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入局,投了家膠原蛋白
LVMH集團跨界投資版圖再添一子。
作者 | 王濤? 編輯?|?吾人??來源?|?融中財經
LVMH,一個讓人耳熟能詳的奢侈品品牌,但鮮為人知的是,LVMH集團早已將自己的野心蔓延到投資領域內。
近日,創健醫療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超兩億元。本次融資由L Catterton基金和中信證券旗下里昂資本領投。創東方投資、銘豐資本跟投。據悉,本輪融資主要用于產業化推進、創新技術研發及海外市場擴展。
而L Catterton基金就是背靠LVMH集團的私募基金,擁有34年的投資歷史,目前被稱作全球最大的消費PE。從2012年第一次對華投資后,L Catterton先后投資丸美股份、喜茶、元氣森林等消費品企業。目前,在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爆火的當下,對創健醫療的這次投資是LVMH對該領域的首次落子,同時也是LVMH在華投資版圖的進一步擴張。
LVMH跨界搞投資
LVMH集團,通過不斷并購,最終成為集芬迪、迪奧、路易威登、紀梵希等多個品牌的奢侈品帝國。其掌門人阿諾特更是以此成為前世界首富。在奢侈品領域大成之后,逐漸將野心放在了奢侈品之外。
2016年,LVMH集團旗下的投資機構L Captial和美國私募投資公司Catterton合并組成L Catterton,主要針對世界范圍內的消費賽道進行投資。
其中,Catterton作為美國的老牌投資機構,早在1989年便已成立,由Frank Vest、美籍華人朱邁賢、前美國財政部長威廉姆斯共同執掌,起初重點關注飲料行業,隨著公司的成熟,逐漸將業務擴大到更廣的消費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是收購了OSI Restaurant Partners和Restoration Hardware。
1989年,LVMH集團就成為了Catterton的投資者。再到2001年,LVMH集團自己也成立了第一家投資機構L Captial,該機構由LVMH集團出資10%、其余資金來自歐美個人或機構投資者的私募基金。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當時的L Captial專注歐洲和亞洲市場并考慮向美國擴張,而深耕美國的Catterton也正醞釀向歐洲和亞洲市場擴張。在這一契機下,二者走上了合并的道路,并驚人地實現了1+1>2的結果,逐漸成為全球消費行業的投資捕手。
目前L Catterton共有9個投資平臺,在全球總管理資本規模達34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近2400億元)。
L Catterton專注于全球消費行業新的投資,包括美妝、食品飲料、寵物用品、醫療健康、科技消費、服裝等消費細分領域。而背靠著LVMH集團的巨蔭,L Catterton逐漸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私募基金。
根據官網資料顯示:L Catterton基金在全球的投資組合包括德國百年鞋履品牌Birkenstock、高端潮流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英國定制寵物鮮糧品牌Butternut Box、美國輕型露營車制造商Taxa Outdoors、可持續家紡產品制造和零售商Boll&Branch、丹麥時尚設計師品牌GANNI、意大利頂級自行車品牌Pinarello、意大利時尚品牌ETRO、美國定制化美妝個護品牌Function of Beauty、NFT虛擬形象制作公司Genies、智能家庭健身房Tonal、住宅服務平臺LTP、巴西領先的牙科診所特許經銷商Odonto Company等。
另外,除了L Catterton這家專注消費投資的基金之外,LVMH集團還成立了Luxury Ventures,一家針對奢侈品品牌投資的機構,投資領域涵蓋手表、香水、服裝、珠寶等。
打造完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帝國后,LVMH又想組建投資帝國。而L Catterton和Luxury Ventures都是承載LVMH集團投資野心的產物。區別在于一個專注于消費領域,另一個在奢侈品領域。
LVMH集團盯上中國市場
LVMH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中,本次的創健醫療僅是其商業版圖的冰山一角。
關于L Catterton基金與中國市場的緣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當時,尚未合并的L Capital 基金以 3 億元的價格購買中國本土化妝品公司丸美股份10%的股權。隨后L Capital利用 LVMH集團的資源與丸美展開深度合作,包括研發、銷售等。
隨后,丸美股份于 2019 年 7 月在上交所上市,L Capital正是其第二大股東。在上市一年后,L Capital就通過兩次減持丸美股份累計套現高達8億元。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的對華投資嘗到了甜頭,2021年開始,L Catterton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建立工作室,并開始加大后對華投資的力度。
2021年3月,在元氣森林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中,L Catterton基金與紅杉中國、華平投資成為領投機構。同年7月,融資金額同樣為5億美元的喜茶D輪融資中也出現了L Catterton的身影。還有在2022年及2023年兩大寵物品牌伯納天純和帕特諾爾的融資中,L Catterton皆是投資機構之一。
2022年10月31日,在國內消費賽道轉入寒冬之際。L Catterton高調宣布完成其首支人民幣基金的首次關賬,基金目標規模為20億元,并表示首次金額超出預期。與此同時,L Catterton官宣中文名—路威凱騰,并將路威凱騰人民幣基金一期落地于成都高新區。
?路威凱騰人民幣基金主管李晶表示:此次在中國成立我們的第一支人民幣基金,也代表我們將在未來為中國培育出更多能夠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品牌。
不管是頻繁的投資還是在華設立人民幣基金都可以看出L Catterton基金對中國市場的看重。而此次對創健醫療的投資,不僅是路威凱騰人民幣基金成立后第一次在重組膠原蛋白上的落子,同時也是LVMH集團在華投資的新擴張。
兩代人接力創業,創健醫療一年融資4億
此次被路威凱騰投下橄欖枝的創健醫療,其本身也是國內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內“黑馬”的存在。
創健醫療成立于2015年,至今已有8年的時間。但到2022年,創健醫療才初次于行業中聞名。
2022年8月10日,創健醫療完成約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領投機構為資悅基金,華立集團、杭州華方資本、鼎暉百孚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對創健醫療的投資是國際美妝巨頭資生堂旗下資悅基金對中國市場進行的首投。
據悉,資生堂是日本著名的化妝品牌,成立于1872年并于1981年進入中國市場。立足中國的四十余年的時間里,資生堂中國已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美妝公司。并在華運營26個品牌。到2017年,資生堂中國成為集團最大海外市場。
而資悅基金正是資生堂為進一步發掘中國市場的產物,也是資生堂在華設立的第一個專項投資基金,規模達十億元。2022年,資悅基金正式啟動,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國際美妝集團的專項投資基金。2022年8月份對創健醫療的A輪投資正是這筆基金在華的第一戰。
再到2023年9月,創健醫療收獲由路威凱騰和里昂資本領投的B輪融資,融資金額同為兩億元人民幣。
一年時間里融資4億元,領投方一個是國際化妝品巨頭公司,另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企業。或許,正是因為接連收到兩方大佬拋來的橄欖枝,這才使得一直不溫不火的創健醫療突然間備受資本市場追捧。但也不禁讓人好奇,這家僅8歲的年輕企業是如何被百年美妝巨頭和奢侈品帝國看中的呢?
