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甄選為啥火?俞敏洪“應有此報”
看過了東方甄選的帶貨,再進別的直播間就看不下去了。
來源/花朵財經原創??
東方甄選為什么會大火特火?市場觀察家說,國人審美提高,知識經濟來襲,它填充了市場空白;互聯網圈說,它給已經退潮的網紅帶貨續了命、改變了靠嘴和臉來帶貨的現狀;網友們覺得,我買大米是因為我感動。
東方甄選確實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網紅帶貨那種電視購物一樣的畫風,為充斥著浮躁和物欲、低俗感官刺激的直播帶貨圈帶來了一股清流,很多網友甚至說,看過了東方甄選的帶貨,再進別的直播間就看不下去了。
諸如此類的分析和評價都頗有道理,但今天我想說一說,東方甄選能大火,其中根由究竟在哪里。
首先,是家國情懷。
現在很多年輕的網友也許已經不清楚新東方的來龍去脈,這個企業從創立開始,就承載了一代代學子的希望。如今的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強國,但新東方創立的1993年,我們國家還是典型的窮國,俞敏洪的創業發軔是英語教育,而他的合伙人徐小平做的是出國輔導,今天的我們很難感受到90年代那種向往出國的浪潮,而這種追求的背后,一是個人價值的實現,二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精神,新東方的學子中出了多少留學歸來的人才難以計數,這個量級是百萬、千萬計的。這并不是說每一個歸國學子都是詹天佑錢學森,肯定也有很多人留在國外不回來了。但無可否認的是,新東方的崛起和我們國家的崛起是同步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振的。
俞敏洪俞老師確實也經常念叨家國情懷,有人甚至覺得他愛演。不過我們看一個人不能看他說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俞敏洪和新東方三十年來一直在做教育,沒有去做房地產,沒有去搞網絡金融,沒炒虛擬貨幣,也沒有去搞娛樂泡女明星,而是一直在搞教育,從這方面來看,俞敏洪確實是有家國情懷的。一個曾經市值近3000億的企業,歷經了那么多賺錢的風口不動心,矢志不移搞教育,就連在破產的邊緣,也要把課桌椅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學校,這樣的企業和企業家確實是當得起一句“有家國精神”的。
然后,是創業精神。更準確地說,是守正創新。
創新和創業都不難,君不見前幾年一些商業大佬天天出來講這兩個詞,有的人甚至一時間成了全社會年輕人的導師和教父。
創新和創業不難,難的是守正創新,也就是一邊堅持做正確的事,一邊保持奮斗的精神。這兩點缺一不可,拿做教育來說,教育強國的初心稍微一改,隨時也可以去炒幣、就算不完全轉行,也可以去做十分鐘收費五千的高考咨詢,或者去幫富豪做移民。
僅僅不改初心,忘了奮斗也不行。60歲的俞敏洪面臨政策的暴擊、市值狂跌2000億、被迫裁員40000人,一生心血幾乎歸零的境地,有人勸他算了吧,新東方也算是生于輝煌死于輝煌,但老俞回答說,我覺得還不到時候。平平淡淡的回答,蘊藏著火山一樣的力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俞敏洪自己就是創業精神的代言人。
在這樣的影響下,許多新東方的老師們上課也總是傳輸昂揚的、奮斗的、努力改變現狀的這樣一種精神狀態,這和我們國家近幾十年來的氣質是相符的,往大一點說,和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的氣質也是相符的。這個氣質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人民網評論東方甄選的文章中,末尾用了一首打油詩,最后兩句是:知識帶貨非易事,守正創新方可長。
俞敏洪和新東方,這么多年來不是沒有過負面新聞,但從來沒有人說新東方作惡,也沒有人認為俞敏洪是搶老百姓飯碗的資本家,就連搞直播也不忘做教育的本心,所以俞敏洪和新東方確實也擔得起“守正創新”這四個字。
最后呢,是書生意氣,或者說讀書人的精神。
讀書人的氣質是遮掩不住的,就連做生意也一樣。各位也許還記得,2018年的新東方年會上,一首改編自網紅歌曲的歌舞爆火了一陣,“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干不過寫PPT的”,內容充滿了對領導和企業的吐槽。
沒有幾分讀書人的雅量,一般的企業恐怕是容不下這種員工的,解決不了問題大不了解決你嘛。但新東方可以容忍這種事。俞敏洪身上還一直帶有一種企業家里不太常見的質樸,有時甚至不過腦子地去講一些得罪人的話,江湖對他素有俞大嘴之稱,比如他說過女人愛錢會導致男人的墮落,當時是全國痛罵啊。就連新東方自家前陣子還在港交所發公告提醒投資者,老俞在老俞閑話發表的言論“未獲本公司授權,不代表公司觀點”。順便一提,這份公告的簽署人,正是俞敏洪自己。
讀書人的典型表現是,不管你喜不喜歡我的觀點,但我一定要發言。某種程度上,俞敏洪的大嘴特點不符合成功企業家的要求,得讓公關人士頭疼死。但俞敏洪的“大嘴”符合讀書人的特征,未必大眾不愛聽什么,我就要三緘其口不說什么。言論的對錯且不提,但這樣的人是很真實的,不是常見的那種時時處處都愛惜羽毛的所謂成功人士。
也許你看不出這樣的創始人特質對企業有什么裨益,聽起來好像只能起到反效果。但新東方的基因里如果缺乏這樣的浪漫和真實的特質,它就無法在三十年中取信于國人,而如果沒有“新東方是個不錯的企業”這樣的公眾認知,今天的東方甄選也無法取得這樣的成功,新東方的“人設”立住了,網友才不需要顧慮信任問題。
最后我想說一句,東方甄選大火而特火,俞敏洪和新東方“應有此報”。今天的東方甄選看似是命運偶然的饋贈,然而一切都出于三十年來種下的善因。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