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紅牛引發7年紛爭!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產”風波后,十問泰國天絲
由一罐紅牛引發的7年商標之爭,如今再生波瀾。從短時間看,這場糾葛就跟它的商標——兩只互相角力的公牛一樣,結局并不明朗。
來源 |?深藍財經??撰文 | 鄭婷
由一罐紅牛引發的7年商標之爭,如今再生波瀾。從短時間看,這場糾葛就跟它的商標——兩只互相角力的公牛一樣,結局并不明朗。
“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產銷售”近日,多家媒體以此為主題刊發了相關文章,很快在輿論場炸開了口子,引得無數網友議論紛紛。
對此,中國紅牛緊急回應稱,生產銷售一切正常。4月25日,泰國天絲發布聲明,表示“‘五十年協議’不是華彬集團實施侵權行為的借口。”4月26日,中國紅牛再次回應,并且“十問泰國天絲”。
看來,這場各執己見的商標大戰,陣營雙方或許還要為此陷入曠日持久的纏斗中。
最新!中國紅牛十問泰國天絲
根據媒體報道,近日,泰國天絲收到的判決書顯示,2022年10月31日,吉林高院就泰國天絲針對中國紅牛旗下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侵害紅牛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做出一審判決:三家企業立即停止生產、銷售“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紅牛”字樣的企業名稱,同時連帶賠償原告泰國天絲3000萬元。
泰國天絲方面向媒體確認了上述信息,并表示,除了司法上的侵權認定,目前市場上包括京東、天貓、沃爾瑪等主流渠道都已經全面下架了侵權商品“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即華彬集團生產的紅牛產品。
隨后,華彬集團方面表示,吉林案是一案,是未生效判決,不具有既判力和執行力。同前案性質一樣,這是泰國天絲濫訴的結果。
就中國紅牛的回應而言,4月25日,泰國天絲又發布聲明稱:“‘五十年協議’不是華彬集團實施侵權行為的借口”。
中國紅牛4月26日再次發布回應,“十問泰國天絲”。
?
以下是回應全文:
1、泰國天絲在官宣中稱五十年協議不是華彬侵權的借口,請問這算不算是承認了簽署《五十年協議》一事?
2、既然官宣承認曾簽署《五十年協議》,那么此前泰國天絲在各級法院中反復稱沒有簽署過《五十年協議》,是不是故意欺騙司法機關,妨礙司法秩序?
3、中國紅牛在找到《五十年協議》原件和《購買斗牛商標的三方協議》原件后,依法申請再審;對于侵權一審判決,依法提起上訴。泰國天絲官宣中將我司上述依法申請再審和上訴的行為稱為對司法制度和法律權威的挑戰,那么在深圳前海法院對《五十年協議》已經判決真實、合法、有效的情況下,泰國天絲上訴及在上訴狀中仍罔顧事實、拒不承認簽署過該協議,是不是公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制度與法律權威的挑戰”?
4、中國紅牛成立前,泰國天絲在中國籍籍無名。正是基于《五十年協議》,中國紅牛投入大量廣告,讓中國人接受紅牛飲料,使紅牛成為馳名商標。如果沒有《五十年協議》,泰國天絲憑什么在中國獲取近百億的利益?
5、《五十年協議》約定:只有中國紅牛有權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泰國天絲不得自行或授權第三方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協議有效期五十年。現在,中國紅牛生產銷售紅牛飲料不足28年,泰國天絲就撕毀協議是不是公然違約行為?
6、我國商標法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注冊屬于惡意注冊,應當予以駁回。《五十年協議》約定泰國天絲在中國五十年內不得生產銷售紅牛飲料。那么,泰國天絲故意隱瞞《五十年協議》約定并在中國注冊紅牛商標,是不是騙取國家商標局的違法惡意注冊?
7、由于中國1994年1月就已存在第675058號斗牛圖注冊商標,中方國企股東購買斗牛商標所有權解決了紅牛商標的使用和注冊障礙。1996年初中國紅牛產品上市,泰國天絲包含斗牛圖的商標在1996年10月才獲得注冊。紅牛商標使用在前,泰國天絲注冊在后,何來侵權之說?
