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任澤平,只想紅 || 深度
喊著要轉型情感博主的任澤平,賣網課、賣書、賣會員,也掙了數百萬了,與恒大的1500萬年薪相差甚遠,但全網用戶過千萬的他,錢景肯定是有的。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陳欣苗
最近10天內,任澤平就上了2次熱搜。
一次,是6月26日與俞敏洪連線直播,他重提老東家許家印,說的仍是“自諫未被采納”這類舊話;另一次,是被曝在蘇州搖號搶房,微博上,“任澤平被曝在蘇州搖號買房”的話題,閱讀量就有5.3萬。
可兩次躥紅,都跟任澤平的頭銜“經濟學家”無直接聯系。
去年3月從恒大離職,“在恒大拿著1500萬元年薪卻毫無作為”的質疑,讓這位沉寂了近3年的經濟學家,重獲關注度。
而自此過后,任澤平似乎一發不可收拾,多次發表激進言論引燃輿論,變身直播達人賣課,還當起情感博主遞送雞湯文。
僅以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三個平臺計,訂閱用戶已過千萬,任澤平儼然成為經濟學者里的頭號大V。
他離大眾越來越近,但離經濟學研究者,似乎越來越遠了。
話題引爆者
任澤平擅長找到引爆大眾情緒的那根線:觀點鮮明直接、吸引眼球,有爭議性、能挑動大眾情緒的社會議題更佳。
最近被選中的是“新能源”與“房子”。
任澤平說,“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他堅定看多新能源產業,并稱新能源、數字經濟,是未來最有可能替代房地產,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
這論斷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
只是,贊同者寥寥,抨擊者眾多,比如,“任就是個大忽悠”、“地產被他坑慘了,又來坑新能源”、“消費型(汽車)投資取代不了資產型(房產)投資”等。
更多網友認為,任澤平的言論,蹭熱度、博眼球的成分更甚,“他就是想引起一個話題熱點”。
▲雪球社區網友的評價。
有趣的是,無冕財經研究員發現,任澤平的官方微博@任澤平關于《任澤平: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這條微博評論區,開啟了評論精選,清一色顯示“轉發微博”字樣。
類似的操作,還有今年初的“印鈔生娃”論,任澤平的社交賬號還因此被禁言了半個月。
1月10日,任澤平團隊在微信公號發布《解決低生育的辦法找到了——中國生育報告》稱,“建議盡快建立鼓勵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萬億,用10年社會多生5000萬孩子”、“一定要抓住75-85年這一代還能生的時間窗口”、“不要指望90后00后”,等等。
言辭激進,直擊“生娃”要害,喜提熱搜,輿論直接炸開鍋,網絡上對其缺乏常識、嘩眾取寵等指責不絕于耳。
澎湃新聞還發表社論指出,作為宏觀經濟研究者,任澤平提出這樣缺乏常識的公共建議,無疑使其專業性大打折扣,“只能說就是為了博取流量、有意為之了”,并呼吁“少一些‘任澤平式’的嘩眾取寵”。
面對質疑,任澤平也是無畏的。他回應稱,該建議是經過長年的研究探索和國際經驗比較得出來的,是經過科學論證的。
又或者說,他是享受的,他酷愛并需要話題引爆所帶來的關注度。
就在上個月22號,任澤平的公眾號炫了一波個人關注度,內容大概是他參與打造的一場“點燃希望”年中大秀,獲得了超多關注和贊。
▲圖片截自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
通篇都是各大傳播平臺的觀看量、瀏覽量,比如“全網曝光超1.5億,上百位大V推薦、全網相關報道上千篇”、登上微博、知乎熱搜,最后才羅列了自己的金句。
過不去的“恒大”坎
不僅是熱衷造新話題,任澤平還愛“炒冷飯”。
這“冷飯”,當然是他的前東家恒大了。6月26日晚,任澤平和俞敏洪連線直播,又聊到了恒大。
那晚的話題其實十分多元,涵蓋新東方、東方甄選、房地產、人生、創業、哲學,等等。但唯有跟恒大相關的,登上了各平臺的熱搜,并成為各媒體報道的重點。
關于恒大的那段經歷,任澤平早已寫過一篇《任澤平:諫言、真相與幾句心里話》來“正視聽”。
在這次直播中,他重申,2017年去恒大,不是為了那1500萬年薪,他去之前已是千萬年薪,去恒大主要是想看地產公司是怎么工作的。
