2%,環比增長11.6%,前三季度累計交付66395輛,截至10月底,蔚來累計交付量達到145703輛。
【來源:蔚來官方】
蔚來三季度的交付量也再次向外界證明:蔚來一直在用心造車。
而從月度來看,雖然9月份蔚來單月銷量一度突破萬輛大關,但在10月份,蔚來僅交付3667輛,環比下降65.5%,這一成績引發外界討論。
但在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上,李斌首先就對此進行了解釋。他表示:從9月28日至10月15日,為進一步提升產能和為ET7等新產品導入做準備,蔚來按計劃對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進行了階段性升級改造。受此影響,10月總交付量為3667輛。
李斌還進一步表示:蔚來新增訂單持續增長,10月新增訂單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蔚來11月份的交付量肯定會強勢反彈。在訂單量增長和恢復生產的利好情況下,蔚來要完成給自己定下的23,500-25,500臺的四季度交付目標,意味著接下來平均每月要交付1萬臺以上,即便是9月已經完成了交付量過萬的任務,但這對蔚來來說仍然還有不小的壓力。
而在產能方面,除了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的產能提升與整體升級改造外,選址于合肥新橋智能汽車產業園區的蔚來第二生產基地,目前的建設工作也在按計劃展開,蔚來官方預計明年第三季度將投入使用。這樣的規劃,也為蔚來的產能提供了很大的保證。
在并不低的定價體系下,直觀的交付數據,以及10月訂單創歷史新高,在一定程度上,也窺見了市場對蔚來的信任。
600座換電站:體系化競爭的重要落子
作為第三組數據,蔚來第三季度的銷售及管理費用為18.249億元,同比增長94.1%,也接近了100%。這也是蔚來虧損的最大支出。
首先,李斌在電話會議上談到:“中國市場有非常多的新進入者,我們認為不管是在產品研發,包括銷售服務網絡、充換電網絡,現在都是投入的時期,所以2021年大家看到了我們投入的決心,2022年我們還會加大投入。我們認為基礎設施,比如銷售服務網絡、充換電網絡也是競爭力的一部分?!?/span>
【來源百度:蔚來CEO李斌】
其次,在財報中可以看到,目前在國內,蔚來已建成蔚來中心32家和蔚來空間285家,覆蓋城市132個;已建成蔚來服務中心43家,授權服務中心181家,總共覆蓋城市141個。
而在換電網絡方面,截至11月10日,蔚來在中國地區已建成換電站609座,超充站360座,2690根,目的地充電站560座,3155根。其中在2021年第三季度共建成換電站217座,超充站175座,766根,目的地充電站159座,882根。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609座換電站中,目前已有127座高速換電站。這也給蔚來在中秋發布的“五縱三橫四大都市圈”帶來了實質性的進展。
而就在過去不久的國慶假期中,新能源車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長時間排隊充電的新聞上了熱搜,龐大的新能源車數量與緊缺的快速補能設施之間的矛盾,成為了整個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中,蔚來是進行自建充換電補能網絡的“第一人”,換電作為蔚來補能服務體系NIO Power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充電來說,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是解決新能源車快速補能矛盾比較有效的方式,目前已經成為許多蔚來車主日常生活中更愿意選擇的補能方式。
【來源百度:蔚來換電站實拍】
高密度布局的換電網絡,保證了對用戶即時高效的服務。最大解決電動車車主痛點的同時,蔚來也將換電做到了行業領先的位置。
換電網絡作為費用翻倍的“答案”之一,更加清晰的體現出了蔚來在體系化競爭上的大力加注。
如今,新能源汽車銷量是重點之一,但未來的競爭點一定在于用戶的全程體驗。
注重研發,布局未來
蔚來的第四組100%增長數據正是來自研發,也是蔚來虧損的重要原因。
從財報中來看,蔚來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1.931億元,同比增長101.9%,環比增長35.0%。除股權激勵費用外的研發費用為10.95億,同比增長89.5%,環比36.7%。
【來源:蔚來官方】
同時,蔚來也在財報中表示:因新產品和技術研發費用的增加,以及研發人員的增加,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環比均增長。從第三季度開始,其研發費用會有顯著增加,整體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量產落地”效率將提升。
今年以來,蔚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其自動駕駛團隊增加至800人,預計2021年花費將達50億元。而在高研發投入之下,蔚來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9月,蔚來ET7在重慶風洞測試中心的試驗中,取得了0.208的超低風阻系數,這個成績位于全球量產車型第二名。
同月,蔚來又發布了75kWh三元鐵鋰電池包,通過創新地采用三元鋰與磷酸鐵鋰電芯混合排布的方式,并應用全新一代CTP技術,全球首創雙體系電量估算,累計擁有10+項專利及專利申請。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中用得最廣泛的兩種電池也是三元鋰與磷酸鐵鋰電池組。由于兩者差異性很大,三元電芯有著能量密度高,充放電密度高、低溫性能好的優勢,而磷酸鐵鋰電芯的成本低、更安全,理論上將兩種電芯放置一起,能夠均衡發展,如果串聯過程中有著耐熱性好的鐵鋰電芯,就算發生熱失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熱傳播。
而蔚來的75kWh三元鐵鋰電池包,低溫續航損失相比磷酸鐵鋰電池包降低25%,電量估算誤差與三元鋰電池包相當。
除了這兩項亮眼的技術,蔚來三季度主要的科研成果還有碳化硅電驅動系統、Aspen 3.0.0 車機系統等。
【來源:蔚來官方】
優秀的研發成果再一次刷新了市場對蔚來的認識,讓所有人明白了,蔚來不止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暖男,也是一個舍得投入的“技術男”。而且這個“技術男”不止要研發出新技術,還要將新技術用起來,實現“研發-量產落地”。
根據蔚來官方透露,明年蔚來將交付包括ET7在內的三款基于NT2.0技術平臺的新車型。屆時,伴隨著雙工廠時代的到來,帶有“新技術”的“新車型”不用再面臨產能問題,或將順利量產落地。
整體來看,在產品真空期的2021年,蔚來在用戶信任、體系布局及研發等方面持續投入,而穩扎穩打下的“基本盤”,也在向國際市場發展。
李斌稱:試駕過的挪威用戶,超過四分之一都會訂車,比中國的轉化率高很多。按照蔚來的計劃,除挪威外,蔚來明年將至少再進入 4 個歐洲國家,并提供基于 NT2.0 的新車。而且,李斌對于海外市場銷量抱有很大的期望,他希望海外市場在公司整體銷量的比例是50%。
這一比例,與特斯拉當前的銷量市場格局十分相似。
眼下,對新能源車企來講,單點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體系化競爭才是未來格局。而三季度的4組100%數據透露出的戰略布局告訴市場,蔚來已經悄然領先了一個身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