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極米直播開撕,格局小了
愛吃瓜的朋友,這段時間真的有福了。
來源:雷科技家電AIoT組?|?編輯:三明治?| 排版:KT
前有長城不計多年合作“友誼”,毅然決然地將比亞迪舉報上工信部;后有堅果投影的首席產品官(CPO)借著一則評測視頻的內容,直接向投影儀業內的“老大哥”——極米科技開炮。
行業老三向行業老大開炮,讓這波瀾不驚、略顯頹勢的投影市場難得掀起了一片水花。
當然,在堅果CPO炮轟極米的消息擴散后,極米方面也很快予以了回應。自此,兩邊廠商便開始圍繞著“公關手段”“技術細節”等一系列關鍵節點展開了激烈的隔空論戰,打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更有趣的是,在兩邊你來我往地進行了幾輪交鋒以后,昨天傍晚,最早爆出這件事情的@鳳凰網科技,居然把這次事件的參與者都給拉進了一場直播,讓整個事件驟然來到了最高潮的階段。
(圖源:新浪微博)
這瓜啊,是怎么吃都吃不完。
隔空喊話,直播對線
或許很難想象,但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是一個不知名UP主發布的視頻。
5月26日,嗶哩嗶哩UP主@是啊喲沒錯發布了一則采用不同光源的同擋位投影儀橫評視頻,選用了極米RS PRO 3(超級混光技術)與堅果N1 ultra(三色激光技術)、明基i780(汞燈光源技術)做對比。
盡管視頻內容還算翔實,UP主也沒有體現出明顯的傾向。但是在視頻的最后,UP主給出自己的結論:“極米的對比度、色準、HDR算法都非常的一般”。
(圖源:UP主@是啊呦沒錯)
或許就因為這樣一句話,頃刻之后,這則視頻成了堅果CPO的一封“討文”。堅果不僅借著這則視頻,強化了“技術為先”的品牌印象,還將極米針對堅果設計的一些公關計劃全盤托出,大有一副“新愁舊賬一起算”的意思。
(圖源:朋友圈截圖)
幾個小時后,作為當事方的極米,也加入了戰場。
他們直接發布了一則公告,公開表示:“嘴仗無益,眼見為實。極米將會自行搭建對比試驗間做測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蒞臨宜賓極米光電產業園實地體驗,歡迎大家通過極米官方微博與我們取得聯系。”
(圖源:極米微博)
“哇浪,現在廠商都能直接下場扯頭花了?”
不多說,看到堅果這條回應的同事老哥,表示自己連午覺都不想睡了,一心只想吃瓜。
誰曾想到,兩邊廠商只是淺淺交手一下,整場風波似乎當晚便歇停了下來。
更想不到的是,僅僅間隔一天,極米科技、堅果投影和這名UP主,便“收到了”來自鳳凰網科技的邀請,三方約定在鳳凰網科技直播間之巔一決雌雄,共同直播辯論此事。
(圖源:新浪微博@鳳凰網科技)
好家伙,擱這華山論劍呢?
作為先開炮的一方,堅果科技CPO Will選擇在辯論上采取主動。他先是提出了對極米發布會上拉踩行為的質疑,然后從技術角度詳細介紹了三色激光技術的特點、缺陷和優勢,并強調了該技術的領先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極米郭雪晴不但用「散斑色邊」回避了所有關于客觀技術指標的質疑,甚至還祭出了傳說中的最強話術,“說什么都是空的,消費者會用腳投票,極米科技的出貨量第一是事實。”
從直播的評論欄來看,當時的觀眾有不少人都對這樣的回應感到不滿,有的網友甚至表示:極米怕不是走進堅果精心策劃的局里了。
至于我嘛,emmm,感覺這樣的回應多少有點趙O的味道了。
至于最具火藥味的問題,“為何京東上存在多位收貨地址為極米科技的‘消費者’,在購買N1系列后退貨留差評”。
極米郭雪晴更是祭出了失傳已久的“甩鍋大法”,在聲明一切購買行為都是員工個人行為的同時,指出堅果這邊同樣存在類似的購買情況,在沒有做出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把問題又重新甩回給堅果Will。
誒,只能說在「打太極」這塊,極米公關確實是專業的。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認為極米是昨晚辯論里的「敗方」呢?