關于創健醫療的成立,實則是兩代人的傳承結果。早在1986年,創健醫療創始人錢松父親錢福卿就涉足了醫療器械領域,并創造了創健醫療的前身—創生醫療。隨著不斷的發展,創生醫療逐漸成為中國骨科領域中的龍頭企業,并在2010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11年,以色列CollPlant首次成功開發出有效表達人體膠原蛋白的植物平臺。這給了錢氏父子開發重組膠原蛋白的靈感并于2013年,投資250萬美元入股CollPlant,開始研發重組膠原蛋白的道路。2013年下半年,全球骨科企業史塞克斥資59億港元收購創生醫療。這次并購結束后,錢氏父子開始放生創生,著手于再生領域的布局,并開始初步嘗試不依靠他國企業,自主研發重組膠原蛋白的道路,這也就導致創健醫療的成立。
從1986年的創生醫療到如今的創健醫療,錢氏父子走過了37年的創業道路。
成立8年時間,創健醫療已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獲得27項專利。就在近兩年,創健醫療的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擁有5項授權重組膠原蛋白核心序列專利,相關重組膠原蛋白核心功能區蛋白結構數據有6個被美國PDB蛋白質結構數據庫收錄,先后參與了國家「十三五」、「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多項省市級研發課題,是中國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的領跑者。
膠原蛋白成醫美新風口
隨著“容貌焦慮”在人們心中的不斷加深,顏值經濟瞬間興起。在此背景下,在美容上大放異彩的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受到資本與消費者的青睞。
在醫美領域,玻尿酸一直被譽為美容一哥的稱號。而近幾年興起的重組膠原蛋白卻隱隱有后來者居上的氣勢。根據專家的說法:重組膠原蛋白是采用DNA重組技術制備而成的,具有三螺旋結構,和占人體皮膚80%成分的膠原蛋白100%同源。因此在抗衰層面上更優于玻尿酸,未來有望挑戰玻尿酸在醫美界的地位。也正因此,重組膠原蛋白的市場規模在近幾年不斷擴大。
根據前瞻研究所的數據:2017-2021年,中國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從97億元一度攀升至28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1.15%,其中護膚美容的市場占比達到43%,并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1083億的市場規模。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國家也開始頒發關于重組膠原蛋白有關政策。包括2021年3月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導原則》頒布、2021年4月的《重組膠原蛋白類醫療產品分類界定原則》頒布、2022年8月的《重組膠原蛋白行業標準》落地實施等。
市場規模的擴大和相關法規的不斷完善,讓重組膠原蛋白進入了高速發展新時期,也讓頭部企業等紛紛入局。
2022年,巨子生物和錦波生物先后提交IPO上市申請,爭奪“膠原蛋白”第一股。
根據數據,錦波生物僅在今年上半年就實現營收 3.16 億元,同比暴增 105.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9 億元,同比暴增 177.66%。另一個吃到螃蟹的巨子生物,今年上半年,巨子生物實現營收 16.06 億元,同比增長 63.03%;歸母凈利潤為 6.67 億元,同比增長 52.53%;同期毛利率高達 84.14%。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家公司的財報數據中,毛利率都超過了80%。?
2022年4月15日,國內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以2.33億元收購北京益而康51%的股權,并宣布正式進軍重組膠原蛋白界。無獨有偶,同為醫美行業巨頭的愛美客也通過控股子公司北京原之美科技收購了沛奇隆 100% 股權,入局膠原蛋白領域。
同時,膠原蛋白賽道內的企業紛紛迎來了融資,金額從幾千萬元到幾億元不等。
成立于2021年的膠原蛋白新人未名拾光在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先后完成天使輪、Pre-A輪、A輪融資。由真格基金、嘉程資本、弘毅創投為主要投資者。今年的9月25日消息,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的領航者聚源生物完成B輪融資,由千驥資本領投、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贏創通跟投。
種種趨勢下,市場規模規模或將突破千億元的重組膠原蛋白市場已然成為醫美領域新風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