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涌現的零食娃娃機
夾零食機、娃娃機作為一種特殊的線下娛樂,已成為正在悄然崛起的碎片化消費市場的代表。
來源/靈獸? 作者/晴山?
1
“夾零食比夾娃娃更加讓人上頭。”近日,在北京南五環的商場、街頭出現了一些夾零食店,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傍晚時,位于北京大興區的一家夾零食店開始熱鬧起來。
這家夾零食店內擺放了數排娃娃機,娃娃機透明的柜子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零食,有果凍、泡面、薯片、飲料等等。
不少年輕人拉著購物籃,站在娃娃機前夾零食。“之前是2幣1局,現在漲到3幣1局了,在各種團購平臺上100元能買150個幣左右。”一位正在零食機前抓零食的王女士對《靈獸》表示。
“其實價格算下來還挺劃算的,我用了60個幣,夾到了一排娃哈哈乳酸飲料,還有3袋薯片。我夾到的東西其實不多,這些零食可能比在超市里買還貴,但在這里夾零食主要是體驗感,主打一個快樂。”王女士繼續說著。
《靈獸》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現,還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夾零食的快樂以及在夾零食店所獲得“戰績”。“當夾到零食的那一刻特別有成就感。”“夾零食主要是享受夾上來的快感和回本。”“看看這滿滿一大袋夾上來的零食,確實很開心。”
該夾零食店負責人對《靈獸》表示,“工作日人流量一般,周六日人會多一些,一般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消遣,再就是逛商場的年輕人進來的也比較多。”
據了解,今年線下半年以來,夾零食店開始涌現在北京的多個商場。
從電玩城到影城、商城,再到獨立門店……近年來,抓娃娃行業逐漸呈現新的運營模式,“娃娃兼顧夾零食機開店”似乎成為許多商家的財富密碼。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公布的報道,2018年,抓娃娃機結束“單點鋪設”的命運,開始以運營門店的方式開拓市場。
目前,娃娃機還衍生出了新模式,不僅可以抓娃娃,還可以抓取手辦、扭蛋、零食、盲盒、影視周邊等,且在在各地遍地開花。
例如,??在十堰萬達廣場,抓娃娃機是該商場內數量最多的娛樂設施。游樂城內有數臺抓娃娃機以及夾零食機,在萬達廣場有超過50臺。每到傍晚,店內人頭攢動,幾乎每臺抓娃娃機前都聚集了正在操作搖桿的消費者和旁觀的人群。
事實上,抓娃娃機并不是一個新事物。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抓娃娃機只是零散地存在于一些商場的角落,并未形成大的規模。如今,抓娃娃機門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各類商圈中心的黃金位置。
2
據《靈獸》了解,今年以來,在各地的商業綜合體內,都放置了數臺娃娃機。
一位加盟某品牌的抓娃娃機商家表示,“今年十堰抓娃娃機門店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已遍布各個場所,而且已經衍生出許多變體,櫥窗里放置的不僅有零食、娃娃,還有盲盒、口紅、飲料等。”
上述加盟商表示,加盟一家抓娃娃機品牌,費用在十幾萬元左右,包含具備掃碼付款功能的抓娃娃機、加盟費等。除加盟品牌外,獨立門店運營一般5000元左右即可購置一臺同樣的抓娃娃機,還有些抓娃娃機單臺的價格不到3000元。買上十臺二十臺機器,也會有更多的優惠。
一娃娃機廠商透露,從今年年初開始,娃娃機的訂單數量開始暴漲,許多廠家都有些供不應求。“現在兩三千塊錢就可以買一臺像樣的娃娃機。買上十臺二十臺機器,甚至花不了5萬元。”同時,商家可根據“需要”自行調整機器的抓取概率,已是行業內較為公開的“秘密”。一般會設置成15:1、20:1或者25:1的概率,即爪子放下15、20或25次,才會有一次抓力加強到牢牢夾住娃娃。
