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是否已挑起國產手機系統的大梁?
HarmonyOS是否已挑起國產手機系統的大梁?
來源/藍莓財經
?
“今天我們鴻蒙HarmonyOS 3.0來了。”7月27日晚間,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正式宣布HarmonyOS 3.0正式亮相。
此次版本更新釋放出了這樣的信號:HarmonyOS 3.0在底層開發結構上完全剔除了安卓開源代碼,完成與安卓系統切割。自出生就被“安卓套殼”之聲不絕于耳包圍的鴻蒙系統這次是否能真的摘掉帽子面對質疑了呢?
應勢而生的鴻蒙系統
因為ios自成一派,華為初誕生是搭載的就是安卓系統,但其驚天巨變、命運的分岔口出現在19年,谷歌切斷華為的安卓服務。禁令發出后,華為將只能使用安卓開源版本,無法獲取來自谷歌的專有app和服務。雖然谷歌并沒有停止華為使用安卓操作系統,安卓本身是開源的,華為可以繼續使用,但是之后可能無法提供更新,這些限制針對的是接下來華為新發布的手機。
總體來看,這一次谷歌出手限制的重點在服務、而非產品,離開谷歌服務、和谷歌服務器斷開后就無法進行更新。停止更新意味著容易有漏洞,容易遭受攻擊,還會遇到軟件兼容性問題,以及性能受到影響。
操作系統的整套邏輯運作是:系統可以很便宜,但是上面的軟件必須要按他的規則來,并且要在他的周圍做開發,這樣其本身的系統才能不斷壯大。向上控制開發者、向下控制硬件設備提供商,從而形成閉環。
為何華為被戲稱為“換殼安卓”卻又被安卓拒之門外?華為自誕生以后就在基于安卓系統做二次開發,產生了新的操作系統,而這個分支不再由谷歌把控,那么這些開發者就會脫離谷歌,參與到新的操作系統當中去進行開發。這個是對谷歌最致命的打擊。所以如果在華為采用新的操作系統后,谷歌只得重拳出擊,此前阿里欲研發操作系統和手機合作,就受到了谷歌阻止。
在這種情勢下,為求自保,華為不得不開始自主研發,最終在一年之后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
剪不斷理還亂的鴻蒙與安卓
一直到鴻蒙的橫空出現,操作系統已經經歷了四代:分別是Unix、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和鴻蒙/Fuchsia。
Fuchsia是由Google自主開發的基于Zircon微內核的開源系統,它可以運行在手機、電腦、智能家電等硬件產品上。
谷歌公司對Fuchsia的預期發展是讓它取代Android和 Chrome OS ,統一兩者成為一個操作系統。
和安卓相比,鴻蒙與安卓都是基于Linux開發,安卓是基于宏內核結構設計,而鴻蒙是基于微內核結構設計。鴻蒙本質也是操作系統軟件,跟安卓是同根同源,都來自國際上研發多年的Linux開源生態。
Linux很成功,是由業界共同按開源共享的原則發展出來的一個生態。但因為Linux 本質是面向開發者的平臺,操作起來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度,普通人使用起來比較困難,雖無法推廣使用。
可以說華為鴻蒙和安卓手機的根本就是一個Linux系統組成的生態。雖然不能說鴻蒙代碼是抄安卓的,但二者都是從Linux來的,鴻蒙和安卓的代碼很多就是從Linux源碼改的。操作系統代碼和體系有明顯的繼承和變革。小改叫分叉或者剪裁,大改底層就出新的體系。
理智看待,警惕捧殺
為什么很多人都說鴻蒙是AOSP套殼?
AOSP 是由谷歌主導的一個開源項目,通過AOSP可以編譯出一個比較純凈的,可以用于智能設備的操作系統。由于AOSP是開源的,一些第三方機構就可以以AOSP為基礎,做出自己的改進,并對不同機型適配,然后自己取一個名字。比如小米的MIUI、華為的EMUI、或者魅族的Flyme。
早在之前前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也承認了華為使用了AOSP的開源代碼,可以說鴻蒙與安卓的關系密不可分。
此番鴻蒙3.0的正式上線說完全剔除了安卓開源代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為了完成與安卓系統更為徹底的割席。
但只要是用開源的代碼拿來修改,以此為前提的建樹再多也不該宣稱擁有所有權,否則無異于“耍流氓”。只有深度開發,擁有一套自己的體系,才符合大眾心中對于“國產操作系統”的期待,才能有一天真正成為可以和iOS、安卓比肩的系統。
另一方面,安卓大量沉淀后的成熟的生態系統完全優于鴻蒙。而鴻蒙操作系統生態的建立需要很多第三方的軟硬件廠商支持,短時間內無法與安卓匹敵。
華為鴻蒙從誕生開始,就一直生活在聚光燈下,不少人士呼聲很高,拉踩ios和安卓等系統,屬實不必。
“走出去難”的華為鴻蒙
余承東表示,HarmonyOS是史上發展最快、也是覆蓋升級機型最多的操作系統。截至目前,搭載HarmonyOS 2.0的華為設備數突破3億,HarmonyOS Connect產品發貨量突破1.7億。
鴻蒙目前1.7億的裝機量,雖然也有很多第三方伙伴的設備(主要是智能家電),但其主體還是華為自己的設備,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華為自己的手機。鴻蒙系統之所以在短短幾個月內裝機量就突破1億,核心是華為存量手機的系統更新。也就是說,是“存量變現”。
遠觀海外市場,若想運行安卓替代品的手機甚至使用AOSP的手機效果都不佳。?所有這些手機操作系統替代品均因多種原因而失敗,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一個共同點:與谷歌競爭非常困難。按照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宣布的陳訴,谷歌在拉丁美洲搜索市場合占的份額已高出了90%,而必應,雅虎,百度和Yandex等競爭對手都構成了個位數。這個搜索市場份額幫助谷歌創建和控制了一系列應用程序,例如Chrome,Gmail,YouTube,Google Maps,Google Docs和許多其他流行的Web服務。
鴻蒙系統既要兼容安卓市場,又要擔心受到谷歌的制裁,屬實舉步維艱。華為現在面臨許多艱難的決定,這些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控制的。
例如芯片問題,如果公司沒有所需的芯片,則該軟件都不重要。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華為沒有表現出能夠克服的跡象。對于華為來說,ARM,英特爾和高通的情況要危險得多,但是即使沒有它們,要想與谷歌和微軟主導的操作系統競爭,對于一家以其在中國以外的硬件而不是軟件發展而聞名的公司來說,這似乎也是難以克服的挑戰。
華為很努力,成績也很斐然。但需要看到中國操作系統的突破,雖然華為很關鍵,但只有一個華為是不夠的。要等到越來越多的鴻蒙原生應用形成氣候,鴻蒙自然會蛻變成長。真正流行的操作系統,都有十萬級以上的各類程序,構成其堅實的護城河。全新的操作系統需要找到無可替代又能迅速擴張的市場,才可能成功突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