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導致了新能源汽車保費漲漲漲?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不過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畢竟有很多不同之處,想要讓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普及,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保險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12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12月27日,上海保交所正式上線新能源車險交易平臺,首批掛牌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產險等12家財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為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落地服務提供支持。
?
雖然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上線進一步明確了保險責任,很多過去互相扯皮的情況都明確了是否要理賠,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很多新能源汽車車主卻發現,保費也漲了,直呼還不如換燃油車。
?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在新能源汽車保險出現之前,購買了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往往只能購買和燃油車一樣的車險,這就導致會出現很多燃油車上不會出現的問題,如電池問題,這些問題保險公司往往拒絕理賠。
?
不過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問世后,這些問題正在迎刃而解。
?
例如,新能源車險的保障范圍、免責范圍擴大,如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出廠設備、自燃等均納入承保范圍,主險不包含電池衰減、外部電網故障帶來的損失等,同時還新增三項新能源車特有附加險。從保護權益來說,新能源專屬保險顯然更有利于車主維護利益。
?
然而,只是,這依舊需要完善,或者,要享受更便捷的服務,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
從網友在社交平臺的發言以及各大媒體的報道來看,新能源汽車確實存在保費普遍上漲的情況。
?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當前漲幅較大的是特斯拉、比亞迪、榮威等品牌的部分車型,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品牌的車型保費漲幅相對較小。
?
不過,保費是根據每個人每臺車的實際情況確定,因此,在大部分車主稱保費上漲的同時,也有小部分車主表示無明顯變化甚至略有下降。
?
與此同時,商業保險公司并非慈善機構,需要通過保險產品賺錢,因此理賠范圍擴大保費自然會上漲,但新能源車險漲幅較高的根本原因還是則是關于新能源汽車保險的產業鏈沒有完善,其理賠的成本高企,甚至包括新能源汽車市場本身函待進一步發展。
?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
新能源汽車車險保險過高與其賠付成本過高也有一定關系。
?
據申萬宏源研報,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賠付率普遍在85%以上,行業面臨較大承保虧損壓力,中小險企因定價能力較差,客戶篩選能力較弱,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超110%,頭部企業憑借在定價、客戶儲備、廠商合作等方面的優勢,基本保持盈虧平衡。
?
雖然保險公司難免會有個別賠本的保單或產品,但像新能源汽車保險這樣虧損的產品,肯定難以長期存在。因此,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即便在新能源汽車保險落地之前,有不少分析師或從業者都認為漲價難度不小,但長期難以盈利難以阻擋車險企業漲價的決心。
?
那么,新能源車為何賠付率這么高?
?
和傳統燃油車比,新能源汽車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動力來源。當前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指電動汽車,三電系統約占整車成本的60%,與燃油車大不相同,特別是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由于并非是傳統燃油車的零部件,這就導致一旦發生事故需要維修,基本上就要找4S店。
?
三電系統維修成本本就不低,4S店又占據維修優勢地位,特別是涉及電池受損的維修,維修價格往往較高,再加上當前電池技術被廠家高度封鎖,維修難度加大,導致維修費用進一步增加。
?
根據申萬宏源研報,新能源汽車的折舊率也要高于傳統燃油車,相對于燃油車每個月0.6%的折舊率,插電式混合動力與燃料電池車的折舊率為每月0.63%,純電動車的折舊率則隨價格的增長而降低,但最低也有每月0.68%的折舊率,10萬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折舊率更是達到每月0.82%。
?
電動車的折舊率之所以會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主要原因還是在電池上,新能源汽車電池損傷不可逆,衰減到一定程度只能替換,而價格越低的純電動車電池價格占比越高,因此折舊越高,保值率越低。
不幸的是,當前新能源車的常見事故很多都與電池有關,如常見的托底碰撞事故常常傷及電池,和傳統的燃油車相比,維修價格顯然更高,賠付價格也比燃油車高得多。
?
此外,一些特殊情況或個別車型也導致賠付成本過高。如保費上漲較高的特斯拉,因其采用全鋁一體式車身,碰撞后不易鈑金修復,一旦發生事故,就要一體更換,比起其他車,同樣的事故特斯拉需要賠付的要更多,再加上特斯拉的理賠率相對較高,因此在上線新能源汽車保險后,特斯拉的保費也上漲較多。
?
因此,據新浪科技報道,有網友表示,特斯拉理賠率和理賠金額太高,達到了1:1.4,相當于收一塊錢保費要賠出去1.4塊,所以特斯拉全系車型保費漲價。
?
保費上漲確實影響消費者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甚至有車主調侃,省下的油錢還不夠交保險費的。
?
2021年12月20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微博上表示,“每次聽車主向我抱怨充電樁安裝難問題,心情都很沉重。今年,威馬交付了4萬多臺車,但隨車配送的充電樁,卻有近2萬根送不出去。”
?
沈暉感慨的是當前中國雖然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增高,但在很多配套設施上卻連當前的電動車都滿足不了。
?
據央視財經報道,2021年1-10月,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250萬輛,同比增長1.8倍,全國新能源車累計已超過700萬輛。綠色出行的同時,充電排隊、充電樁安裝難等情況也頻頻出現。因為充電配套容量不足,有些小區已停止裝充電樁。
?
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1.2萬個居民小區中,有2700個是老舊小區,戶均停車位不足0.5個,也就是說,近40%的私人電動汽車車位根本不具備安裝充電樁的電容條件。
?
此外,與傳統燃油車不同,當前公共充電樁的覆蓋范圍還遠遠不及加油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也遠高于加油時間,在當前的充電樁供應條件下,很難滿足車主的充電需求,再加上天氣等因素,買臺新能源車光是充電就操碎了心。雖然不少新能源車企會送充電樁給車主,但即便是白送的,也因安裝不了而無法使用。
?
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上升,充電矛盾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換電模式再次被人們提及。充換電究竟孰優孰劣還難以得知,畢竟與新能源汽車電池相關的許多技術都還不夠成熟,政策也不完善,短時間內還將共存。
?
但和當前充電樁的充電效率相比,不考慮覆蓋面積的話,換電顯然更加方便一些。因此,不少車企也都先后嘗試換電。
?
不過,換電站雖然擁有充電效率高等優點,但相對于公共充電樁,換電站的投資成本也大得多,因此,在以往依靠車企自建換電站的情況下,充電站的建設進度非常緩慢,也面臨著和公共充電樁一樣的覆蓋問題。
?
同時,電池與燃油不同,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標準化很難保證,因此,即便保證了換電站的覆蓋范圍,也不一定能滿足新能源車主的換電需要。
?
因此,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只是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的一個表現,想要推廣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全面完善配套設施。
?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