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禁燃令”或松綁?民爆概念股應聲大漲
春節漸至,圍繞煙花爆竹“禁燃令”松綁的聲音持續發酵。
來源/時代周報
春節漸至,圍繞煙花爆竹“禁燃令”松綁的聲音持續發酵。1月3日,深圳市應急管理局表示,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正組織各區各有關部門深入排查、梳理具備煙花爆竹儲存、經營和燃放條件的區域,研究深圳市在部分區域部分時段放開煙花爆竹銷售燃放的可行性。這意味著,此前“深圳不宜放開煙花爆竹的禁令”或將轉向。
2023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報告2023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備案審查報告公布多起典型案例,其中一案例涉及燃放煙花爆竹。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審查認為,大氣污染防治法、國務院制定的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對于銷售、燃放符合質量標準的煙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規定。關于全面禁售、禁燃的問題,認識上有分歧,實踐中也較難執行,應當按照上位法規定的精神予以修改。經溝通,制定機關已同意對相關規定盡快作出修改。
該案例發布后引發網友熱議,“煙花爆竹禁燃令該解綁嗎”等相關詞條先后登上熱搜榜。時代周報記者發現,除了正在研討中的深圳,山東東營、濱州兩地已經明確春節期間可以燃放煙花爆竹。
廣州也在近日糾正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將全域“一刀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修改為劃定禁止、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區域。
隨著“禁燃令”松綁,資本市場應聲大漲。2023年12月27日以來,民爆概念板塊表現亮眼,漲幅達5.04%。與之相對的是,煙花行業相關上市企業業績表現強勁,2023年前三季度,不少上市公司實現營收、利潤的雙增長。
民爆概念板塊大漲
隨著松綁煙花爆竹“禁燃令”的呼聲越發高漲,涉足煙花業務,或從事煙花燃放業務的多家上市公司連續漲停,民爆概念板塊持續走高。
Wind顯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煙花備案新聞發出后的第二天,即12月27日,“煙花第一股”ST熊貓(600599.SH)開市即一字板,截至1月4日的近6個交易日里,ST熊貓連續收獲5個漲停板,股票漲幅超過21%。
ST熊貓前身為瀏陽花炮,公司依靠煙花發跡,是國內唯一一家煙花上市公司,實控人趙偉平也因此被業界稱為“煙花大王”。但由于此前的“禁燃令”,ST熊貓一度以出口業為主,后布局金融業務。
2023年年初,ST熊貓重新回歸煙花業務。去年11月13日,ST熊貓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2023年,在改組后的董事會的領導下,公司已回歸煙花主業,重新開展內銷業務。
ST熊貓之外,煙花產業鏈生產商華爾泰(001217.SZ)、凱龍股份(002783.SZ)也在2023年12月28日競價漲停,保利聯合(002037.SZ)、高爭民爆(002827.SZ)、國泰集團(603977.SH)等民爆產業公司跟漲。其中,凱龍股份在12月28日后的5個交易日持續走高,連獲4個漲停板。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多次問及相關禁燃令松綁問題。針對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公司是否生產煙花爆竹”。華爾泰表示,公司硝酸產品可以用于制造煙花、爆竹的發色劑,公司硝酸下游客戶中有從事煙花、爆竹生產的企業。
凱龍股份回應表示,公司主營的民爆產品、硝酸銨及復合肥、礦業產品均不用于煙花爆竹生產。易普力(002096.SZ)稱,盡管煙花燃放與傳統炸藥爆炸反應都屬于化學反應,但是兩者在化學成份和在爆炸機理上有所不同,公司深耕民爆主業,聚焦民爆一體化業務,未開展煙花爆竹控制技術研究。
而針對投資者問及是否針對即將到來的春節行情布局煙花爆竹的生產?新余國科回復稱,公司目前沒有生產煙花爆竹,只是子公司國科特裝做煙花爆竹生產線信息化改造或自動化設備。
行業復蘇加快,“煙花第一股”卻持續萎靡
雖然煙花行業“禁燃令”在2023年年底才開始發酵,但去年開年該行業就已經在加速復蘇。Wind顯示,14家民爆用品相關上市公司中,9家企業復蘇態勢強勁,其中易普力、高爭民爆在去年前三季度的表現最為亮眼。
易普力在財報中稱,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2.85億元,同比增長47.58%;歸母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2.51%;扣非凈利潤4.70億元,同比增長36.36%。
易普力是以民爆一體化業務為核心,向工程服務市場延伸,主要為國內外重要能源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大型礦山工程等提供專業化、一體化的民用爆破服務和綠色化、數智化礦山施工總承包服務。
高爭民爆在財報中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37.95%;歸母凈利潤8307.12萬元,同比增長107.05%。財報顯示,高爭民爆主營業務為民爆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炸藥、工業雷管、工業導火索、 工業導爆索等,是西藏民爆倉儲建設布局最完善的民爆企業。
高爭民爆之外,保利聯合的盈利能力也有明顯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49.87億元,同比增加19.62%;歸母凈利潤7481.41萬元,同比增加162.32%;扣非凈利潤7348.43萬元,同比增加160.28%。保利聯合主要業務范圍為民爆器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爆破、配送、工程技術服務、設計及施工等一體化經營業務、生態產業運營管理業務。
雖然不少企業業績在復蘇,但“煙花第一股”ST熊貓的業績卻在加速萎縮。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1.94億元,同比下降28.59%;歸母凈利潤4474.24萬元,同比下降37.24%;扣非凈利潤3896.9萬元,同比下降45.96%。
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頓深入,及P2P網貸行業頻頻爆雷,轉型金融的ST熊貓從2018年起業績大受影響,連續兩年陷入虧損,2018年、2019年分別虧損5504萬元、9293萬元。2020年之后,公司業績雖然有所回升,但隨著2022年11月公司實控人趙偉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刑事拘留,ST熊貓業績再次急轉直下。
同時,公司股東章奕穎在2023年1月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圍繞公司的負面輿論不斷。彼時,ST熊貓決定回歸煙花主業。2023年1月30日,ST熊貓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資產及現金的方式出資4000萬元人民幣與瀏陽市樂瑞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投資設立熊貓煙花(集團)有限公司,全面開展煙花內銷及全產業鏈布局。
當下,煙花爆竹“禁燃令”的松綁信號進一步釋放,ST熊貓能否走出泥潭,外界高度關注。
記者丨歐陽倩倩
編輯丨宋? ?然
值班丨滿? ?滿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