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巨頭的難題
小紅書又傳出IPO上市的消息。
來源/尺度商業
2023年12月25日,有報道稱小紅書或明年下半年啟動香港IPO,今年已實現規?;?。
對此,小紅書相關負責人表示,暫無上市計劃,沒有更多消息透露。
小紅書,作為生活社交類平臺,以種草起家,聚集了大量生活消費品牌,一些美妝品牌出圈甚至上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紅書的種草。目前,小紅書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2021年底最后一輪融資估值達到投后200億美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1420億)。
不過,手握上億月活的小紅書,多年來陷入商業變現難題,尤其是對電商的實踐上舉棋不定。隨著這次IPO傳聞再起,小紅書是否破解了自身的盈利難題?
小紅書活躍用戶上億
小紅書是一個生活方式分享社區,由毛文超和瞿芳于2013年在上海創立,用戶可以通過分享圖片、短視頻等方式記錄生活點滴,基于各種興趣形成互動。
目前,小紅書覆蓋了時尚、護膚、彩妝、美食、旅行等多個領域。截至2022年年底,小紅書月活達到了2.6億,月活創作者2000萬,筆記日發布量達到300萬+。在小紅書每天活躍的用戶中,60%會在平臺進行主動搜索,日均搜索查詢量已經接近3億。
小紅書獨特的種草模式,讓內容種草筆記、生活搜索入口、經驗分享與口碑傳播等結合起來,在用戶“交易”之前,先一步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消費決策。
小紅書的模式顛覆了傳統電商平臺以硬廣、軟文以及品牌開路的經營策略,而受到企業主、品牌方的青睞。其中,比較的代表性的是依靠小紅書種草出圈的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僅僅四年,完美日記就成功上市。
有公開數據稱,今年在小紅書上投放廣告的品牌約8000多家,投放筆記數約17.5萬條,金額近10億。
除了各類消費品牌,小紅書身后還站著大量明星資本,比如阿里巴巴、騰訊、金沙江等,屬于真正的資本寵兒。
天眼查顯示:小紅書已獲得6輪融資。公開報道顯示:小紅書上一次融資是在2021年,小紅書獲得了來自阿里、騰訊等投資方共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約200億美元。
坐擁2億日活躍用戶、多達6輪融資,上市一直是小紅書繞不開的話題。
2021年,花旗集團TMT投資銀行部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楊若加入,小紅書的上市進程提速。楊若曾參與58同城、YY、中通快遞等多家公司上市的,被喻為是小紅書上市的“關鍵先生”。
2021年4月,媒體報道稱,小紅書計劃在年中赴美IPO,籌資約5億至10億美元。有知情人士甚至表示,該公司已秘密提交美國上市申請,小紅書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
不過,2021年7月媒體報道稱,小紅書將暫停在美國上市,外界猜測其緣由或與國內加大海外上市企業的數據監管有關。
今年4月底,據媒體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小紅書已秘密在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上市申請,計劃今年年中在美國掛牌上市,預期募資5億至10億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為其聯合承銷商。
2023年12月25日,小紅書再次傳出IPO的消息,具體時間為24年下半年啟動香港IPO,23年已實現規?;2贿^小紅書隨后否認了這一傳聞。
在外界看來,小紅書上市已是箭在弦上,只不過自身盈利問題才更值得關注。
小紅書的變現難題
小紅書最初的定位是打造一個 “內地版Instagram”的社交平臺。
