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子品牌孵化,石墨文檔能否進一步?
石墨辦公萬事俱備,只欠“破圈”。
來源/摩根頻道
12月的第一天,曾在2019年榮獲“最受歡迎的在線協作文檔”,并且于2020年被評選為,“有突出成績與業務增長顯著的ToB企業”之一的石墨文檔召開品牌發布會,正式發布面向企業組織的國產企業級云端Office——“石墨辦公”。
從2018年發布私有部署正式開啟ToB業務,4年即將過去,石墨文檔已經由最初純粹的在線文檔工具,成長為覆蓋多種功能的云端辦公軟件。不僅擁有超過7500萬注冊用戶、85萬家企業客戶的積累,更是覆蓋了30多個行業,服務超過20個大型集團客戶,在此基礎上推出ToB子品牌也順理成章。
只是,在文檔協作這一SaaS垂直行業細分市場中,不僅有傳統軟件廠商WPS“領跑”整個行業,類似于騰訊文檔、飛書、一起寫等產品也在嶄露頭角。而由于互聯網紅利退潮、C端市場增速降低,B端企業用戶的價值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態勢,ToB辦公已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強敵環伺之下,石墨文檔能否依靠石墨辦公的問世,在新一輪ToB戰場中拔得頭籌?
繼承傳統,以創新“破圈”
從發布會標題“一座兼容傳統與創新的數字化之橋”就能看出,石墨官方對石墨辦公“承上啟下”的期望,幾乎躍然紙上。
在石墨決心要從“小而美”向“大而美”轉變的過程中,原本的石墨文檔產品設計框架,已經很難滿足日益壯大的ToB業務。只有打造一個強大、可靠、專業的為企業設計和使用的軟件產品,才能更好地承載石墨“做世界級好產品”的未來規劃。
尤其是在2020年,石墨文檔先后完成了B+、B++兩輪融資。方廣、寬帶、Coatue Management等知名資本機構分別領投,以數千萬美元的投資,證明資本市場持續看好石墨集團未來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催促石墨文檔更進一步的壓力。
作為中國首款在線協同辦公產品,石墨文檔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定義整個行業的作用。不僅成為了很多用戶第一次接觸云端Office時的首選,同時也代表著“傳統”在線協同辦公產品的設計邏輯。
在這樣的積累下,想要有所創新,不免要考慮到如何最大限度保留用戶習慣,以及在原有基礎上,如何實現企業現存數據價值的最大化。
從發布會上可以看到,石墨辦公所采用的“創新”,未來將會集中于在線文檔、云Office、創新套件三個領域進行深度挖掘。而其中最關乎用戶體驗的,還是由石墨團隊潛心研發多年的“云Office”三件套,即傳統文檔、表格和幻燈片。
在企業員工的日常工作中,因文件格式、軟件版本差異等辦公軟件問題所導致的運轉低效,始終都是企業成本浪費的重中之重。根據統計,員工數量超過一萬的大企業,每年由辦公軟件引發的成本損耗,大都在上千萬元左右,而一旦發生信息泄露,企業損失將無可估量。
石墨辦公的云Office三件套,深度兼容了微軟Office和WPS這兩大主流文件格式,最大程度減輕了文件運輸過程中的意外情況發生。同時也從技術層面,支持并適配了海光、兆芯等 CPU,以及統信、麒麟等國產 Linux 操作系統,為多終端平臺的多人協同合作,打通了更為便捷和廣泛的渠道。
在目前同類的文檔協作競品中,石墨辦公已然憑借創新走在了第一梯隊。而憑借技術層面的優勢,石墨辦公也能夠及時改變消費受眾對石墨“小眾應用”的傳統刻板認知,以此“破圈”,從而為石墨打造一個新的商業生態邏輯。
畢竟對石墨的主要盈利模式而言,主要來自于ToC個人收費版,和針對ToB大企業的客戶私有化部署、SDK協同編輯等業務。只是,受國內版權環境影響,C端個人用戶付費欲望相對較低,個人收費版的營收轉化并不穩定,而逐漸成為主要盈利來源的B端收入,以及不斷增長的企業用戶數量,也在不斷提出更高的需求。
如今在擁有石墨辦公的ToB子品牌后,石墨已然將對未來的規劃盡數鋪開,而在等待“破圈”契機的同時,卻還有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字節跳動。
飛書逼近,石墨逃避還是迎戰?