8、中國紅牛是由中方國企與泰方合資設立。《合資合同》約定:商標是合資公司的資產。如今,泰國天絲將商標注冊在自己名下,是不是公然侵吞包含國有資產在內的合資公司資產?
9、泰國天絲公然違反《五十年協議》約定,委托第三方向市場傾銷包裝相同、內容不同于國批紅牛飲料的產品,那么泰國天絲處心積慮發動商標戰的目的是不是惡意搶奪《五十年協議》保護下的中國紅牛獨家經營權、損害消費者利益?
10、1995年9月22日,國家衛生部批準了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生產“維生素功能飲料”,國企中食公司作為股東將此投資給合資公司使用,這是伴隨了中國消費者28年的真正的國批紅牛飲料。目前,泰國天絲推出的“安奈吉”(紅牛維生素牛磺酸飲料)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是貼牌產品,后者根本不是保健食品,卻冒用紅牛商標和包裝裝潢,與正宗紅牛相混淆,是不是公然欺騙中國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
7年商標爭奪戰
華彬集團所謂的“前案”,需要追溯到2016年。那一年,泰國天絲以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對華彬集團運營的多家公司提起訴訟。
自那以后,雙方不斷上演和王老吉與加多寶的“涼茶之爭”有些類似的紅牛之爭。孰對孰錯,難言定論。
經濟學家宋清輝曾就紅牛、涼茶之爭發表過看法,直言這是一種“商業檸檬心理”。他稱,“在諸多利益的裹挾之下,面對有出息的‘孩子’,相關企業一方雖無盡‘養育’之責,拋棄事實和道德軟約束,圖謀最大的利益。”
據了解,“合資公司的存續期到底是20年還是50年?”是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對峙的主要焦點。
按照泰國天絲的說法,雙方的合作期限為20年,中國紅牛的商標許可在2016年10月6日就已到期。對此,華彬集團則拿出一份四方合作協議書,稱中國紅牛享有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有效期限為50年(自1995年11月10日至2045年11月9日)。
?
面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法院方面也是難斷輸贏。
2018年北京高級法院審理認為,泰國天絲擁有“紅牛系列”商標。
然而在2022年底,中國紅牛卻聲明稱收到廣東省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該判決書認定“50年協議書”第一條有效,支持了中國紅牛的全部訴訟請求。
針對中國紅牛的聲明,泰國天絲后來給予駁斥并表示已啟動上訴程序。
就這樣,在如此頻繁的“你來我往”中,紅牛中國的命運仍然顯露著不確定性。
中國紅牛未披露2022年銷售狀況
都說商業戰場沒有絕對的贏家,實際在中、泰紅牛對峙的這7年間,我國的能量飲料市場早已風云突變。
東鵬特飲、樂虎等新興品牌強勢入局,前者憑借一句“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廣告語,迅速打開知名度,與中國紅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的那句“困了,累了,喝紅牛”有異曲同工之妙。
或許為了淡化紅牛商標糾紛對公司的影響,華彬集團也自2015年啟動了產品多元化戰略。2016年推出了自主品牌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企圖復刻紅牛在中國的成功。華彬集團還先后購入美國椰子水品牌唯他可可、兒童飲料果倍爽、挪威高級瓶裝水品牌VOSS的股份,在高端飲品市場展露鋒芒。
2019年12月,戰馬獲由新華網推出的“2019年度食品七星新銳獎。”同年10月,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被評為70年70企70人“中國杰出貢獻企業家”。
根據華彬集團披露的數據,2021年,中國紅牛訂單額鎖定218億元,交貨額221億元,同比增長4%。2022年,華彬集團未單獨披露紅牛產品銷售狀況,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沒有其他干擾,中國紅牛的銷售早就過了300億元”。
誠然,由一罐紅牛飲料引起的斗爭已經變得十分復雜,風波中,似乎雙方誰都不愿意邁出“化干戈為玉帛”的第一步,但要注意,市場千變萬化,機會稍縱即逝,沒有哪個巨頭能經得起過分折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