長期以來,小紅書給外界的印象:佛系,這或與創始人團隊有很大關系。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一直在內容社區與商業化之間搖擺不定。
在今年小紅書10周年內部溝通會上,小紅書CEO毛文超指出小紅書未來方向的三個關鍵詞:發展第一、以人為本、小即是大?!靶〖t書如今已服務超過1億用戶,但小紅書仍希望運用技術和數據的力量,讓更多用戶能感受到生活之美?!?/span>
有外界看來,盡管小紅書意識到了商業化的必要性,但由于擔心過度商業化會影響用戶體驗和破壞社區氛圍,因此在變現路徑上一直較為謹慎。
在商業模式的探索上,小紅書主要通過廣告和電商兩條路徑來實現商業化變現,但隨著廣告市場的下滑、電商競爭的加劇,小紅書在這兩個領域的變現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2022年,小紅書的用戶規模翻番,但公司商業化營收只增長了20%,且營收中八成來自廣告,僅兩成來自電商。
在電商方面,早在2014年,小紅書上線自營電商平臺“福利社”,主要做跨境電商業務,銷售產品大多集中在美妝時尚類目;其后,小紅書又上線電商平臺“小綠洲”, 面向戶外賽道。
2021年,小紅書意識到過度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不是長久之計,取消了第三方電商平臺外鏈,擺脫外部資源,并將資源全部投入到自營業務上,推出“號店一體”機制,打通內容號和店鋪號降低了博主的開店門檻,從種草到鼓勵賣貨。
但2023年9月,小紅書發布致用戶信,稱“福利社”將于10月停止商品售賣,隨后關閉了店鋪。此前小紅書也關閉了“小綠洲”,全店暫停銷售并將商品下架。
至于為何下架?小紅書沒有披露。但從公開報道來看,經歷多年投入發展,“小綠洲”和“福利社”綜合下來在小紅書電商生態中的占比仍不足10%。
自營電商從創立到下架,反映了小紅書在商業化道路上的迷茫和困惑。有分析指出,小紅書沒有找到一個既符合自身文化和價值觀,又能帶來穩定收入和利潤的商業模式。
以當下炙手可熱的直播帶貨來看,早在2019年,小紅書切入到直播賽道,但經過幾年的探索,小紅書上沒有誕生像董宇輝、李佳琦、辛巴這類帶貨能力級別的主播。
小紅書的估值壓力
今年下半年,買手電商成為小紅書的關鍵詞。
2023年8月,小紅書以“買手時代已來”為主題召開電商伙伴周主題會談,稱買手、主理人等個體已成為小紅書電商生態的關鍵角色和重要組成部分,平臺將分別拿出500億流量扶持買手和商家。
雙十一期間,小紅書宣布將在雙十一期間投入百億流量扶持和億級補貼。
小紅書頻頻提出買手電商背后,主要寄希望“買手電商”破解商業困局。據小紅書COO柯南小紅書電商大會上透露,過去一年半時間,小紅書電商買手和主理人規模增長27倍,動銷商家數增長10倍,購買用戶數增長12倍。
除了電商,小紅書的另一大變現渠道主要是廣告,但隨著廣告越來越多,小紅書廣告變現的天花板也越來越近。
有品牌操盤手表示,在小紅書的廣告投放轉化率面臨走低,一是消費購買意愿度下降,二是平臺廣告越來越多,三是新用戶增速似乎在放緩。品牌與流量之間處在“僧多粥少”的局面。有品牌主減少在小紅書的信息流廣告投放,而是繞過平臺直接與 KOL、KOC 直接合作,但這會進一步減少平臺的廣告收益。
如何更高效率、更深度地把流量變現,以提高營收支撐起更高估值,是小紅書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年底的兩場營銷峰會上,小紅書頻頻提出種草的問題,喊出了 “小紅書種草,可全域拔草”的概念。
在業內人士看來,看著熱鬧的買手電商,雖然遠景可期,卻無法解其近日之渴。這也就是為什么,小紅書又回過頭來重提了種草的緣故。
小紅書在商業化道路上的舉棋不定,也讓其作為社區產品的商業化能力飽受質疑。2021年,小紅書最后一輪融資估值達到200億美元,但今年初在私募市場股份出售交易中,小紅書的估值據稱已降至100億美元至160億美元,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的擔心。
作為一個成立10年、DAU過億、但商業化路徑不夠清晰的社區產品,如何打通自身模式、創造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也是獲得投資者認可的關鍵。
對小紅書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