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給騰訊視頻發了個“年終獎”
“看在三體的面子上,給騰訊視頻充個VIP吧。”
來源|AI藍媒匯?作者|閆燁?編輯|魏曉
在三體人占領地球之前,《三體》率先在1月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1月12日,在經過一年多的跳票后,劇版《三體》終于官宣定檔于三天后的1月15日,播出平臺為CCTV、騰訊視頻和咪咕視頻。
消息一出,不少被先前動畫版中“手指有四個關節的羅輯”傷透心的觀眾重燃了希望。演員表中一眾的老戲骨、制作方靈河文化先前的作品成績以及多個投資方的資本注入,讓這部國內第一科幻IP的初次熒屏表現有了可以被期待的資格。
于是,網友們敲鑼打鼓地做起了“自來水”。
開播之前,超過300萬人在騰訊視頻上進行了預約,9.3萬人在豆瓣上標注“想看”,遠遠超過了同為科幻IP的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的4.5萬。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很多觀眾笑稱要提前買好零食,洗漱完畢,再“充個騰訊視頻VIP壓壓驚”。
“知道的明白是《三體》要播了,不知道的真以為是提前過年了。”有人吐槽道。
好在,就《三體》首周的表現來看,觀眾們的期待沒有落空。
盡管還未開豆瓣評分,但不難發現,不少嚴苛的豆瓣網友為《三體》打出了4-5星的成績,相關劇評已經達到了2.7萬條。其中,點贊量最高的幾條評論稱“這部劇終于做到了忠于原著,原著黨狂喜”、“只要全劇維持第一集這個水準,Netflix的不用看了”。
與之類似的,在微博上,#三體電視劇#話題閱讀達到9.8億,相關熱搜40+個,并且相關熱搜也難得的多為正向評價。
顯然,至少劇版《三體》的首周表現給了書粉、觀眾,以及騰訊視頻等一眾出品方一份大額的“年終獎”。
不斷收割流量的“三體效應”
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放在《三體》IP化上,“前浪”必然指的就是動畫版《三體》。
同樣是在片單發布會上作為重磅推出,同樣是經歷了不短時間的跳票,《三體》動畫版在B站播出后,卻因為“改編不佳”和“制作水平低”收獲了一眾罵聲與嘲諷。豆瓣顯示,超過12.7萬人為這部動畫版《三體》打出了4.5的低分。
或許正是因為有這部令人失望的改編沖鋒在前,再加上正值假期前后,才讓劇版《三體》占據了天時地利,在播出首周收獲了不錯的熱度與反響。
15日當晚,《三體》上線一小時后,就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突破2.5萬,成為騰訊視頻開播熱度最快破2萬劇集,打破了騰訊視頻劇集首日熱度值記錄。另據貓眼專業版顯示,上線四天《三體》占據劇集熱度榜第一,CCTV8黃金時段收視率最高達到1.24%。
當然,熱度所反映的除了人們對《三體》IP的期待之外,更多的還是對劇集本身的認可。
演員方面,于和偉、張魯一等實力演員加入,沒有流量明星的出演注定了資金能更多地分給制作本身。
劇情上,從開篇科學家楊冬默念著“物理學不存在了”,到不拘小節的史強、禁止史強在樓道抽煙的汪淼,甚至是背著史強小聲議論的軍官,劇版《三體》幾乎做到了逐字逐句地“照書拍”——而這也是書迷對《三體》IP改編的最大希望。
不過,也有部分觀眾認為,這樣的改編對沒有看過原著的人來說理解成本比較高,劇版《三體》更像是給特定圈層受眾的禮物。但兩方觀點的辯論始終難以決出雌雄,只是可以肯定的是,《三體》的IP效應也正在接著熱度起飛。
一方面,用戶紛紛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蹭劇版《三體》熱度,單18日一天B站就誕生了310個《三體》相關視頻。同時,貓眼專業版顯示,上線4天內,在抖音、微博上的相關營銷事件就有199個話題。
另一方面,《三體》原著也迎來了一波銷量高峰。在京東 讀書和微信讀書上,《三體》均在飆升榜和熱度榜的第一名,而當當網的淘寶店鋪則顯示,價值35.92元的《三體》三部曲銷量為2萬+,這勢必與《三體》IP的影視化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總之,“三體效應”證明了自身IP的真正實力,也讓手握IP的資本方看到了盈利的希望。
打造爆款+資本注入,騰訊視頻野心勃勃
以《三體》這種現象級IP作為年關的收尾,騰訊視頻無疑是幸運的那一個。
七麥數據顯示,1月13日以來,騰訊視頻在ios端下載量直線上升,在15日后付費用戶即充值VIP會員的數量越來越多,到18日達到最高的101.8萬美元,約合689.1萬人民幣。
一方是買單的用戶,另一方則是因著《三體》向騰訊視頻投資的廣告方。
以第一集為例。據AI藍媒匯觀察,非會員用戶在騰訊視頻上看《三體》在播放前需要觀看90-120秒不等的廣告,在劇集播放過程中同樣需要觀看2-3次長達30秒的廣告,同時在播出時左下角會有2次彈出的角標廣告。
按照有媒體報道的騰訊視頻半年前爆款劇《夢華錄》的報價來看,角標廣告依據城市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像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價格在3.5萬一集,廣州、深圳等城市價格在1.8萬,而15秒的廣告價值至少500萬。
如若之后《三體》成功加入爆款劇的行列,那它能在總共30集的時間里,為騰訊視頻帶來的廣告收入可想而知。
放眼整個2022,算上《三體》,騰訊視頻的這一年可謂頗具亮點。
從年初的《開端》,到年中的《夢華錄》,再到如今的《三體》,以及《余生請多指教》、《獵罪圖鑒》等熱播劇集,騰訊視頻在懸疑、刑偵、甜寵、女性、科幻等多種影視題材上進行嘗試,并嘗到了甜頭。
騰訊財報顯示,2021年付費會員數為1.24億人,直到2022年前兩個季度,付費會員數依舊穩定在1.24億人,而到了第三季度,付費會員數則降至1.22億人。
具體分析來看。《開端》、《夢華錄》、《獵罪圖鑒》、《余生請多指教》等熱播劇于2022年前兩個季度播出,熱播劇的推出穩定住了本就走下坡路的付費會員業務,而到了第三季度,由于少了爆款劇的加持,按照騰訊在財報中的解釋“由于內容排播延后”,再加上騰訊VIP的價格一路水漲船高,會員數自然有所下降。
不過,以《三體》目前的各項數據來看,《三體》擔起拉動騰訊視頻第一季度付費會員的重任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作為播出平臺,包括《夢華錄》、《三體》、《余生請多指教》在內幾部熱播劇騰訊視頻的企鵝影視作為出品方,從資本上就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或許,在打造爆款與資本注入的道路上摸索一年后,騰訊視頻終于找對了屬于自己的供銷模式。在2023年的鵝廠片單中,包括《慶余年2》、《玉骨遙》、《藏海花》等劇集即將上映,騰訊視頻將如何延續自己2022的態勢還需要被時間檢驗。
而就目前來看,《三體》也給雄心勃勃的騰訊視頻在2023年開了個好頭。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