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戌源這三年:35支職業球隊解散退出,中超大面積欠薪
2月14日,國家體育總局官網消息,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審查調查。
來源/時代周報
在中國足協官網上,有關陳戌源的最新近一則消息,是今年2月7日,中國足球協會關于“陳戌源接受采訪,給自己打9分”等虛假新聞的聲明。
△圖源:中國足協官網
至此,中國足協高層人員先后4人被查,除了陳戌源,還有前國足主帥李鐵、中國足協原秘書長劉奕,以及中國足協原常務副秘書長兼國管部部長陳永亮。
2019年,體育系統外的陳戌源空降成為足協主席,3年多過去了,中國足球成績并沒有顯著提升,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也未見成果。
代價是,中國職業聯賽35支球隊解散,包括4家中超俱樂部(天津天海、江蘇蘇寧、重慶兩江競技和青島黃海),而中超甚至不再是亞洲頂級足球聯賽,有部分球迷和球員稱其為“欠薪聯賽”。
曾打造中超冠軍
陳戌源出生于上海,1973年11月中學畢業后進入上海港務局(上港集團前身),成為一名碼頭工人,并于1997年7月獲得上海海運學院(今上海海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1988年,原本擔任港務局團委書記的陳戌源,轉任上海港寶山集裝箱裝卸公司經理,成為國企經營者。2005年6月,陳戌源開始擔任上港集團總裁,之后又升任董事長。
2013年,陳戌源主導上港集團收購了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即現在的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并在6年時間里,將上海海港從“升班馬”打造為中超冠軍。
此前的報道透露,除了工作之外,陳戌源最大的愛好就是足球,年輕時代他經常與好友相約,去上海東北角的江灣體育場看比賽。不僅愛看,他還愛踢,上海海港的業余足球氛圍濃烈,陳戌源一直是其間的活躍分子。
媒體也曾形容他“性格坦蕩、敢說敢為”,球場上頗有點拼命三郎的性格。
接手上海海港四年,陳戌源每次接受采訪都是直言不諱。
2015年,大批大牌外援登陸中超,陳戌源曾經公開表示上海海港的外援引進費用應該透明、公開。“有些外援的引進價格和國外比,的確是高了點,但并沒有像外界說的那么夸張…..中超和英超、西甲和德甲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這些球星過來總是要有所得。所以價格高一點可以理解。”
2017年針對本土球員身價虛高,陳戌源也多次表示:“內援身價虛高,與實際水平根本不相符合,本土球員根本不值這個價錢,與其花大價錢買人,不如給自己的青訓球員機會。”
2018年,部分俱樂部歸化球員成風,陳戌源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足球想要取得成功,還是要老老實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走太多的捷徑,捷徑帶來的勝利不會長久。”
2019年8月22日上午,在河北香河國家隊訓練基地召開的中國足協第十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陳戌源全票當選新一屆中國足協主席。
陳戌源是第一位非體育系統出身的足協主席,也是中國足協歷史上第一位專職主席。
公開喊話金元足球
在陳戌源上任后,中國足球進行了全方位的“大變革”,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限薪限投和中性名政策。
限薪限投,是對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球員單賽季薪酬等都有明確限額。
中國足協規定,從2021賽季開始,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至6億元人民幣;中超國內球員單賽季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全隊平均年薪最高不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而在外援方面,中超外援單季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86萬元),全隊外援總薪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953萬元)。
此外,從2021賽季開始,所有俱樂部必須將年度財務報表上交給中國足協。
至于中性名改革,中國足協規定,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使用與上述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相似或相近的漢字或詞組。在中性名改革的要求下,諸如廣州恒大淘寶這樣的昔日知名足球俱樂部,將名稱改為了“廣州隊”。
不僅如此,陳戌源還曾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發表講話,痛批中超投入過多。
陳戌源表示,金元足球是消極落后的情況,各家俱樂部、足球從業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均非常不滿意:“這些年來的高投入,似乎增加了職業聯賽的觀賞度,但從實際上來看,高投入并沒有提高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不僅如此,這反而違背了價值規律,嚴重傷害了中國足球的現在和未來。”
“對薪酬調控改革,有些俱樂部不要心存僥幸。不管哪家俱樂部,俱樂部牌子多大,執行處罰一視同仁,堅決不講情面,堅決不搞下不為例。過去中國足協有過執行不嚴,造成不好的影響。從現在開始,限投限薪,堅決不含糊。我就是不當主席,也絕不搞下不為例!”
陳戌源在會上說道,“打擊金元足球,事關貫徹《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案》宗旨,事關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向,事關各俱樂部健康可持續發展,事關全國人民大眾對中國足球發展的美好期盼。”
繁榮破滅
限薪限投并沒有讓中國足球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疫情的到來,更是將中超聯賽的繁榮一舉擊碎。
限薪政策實施后,中超聯賽不但從此告別卡拉斯科、佩萊這種來自頂級足球強國的世界級外援,也從此無緣艾哈邁多夫、金玟哉、金信煜等來自韓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亞洲頂尖外援。
同時,受疫情影響,中國國內及亞冠聯賽紛紛延期,中國足球關注度大幅度下降,限薪限投則讓本就捉襟見肘的職業聯賽更加缺少活力。
“2020年以后,很多俱樂部出現了經營上的困難,很多俱樂部已經不在高投入了,出現了大面積的欠薪,這些俱樂部包括廣州隊也在貶值。”昔日廣州恒大二隊主帥彭偉國在微博上感慨。
在陳戌源未上任的2018年,中超各隊分紅超過了1億元,但到了2022年,各隊分紅已不足1000萬元。陳戌源上任之初,中超還有15家合作機構,到2022年,中超合作機構只剩10家,流失了三分之一。
整個中國職業足球,已經有35家俱樂部宣布解散,昔日八冠王廣州隊也已經降級中甲。
陳戌源曾說,足球本身是公益產品,喊出了“公益聯賽”的理念。如今球迷們戲稱,中國足球都發不出工資了,“中超確實成為了公益聯賽”。
???記者丨馬 ? 歡???
編輯丨梁 ? 勵
值班丨向麗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