可惜,實際并非如此。從某種意義來說,堅果和極米都是昨晚那場辯論的「勝方」,堅果方面借此展現了自家產品負責人的技術性,極米方面也在自己能做到的范疇內完成了出色的公關水平,至于鳳凰網科技更是收獲了一場最高同接5W人的直播內容。
昨晚唯一的「敗方」,其實是那個引發了整個事件的不知名UP主。
作為一位新人UP主,這次辯論本應是一次讓他出彩的好機會。
但在整場直播的過程中,這名UP主展現出了極致的不耐心、較明確的傾向以及一種咄咄逼人的態度。當極米公關在「打太極」的時候,這位UP主更是言語尖銳地進行逼問,但卻被經驗老到的對方輕松化解,也因此給圍觀群眾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從事后的回應來看,比起事前恰飯,這位UP主更像是本來就脾氣比較暴躁,很容易便陷入了兩家廠商營造的對立情緒中。
只能希望這場辯論,不會給人留下什么心理陰影吧。
在整場辯論的背后,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最初“炮轟”后不久,在“堅果投影媒體官方群”中,堅果公關竟然主動@所有人,讓媒體老師轉載擴散,并配了參考文案....
第二天一早,為了增加這次事件的“火藥味”,堅果方面人員更是在群內接連放出數個“大瓜”,其中更是包含了一些極米水軍控制社媒評論的證據,明確希望各家媒體可以積極轉發,炒熱這次爭端。
不得不說,這里面最有意思的還是這張“極米科技退貨圖”。
(圖源:堅果投影官方群)
姑且不論圖片真偽,只看極米這種差評訂單還標上自家地址的操作,放在我們印象中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里面,還真有點蠢萌的。
誒,喜歡了。
至于極米這邊,雖然看起來不對付,但還是派出了自家的公關負責人來參與這次“直播對線”。
盡管沒有明確回答堅果方面的問題,但是這位公關負責人也沒有在辯論中否認三色投影存在的優點,甚至還在辯論結束前拋出了“我們鼓勵用戶將兩臺機子都買回去,七天無理由退貨,不滿意哪一臺退哪一臺。”的勁爆言論。
再考慮到昨天就是極米新品發售的日子,不管咋看,兩邊都不像是事先沒有商量過的。
只是這么一搞,我們這群觀眾不是純純成了小丑?
倒也不至于這樣說,對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說,生活早已被工作和重復的瑣事給整到麻木了。如果廠商們愿意表演,讓我們看看科技圈又有哪些新樂子,給生活增添些調劑也是很不錯的。
至于沒有成本的關注,當然是要多少給多少。
同行撕逼,沒有贏家?
靠“互撕”吸引關注,事實上并不罕見。
商場如戰場,在產品同質化無法避免的今天,公開“撕逼”無疑是贏得品牌曝光率、快速集聚人氣的營銷手段。
早在2015年,康佳和樂視曾經為了一款“超級電視”互相撕了十幾條微博,把整個行業的關注度都集中在了這兩家小廠身上。
(圖源:康佳)
2016年,豐田卡羅拉以“卡有‘擎’,逸無趣”為主題直指軒逸。軒逸也不甘示弱,當晚以“科技軒逸,實力打卡”為題,以150萬的車主數據進行了有力回擊。
后據中汽協統計,那個月份,豐田卡羅拉銷量突破3萬輛,同比增長62.3% ;積極應戰的新軒逸,銷量同比增長也高達30.3%,可謂是“互撕”案例的標準典范了。
(圖源:豐田卡羅拉、日產軒逸)
這些成功的案例,無疑給了堅果和極米以啟示。
要知道,今年投影儀市場遠不如去年同期。
根據洛圖科技發布的2023年3月《中國智能投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3月智能投影線上市場銷量為28.5萬臺,同比下降6.1%,環比下降1.9%。2022年3月,中國智能投影市場線上銷量為30.3萬臺,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24%。
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兩家頭部廠商希望用“互撕”來重新激活購買力,確實是很合理的解釋。
問題在于,“互撕”策略并非每次都會奏效的。
就像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格力和美的員工互相實名舉報對方技術造假的事件,關注度是吸引來了,但技術問題也都暴露了,關注度的上升反而讓負面影響擴大了,最后會對品牌的價值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但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方必然會為了挽留客戶,積極提高服務質量,改進產品技術問題,最終用戶也會受益。
正因如此,“互撕”永遠不會沒有贏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