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虧損,百億私募正心谷遭痛批!保本贖回概率有多大?
業績能否贏回信任?
作者 | 付影?來源 | 獨角金融
2021年,在股市表現分化的行情下,這對一些私募大佬來說,也是異常艱難的歲月。
近日,百億私募上海正心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正心谷”)的投資者,向《科創板日報》公布的舉報信稱,“三百多億的產品給投資者造成百億元虧損”、“產品虧損超30%”、“虛假宣傳”、“風控缺失”等指控,一時間讓公司及其實控人林利軍飽受爭議。
去年正心谷新成立的個別產品業績出現虧損。截至2021年11月12日,成立不到一年的正心谷4只私募基金產品凈值為0.74,最大回撤超過25%,此后4只產品的收益情況再未做出披露。
正心谷熱衷持倉哪些個股,持股比例及收益如何,產品出現虧損后,這家百億私募機構又能否滿足投資者提出的“保底贖回”訴求呢?
正心谷遭投資人舉報,4只產品業績虧損25%
1月4日,《科創板日報》獲悉的一份材料顯示,投資人聯合實名舉報正心谷違規操作。
舉報信認為,作為“頂級”百億私募,正心谷私募基金產品2021年成立至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凈值已下跌到0.66,三百多億的產品給投資者造成了百億元虧損。
同時,投資人舉報中還提及了正心谷存在“虛假宣傳、誘導購買、缺乏溝通、風控缺失”等問題。正心谷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舉報中的部分內容系投資人自己的揣測。
正心谷對舉報信中提到的“風控缺失”表示“更是不存在”,并稱“近兩年來,公司一直按照公募制度建立了一整套風控體系”。
正心谷表示,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規范運作,非常理解投資者的短期情緒,會爭取用業績贏回信任。
拉長時間來看,2017年、2018年正心谷成立的多只基金實現凈值翻倍。然而,這并不能掩蓋投資人舉報虧損的尷尬。
去年一季度,正心谷發行多只二級股票產品,完成建倉后市場風格突然調整,導致其新產品收益表現不佳。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1年3月5日正心谷的4只產品凈值跌破1,分別為全意通寶(進取)-正心谷價值中國優選14號、全意通寶(進取)-正心谷價值中國優選16號、全意通寶(進取)-正心谷價值中國優選18號、全意通寶(進取)-正心谷價值中國優選19號。截至2021年11月12日,上述4只產品最新凈值均為0.74,累計收益為-25%。
截圖來源:私募排排網
正心谷創始人為林利軍,1973年出生,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碩士。他曾任上海證券交易所辦公室主任助理、上市部總監助理,曾任職于證監會創業板籌備工作組及上市監管部,還曾擔任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31歲創建匯添富,并打造為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2015年4月從匯添富離職后,兩個月期間便創立正心谷,此后一直深耕于一級市場。
2016年3月,林利軍擔任國際天食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19年9月末被調任為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2019年11月1日擔任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董事,5天后,被調任為非執行董事。
作為私募大佬,林利軍的野心并不止于此。2017年,浙江義烏市檀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檀真投資”)成立并完成登記,成為正心谷的二級投資平臺。此后正心谷規模也迅速擴張。并成長為百億級私募機構。
三季度熱衷化工股
隨著正心谷旗下私募基金產品的虧損,其持倉情況也浮出水面。
2021年三季度,正心谷新進了12只個股,并大舉加倉化工股,旗下私募基金產品成為云鋁股份(000807.SZ)、中泰化學(002092.SZ)、中鹽化工(600328.SH)等化工股的新進十大流通股東。
從持股比例看,正心谷通過四只產品總計持有云鋁股份約6693萬股,占公司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的2.38%,期末持有市值為9.92億元。
云鋁股份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2021年三季度在中泰化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正心谷成為新進股東且排名第8位,持股數為1293.76萬股,占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0.6%。
中泰化學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同時,旗下三只產品合計持有中鹽化工1939.42萬股,三季度末持股市值為4.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心谷新進化工股時,部分個股處于股價高位,之后跌跌不休。
以中泰化學為例,截至2021年9月30日收盤,中泰化學報收于13.4元/股。截至1月5日收盤,該只個股報收9.43元/股。
與中泰化學股價表現一致,同樣是在2021年三季度股價表現較好的云鋁股份,四季度維持下跌態勢并延續至今。
除化工股外,在生豬養殖板塊反彈時,引起了一些頭部私募的關注。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顯示,2021年10月,正心谷等多家私募機構調研了溫氏股份。
此外,作為生豬養殖業巨頭牧原股份,在投資者此次的舉報信中稱,其曾于2021年2月中旬各渠道產品開始運行時,高位接盤牧原股份。不過從牧原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看,正心谷并未出現在該名單中。
保底贖回概率有多大?
與2020年相比,2021年市場分化加劇,選擇一個好的賽道似乎沒那么容易。在震蕩調整下,以投資股票為主的私募基金產品持有者,虧損情況并不少見。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1年(截至2021年12月20日),86家披露業績的百億私募機構中,實現正收益的機構數量占比近8成,達68家。其中,沖積資產、正圓投資、上睿揚投資、玄元投資和鳴石投資收益居前,收益率分別為82.94%、67.25%、49.68%、43.55%和39.29%。
上述機構中也有個別私募產品收益表現不佳。其中,鳴石投資、睿揚投資以及玄元投資至少3只私募基金產品凈值跌破1。
截圖來源:私募排排網
目前,投資者的訴求是以某一時間段的凈值為退出依據,也就是保本退出。正心谷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這顯然不符合相關規定。2021年產品凈值出現較大回撤后,公司于2021年10月份停收了管理費,且林利軍也有高金額的跟投”。
設投資者保底退出訴求屬實,接下來其資金贖回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永華律師表示,一般理解,私募基金的保底條款是說管理人對投資者提出本金不受損失或者保證其獲得最低收益。這個約定本身有問題,依照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能向投資者作出保底承諾。但是如果做了承諾,法院對該承諾的效力需要認定。法院會綜合全案的情況,可能將投資認定為借款,從而認為保底條款有效。但是在多數情況下,保底條款被認定為無效。
投資者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實現保底贖回?張永華律師認為,保底贖回成功的概率取決于三種因素,一是合同有約定,約定被認定為有效,而且管理人有贖回的能力;第二種情況是,合同有約定,約定被認定為無效,但是管理人有贖回的意愿和能力;第三種情況是,無合同約定,但是管理人有贖回的意愿和能力。
你身邊有購買過正心谷產品的投資者嗎,收益如何?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