在2017年獲得了字節跳動領投的7000萬元B輪投資后,石墨文檔一度被打上了“頭條系”的標簽,至今仍然被視作字節跳動ToB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其實,早在2016年字節跳動就開始嘗試,由協同辦公切入云端業務的ToB道路。比如先是在內部組建效率工程部門,打造飛書的前身,也即是名為“Lark”的辦公軟件,而后或投資或并購了石墨文檔、堅果云、朝夕日歷、幕布等專注于云端辦公的創業公司。
從天眼查的數據庫中能夠明顯看出,由字節跳動100%持股的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至今仍然持有石墨文檔20.58%的股份,是當之無愧的大股東。雖然字節跳動通過石墨文檔在文檔協作領域占領了不小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字節開始大力扶持飛書,定位存在沖突的石墨文檔,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略微尷尬的境地。
拋去企業經營方面的問題不談,石墨辦公想要擺脫“文檔”已有標簽和認知限制,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必然是要和飛書“劃清界限”的。
首先,作為協作與管理平臺,飛書的OA系統中一站式整合了包含即時通訊、遠程會議、飛書文檔等在內的辦公協作套件。盡管對比石墨辦公的核心業務功能,飛書文檔在深度和技術層面尚且有所欠缺,但有字節跳動的技術團隊支持,彌補這些缺陷也只是時間問題。
其次,飛書承載著字節跳動進軍B端市場的商業野心,和同樣瞄準ToB業務的石墨辦公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競爭關系。而且在2017年,飛書還只是專供字節跳動內部使用的時候,就已經驗證過了飛書文檔在內的整套辦公協作套件,對實際辦公效率的確能起到非常明顯的提升作用。
為了應對擁有字節跳動品牌作背書的飛書,石墨辦公也很有針對性地采取了許多應對措施。比如與好未來集團的自研IM深度合作,通過組織規模超10萬人的大型公司實際應用,以每天數萬員工辦公、組織效率的提升,來驗證自身的產品效用。
同時,為了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石墨辦公更加注重于鞏固自身特色,也即是石墨產品設計中最核心的“協同”理念,以及對內部多產品線套件互聯的創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發布會中提到的石墨應用表格。作為一款數據協同與項目管理工具,它打破了表格類產品單一視角的既定范式,轉而以項目階段、負責人等生成不同的看板視圖,從不同的維度展現項目進度,相比于傳統表格類產品,它可以節省將近10倍左右的時間。
從某種角度來看,在創新道路上不斷前行的石墨,不僅僅只是同類競品中最有希望站在巔峰的存在。對飛書而言,或許更是同樣在朝對方步步逼近的強大對手。
押注安全,機遇危機并存
從后疫情時代協同辦公領域表現出來的市場需求來看,未來的相關產品競爭,或許會集中于文檔協作、即時通訊、視頻會議這三大環節。大部分企業客戶,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和創業團隊,會更愿意購買兼具這些功能的一站式平臺。
但是相較于成本和效率,個別企業基于相對特殊的行業需求,會把信息的安全性、傳輸的準確性,以及應對突發情況時的災備技術,視為對辦公軟件的首要需求。
盡管如今絕大多數云端辦公軟件都在安全性上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特色,但石墨旗下產品以軍事級標準來設計的文檔安全控制體系,算得上段位極高的佼佼者。而且基于石墨對技術的積累和重視,在物理、系統、文件和數據安全上,有著許多獨有的內容保護機制。
此外,千萬用戶級別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毫秒級的實時協同速度,對于追求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和高擴展性的企業而言,繼承了石墨文檔優勢的石墨辦公,顯然有著極強的競爭力。
而且在石墨辦公的發布會上,石墨方面還透露了全新風控引擎即將推出的消息,不難看出石墨辦公持續深挖數據安全的決心。如果再加上國內首推的集團規模在線文檔本地部署,豐富的 API 和編輯器的 SDK,可以與企業云盤、OA 等內部系統深度集成,在同類競品中,幾乎已經占據了不敗之地。
只不過隨著疫情的常態化,遠程辦公場景也在不斷給協作辦公軟件提出更多的要求。部分同類產品,正在開始推動單一的文檔協作功能,向著多元化架構發展。
就比如近些年利用移動端優勢和騰訊產品矩陣扶持,不斷沖擊行業領先地位的騰訊文檔。至今為止,騰訊文檔已經打通了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相關產品,逐漸聚合文檔協作、即時通訊、視頻會議功能,未來或許還會添加更多的功能套件,拓展更具多元化的協作場景。
毫無疑問,類似于騰訊的互聯網巨頭持續入場,對石墨辦公的產品矩陣厚度也是一種考驗。石墨辦公想要更進一步,勢必要承受流量思維和渠道優勢的雙重壓力。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SaaS產品都在朝ToB方向挺近,企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成本會持續降低,對具有高深度、高服務價值的協同辦公軟件,也會有更高的付費傾向。即便石墨辦公已經有諸如華為云、福昕鯤鵬、統信等世界級的云廠商、頂級的分銷伙伴,也不能在日益激烈的ToB戰場中有所懈怠。
無論如何,石墨辦公的出現,讓資本市場對協同辦公賽道擁有了更多的信心,也讓我們對百家爭鳴的行業前景有了更深的期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