他又強調,在恒大期間,關鍵的時候他做了內部預警和諫言,明確建議降負債降杠桿,并反對過度多元化,但沒被聽進去,“事后被驗證是正確”。
同時,他評價了許家印,稱其非常有企業家精神、冒險精神,不要輕易以“成王敗寇”來評論。
回到他自身,對于這段經歷,他不后悔,覺得自己缺少挫折教育,這一段對他來說是寶貴的財富。至于離開后忍不住發聲,是因為“有些人太過了,也太高看一個經濟學家對企業的決定性作用”。
單看內容,任澤平不過是將上述那篇回應里要表達的話又再挑著說了一遍,并無新內容。
若說上次辯白,是為了還自己一個公道,那這一次是為何?大概還是熱度吧,選擇的搭檔俞敏洪,也在近期以直播“翻身”爆火。
“澤平宏觀”微信公眾號評論區,關于這場直播,叫好聲不斷,“兩個偉大的思想家思維的碰撞,值得一讀”、“社會需要有良知的學者,有擔當的企業家”、“新時代的煮酒論英雄”。
看起來,任澤平也樂意借著熱度,傳播這樣的形象——無私、志向遠大、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學者。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用名利來衡量的,而是取決于對社會的貢獻,一個人擁有名氣或財富是社會賦予了你更多的信任和責任,以推動社會進步。”這是任澤平認為的作為學者的使命,這句話在他的多篇文章中反復出現。
類似“時代”、“夢想”、“感恩”、“責任”、“奮斗”這樣的詞,多次出現在他的文章中。
矛盾的是,既看淡名利,又緣何反復提及關于過往的是非呢?不該如任澤平自己所說,“功過是非交給時間和歷史”嗎?
情感博主背后的生意
也不止于當一個有熱度的經濟學者,任澤平,還當起了“知心大哥”。
“各位媒體朋友,不用問了,統一回復:已轉型情感博主,雞湯作家。拿走,隨喜。”4月15日,任澤平在微博上發文,這發生在他微博結束禁言后。
同時,不忘喊話另外幾位網紅經濟學家,一同加入情感博主之列,包括微博@吳曉波、@管清友、@劉潤、@秦朔。
他自稱“懂經濟學的情感博主”,要給專業理性的研究加一些溫暖。
從此,大家伙又多了一份任澤平式的雞湯投喂,“能走多遠,靠的是志向;能看多遠,靠的是胸懷”、“幸福就是找一個溫暖的人過一輩子”,這些情感文學,動輒幾萬的閱讀量,還不乏10萬+的,點贊數也近千。
看起來,大家對這位情感博主身份的認同,已絲毫不亞于其經濟學者的身份。
你還會發現,這些雞湯文,幾乎篇篇夾帶“私貨”——不是宣傳直播,就是賣課、賣VIP會員。
這不就是熟悉的知識付費領域嘛:直播引流,進而帶貨。
翻閱官方公眾號可發現,去年3月官宣離職恒大后,隔月,即4月份 ,任澤平澤則開始了直播業務,近半年來直播頻率愈發頻繁,最近一周就有3場直播,內容從經濟、股市、房市,跨度到創業、教育、哲學等等。
通過微信小程序“澤平宏觀企業店”可看到5個知識付費產品,價格從9元到2980元不等;銷量最高的為9元的“澤平宏觀嘗鮮版課程”,顯示4290人購買,價格2980元的“澤平宏觀年度VIP會員”,也有991人購買。
▲澤平宏觀企業店售賣的產品。
簡單計算,截至7月5日,5個知識付費產品總計銷售額,約是320萬元。
公眾號文章標題為“銷冠”,2個月內共計32條,內文即是《金融模式》這本書的相關內容,“京東、當當雙銷冠,持續霸榜”。
看起來,進軍知識付費領域的任澤平,頭開的似乎不錯。
有觀點認為,在這方面,任澤平可以參考的兩個大IP,是郎咸平與薛兆豐。
多年來,郎咸平通過電視節目與寫書、演講方式,成為賺錢能力數一數二的著名經濟學家;而薛兆豐,不僅開設付費課程,還參加綜藝節目《奇葩說》《最強大腦》《半熟戀人》,代言今典有機奶、百威啤酒、歐萊雅男士等品牌。
一頓操作下來,兩人都是“名利雙收”。
咦?名利雙收?這又有悖于任澤平所說,“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用名利來衡量的,而是取決于對社會的貢獻”。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就道出了這種矛盾。
他指出,任澤平是研究人員出身,更多的是一個“我口言我心”的知識分子,很難在目前的輿論環境下,完全去迎合需求和實現完全的委曲求全,因此會經常“出問題”,自然就會影響他的經營活動的連續性與可持續型,對于其進行知識付費型的創業是極其不利的。
這一次,任澤平,又會如何選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