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新能再獲20億獨立融資!南存輝已手握4家百億獨角獸
低調布局光伏十余載的南存輝,對上下游全產業鏈均有涉足。近一年內,“正泰系”拆分動作不斷,從硅料硅片到組件電站的一系列參股控股公司,在一級融資市場表現活躍,A股新產業巨頭已呼之欲出。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正泰系分拆融資又有新進展。
7月28日消息,正泰新能完成20億C輪投資,投后估值據稱來到130億,也是年內光伏賽道最大一筆融資。
自去年從正泰電器分拆,該組件子公司兩年已光速完成三輪外部融資,合計融資額達到57.5億,估值來到130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令市場猜測其IPO已近。
通過分拆光伏下游組件與電站,以及重金投資上游材料硅料與硅片的擬上市公司,南存輝的光伏帝國已逐漸成型——坐擁正泰電器、通潤裝備兩家上市公司,以及正泰新能、正泰安能、麗豪半導體、美科股份四家百億獨角獸,“正泰系”資本局正徐徐展開。
若上述公司IPO進展順利,在不久的將來,“正泰系”或成為覆蓋光伏上下游全產業鏈的A股新產業巨頭。
百億組件獨角獸
資料顯示,正泰新能此次C輪融資20億元。機構股東依舊豪華?;钴S在長三角的朝希資本仍是最大機構股東,正泰參股的越秀投資隱現其中,另有長江綠色產業基金、交銀投資、國壽股權、中金資本、中信建投資本、華登國際等參與。
其外部融資始于2015年。彼時,鋆昊資本作為領投方對正泰光伏板塊投資了10億元,占公司整體融資額比例近60%。
2016年,正泰集團旗下正泰電器收購正泰新能100%股權,即將光伏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同年,正泰新能上海廠區租約到期,選擇了長三角核心地帶不遠處——嘉興代管的縣級市海寧,并在海寧的尖山新區落戶。海寧也自此成為正泰新能背后重要投資方之一。
2022年4月,正泰電器公告表示,公司擬將光伏組件制造板塊業務整合至正泰新能后整體對外出售。在這筆交易中,正泰集團出讓了38%股權,引入了包括海寧財政局、三峽綠投、江蘇黃海金融控股集團等12家外部資方,交易對價22.5億元。
就置出組件業務的原因,正泰電器表示,是為了進一步聚焦公司核心光伏電站業務,增強公司盈利能力確定性?!皩Ρ裙镜蛪弘娖?、電站運營等其他主營業務,光伏組件制造毛利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分拆有利于推動不同業務均衡發展。
分拆一年余,正泰新能迅速完成兩輪融資,估值或已超百億。
在15億B輪融資中,鋆昊資本作為領投方,高瓴、中金資本、朝希資本、海寧尖山新區國資、溫州樂清國資等參與。自此,從上市公司分拆兩年不到,正泰新能已接連完成三輪外部融資,合計融資額達到57.5億,投后估值據稱達到130億。
據官網介紹,正泰新能目前專注于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與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持續推出ASTRO系列高效組件產品,聚焦大尺寸、單雙面系列,能滿足大型地面電站、工商業分布式電站、戶用電站等全場景使用需求。
正泰新能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06年,是國內最早進入光伏領域的民營企業之一。如今,公司業務已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浙江海寧、江蘇鹽城、甘肅酒泉、吉林松原、泰國等地布局了智能制造基地。
鑒于正泰新能業內前十的市占率,以及130億估值,市場人士認為其獨立上市概率較大。
四家擬上市公司
在融資上加速快跑的不止正泰新能。
除光伏電池、組件外,正泰集團正積極布局產業鏈上游,戰略參股硅片、硅料企業股權,規避上游擴產風險、保障供應鏈安全,具有“一體化”的野心。
今年6月4日,正泰電器發布公告,擬將子公司正泰安能分拆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完成后,正泰電器仍是正泰安能控股股東,后者財務數據依舊在表內。但經歷組件和電站業務的“二次剝離”后,正泰電器這一上市主體內將“再無光伏業務”。
據悉,正泰安能是正泰旗下戶用光伏業務承接主體,目前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戶用光伏能源運營服務商,市占率接近30%。去年正泰安能完成百億級營收的成績,營收利潤占到上市公司的近四成。
正泰電器表示,從業績提升角度,正泰安能的發展與創新將進一步提速,其業績的增長將同步反映到公司的整體業績中,進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穩健性。從經營角度,分拆后,正泰安能投融資能力及市場競爭力也能進一步增強。
2022年底,正泰安能啟動兩輪增資擴股,融資超37億元,投前估值均為280億元,較上一年猛漲5倍。
第二輪增資中,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擬出資10億元,完成后將持有正泰安能3.15%股權。意味著國內唯一一個環保領域國家級基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成為正泰安能二股東,僅次于正泰電器。
除了對組件和電站的分拆,南存輝還親自下場投資,參與了麗豪半導體和美科股份兩家獨角獸的上市前融資。
前者是來自青海的硅料黑馬,除了正泰的多輪重注,還獲得晶盛機電、愛旭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投資。后者則是江蘇硅片獨角獸,正泰新能科技是其前五大股東與第一大客戶,目前創業板IPO已獲深交所受理。
自此,南存輝已“坐擁”正泰新能、正泰安能、麗豪半導體、美科股份四家百億估值的獨角獸,且均有較高的獨立IPO預期,A股光伏版圖呼之欲出。
借殼通潤裝備
對于“體量尚小”的儲能業務,南存輝則采取“借殼+定增”的方式送上資本市場。
去年11月23日,正泰電器以10.2億元的現金對價收購通潤裝備1.07億股,約占29.99%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同時,正泰電器還將旗下實控的光伏逆變器及儲能業務資產“正泰電源”注入通潤裝備。
據悉,正泰電源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光伏逆變器的公司之一,2021年,正泰電源逆變器全球出貨量7GW,儲能大功率PCS全球出貨量位居全國第八。同年,集團光伏組件業務營收約占上市公司總營收的19.97%。
該資產于2016年被置入正泰電器,并于去年7月“剝離”出上市公司。彼時公告顯示,正泰集團出讓了38%股權,引入12家外部資方,交易對價22.5億元。
今年5月18日,正泰電器宣布,公司收購通潤裝備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意味著這起“借殼”交易塵埃落定。
7月26日晚間,通潤裝備迅速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17億元。其中,公司控股股東正泰電器將認購發行數量的29.99%。募得資金將用于投資18GW光伏、儲能逆變器擴產項目和5GWh儲能系統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具體將用于購置土地、改造與新建廠房,并購置生產設備、建設戶儲和商用儲能系統相關生產線。
也就是說,這起10億“分拆借殼”不過半年,正泰便以通潤裝備迅速開啟17億定增,投向逆變器擴產,融資節奏如火如荼。
通潤裝備表示,將加快向“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依靠控股股東正泰電器一體化優勢、以及技術同源、客戶資源相通的先發優勢,快速開啟新的業務增長點。
7月18日,通潤裝備還順勢發布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83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共計人授予限制性股票700萬股。
激勵計劃設定的業績指標為:公司2023年至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不低于21.50億元、40.00億元、54.00億元,或2023年至2025年凈利潤不低于0.30億元、1.80億元、2.20億元;2023年至2025年,新能源業務的營業收入不低于20.00億元、30.00億元、44.00億元。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