該供應商表示,大部分玩偶成本價在10元左右。假設以某抓娃娃店內“99元購買200個游戲幣”的套餐計算,若每抓一次花費2枚幣,即擁有100次抓取的機會。按照25:1的概率,滿打滿算可以抓到4個玩偶。一個玩偶成本按10元算,成本價共為40元,商家“凈賺”60元。若按每天100人的客流量粗略計算,商家可賺6000元,而一些白牌零食的盈利則更高一些。即便扣除成本,盈利也不低。
投錢少,利潤高,又沒有太大技術門檻,市場一下子“涌”進來很多人。
對此,行業人士對《靈獸》表示,抓娃娃機夾零食的商業模式,其實是一種新型的商業形態,將傳統的抓娃娃機與零食相結合,通過創新的方式,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的同時,可以以另一種方式轉換折扣零食行業目前的內卷。
該人士表示,從商業角度來看,這種模式有著一定的優勢。首先,抓娃娃機本身就具有娛樂性,能夠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而零食作為一種快消品,具有較高的利潤空間。將兩者結合,既能夠增加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又能夠提高商家的利潤水平。
其次,這種模式還具有創新性。傳統的抓娃娃機一般只能抓取玩具或禮品,而夾零食的抓娃娃機則是一種全新的嘗試。這種創新不僅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還能夠增加商家的品牌曝光度。
但不可不免的是,這種模式還有一定的風險性。首先,夾零食的抓娃娃機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包括設備購置、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等;其次,這種模式的競爭激烈,需要商家具備一定的品牌實力和運營能力。所以對于商家來說,需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競爭狀況、自身實力等因素。
3
市場一下子“涌”進來很多人,那么開娃娃機門店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北京南五環一商場內開業已經有一年的李先生稱,自己購置了20多臺抓娃娃機器,在暑期和國慶期間店內生意火熱,每天都有幾百人,流水近萬元,但熱鬧的場景也不是每天都有,單日的收入波動很大,平日里收益可能連節假日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營業額勉強夠保本。
“現在開店的也越來越多,接下來行業也只會越來越內卷,生意只會越來越難做。”李先生稱。
除了自己經營門店外,今年業內品牌加盟也比較火熱。
《靈獸》了解到,某娃娃機加盟品牌從2018年開始做娃娃機項目,前期鋪設以自營為主,近兩年招商加盟已擁有成熟體系。若在一線城市投資加盟娃娃機連鎖門店,預估總費用25萬元,包含10臺具備掃碼付款功能的定制娃娃機(單價約為8000元)、加盟費5萬元、裝修費用2萬元、娃娃原料費用2萬元、人工運營費1萬元等。
知情人士透露,門店開業后,娃娃機內的零食或者娃娃,是吸引消費者的關鍵,而娃娃機賺錢的最大秘訣在于概率是由商家控制的。
一般來說,商家會根據娃娃本身的價值進行概率設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般娃娃機在連鎖店能夠1年時間內回本。而在人流量大的黃金地段,利潤十分可觀。
近幾年,娃娃機從一個“偏門”行業變成“風口”行業,甚至成為一匹黑馬,赫然置于行業前端。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就像移動支付推動了共享單車一樣,它也成了娃娃機出現在人流聚集處的推手之一。
傳統經營抓娃娃機最麻煩的兩件事就是換幣和補貨,十分耗費人力。但在移動支付成熟后,二維碼很快被整合進系統,經營數據也可以通過后臺遠程監測,這讓抓娃娃機的經營成本再次降低,并且借助移動支付,簡化了支付流程,提高了使用效率和交易頻率。
夾零食機、娃娃機作為一種特殊的線下娛樂,已成為正在悄然崛起的碎片化消費市場的代表。
當然,這種火熱的情況會持續多久,還不好說,但從長時間看,卻很難成為一種獨立的商業業態。(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