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詐騙?已報案!達達集團迷霧背后|消費
2024年1月8日,京東集團披露一則公告,給旗下美股上市的子公司達達集團投資者一記驚雷。
撰文|蜜妹? 來源|閨蜜財經
公告披露,京東旗下的并表子公司達達宣布,其在常規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存疑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引起對達達2023年前三季度某些線上營銷服務收入以及經營支持成本的質疑。
達達董事會下的審計委員會決定開展獨立審查,并將由獨立專業顧問協助進行。?? ?
截至美東時間2024年1月8日收盤,達達美股單價當日下跌45.87%為1.705美元。
01
實際上,在1月8日,達達方面也披露了這一情況。如下圖公告,該司稱,其2023年前三季度分別約人民幣5億元的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收入以及人民幣5億元的運營和支持成本可能被夸大了。此外,在另行通知之前,不應再依賴公司此前提供的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入指引。
?
達達還稱,公司董事會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經審閱現有資料后,認為進行獨立審核以確定財務影響及可疑做法(如有)的范圍及根本原因(「獨立審核」)將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最佳利益。
審計委員會正在聘請并將得到獨立專業顧問的協助,包括一家不是公司審計師的法證會計師事務所和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其將根據適用的規則和法規的要求,適時提供有關獨立審查的最新信息。
對此,達達內部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該事件是達達在內部審計中主動發現的,可能因為有人涉嫌詐騙犯罪,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緊接著,花旗銀行發報告指出,該事件可能與上月達達管理層離任有部分關連,除了影響業務伙伙及用戶的信心外,未來業務增長前景亦不確定,因此將達達去年第四季及今明兩年的預測下調,目標價由6美元大削至1.8美元,評級由“買入”一舉降至“沽售”。
02
2023年的達達集團,可謂是經歷冰與火。
如花旗銀行報告里提到的,2023年底,達達已經有過一次人事大震蕩。12月19日該司披露,辛利軍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會主席及董事會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成員一職,接任者為單甦;陳兆明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首席財務官一職,接任者為茆俊。
更早的2023年7月末,達達集團聯合創始人兼CTO楊駿離任,公告稱,楊先生辭職是出于個人原因,與公司在業務、財務、會計或任何其他事務上,無任何分歧。? ?
目前,達達集團高管已經逐漸“京東”化。
董事、總裁為何輝劍,同時也是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同城業務負責人。何輝劍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至2014年就職于IBM任資深研發經理,2014年加入京東到家,歷任京東到家產研負責人、平臺運營負責人、總經理等多個崗位。
新上任的CFO茆俊則是北京語言大學畢業,曾在北京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十余年,2020年加入京東,歷任京東物流投資者關系部、經營分析部、京東集團預算與分析部等管理職位。
高管震蕩背后,2023年的達達集團,實際上還實現了階段性盈利。
? ??
2023年第二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達達集團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84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4億元。
遺憾的是,三季度,達達集團沒有延續這一趨勢,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達達集團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920萬元,低于市場預期,不過相比上年的2.7億元也有所縮窄。
2023年第三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為人民幣29億元,其中達達快送平臺營收11億元,同比增長29%;京東到家平臺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16%。
2023年前三季度,達達的總營收82.53億元,同比增23.42%;歸母凈利潤-6.75億元,同比增58.77%。
由此可以看到,這可能被跨大的5億元網上推廣服務收入,相當于達達去年前三季總營收的約6.1%,相當于其總營業成本的接近10%,不是個小數目。在母公司京東層面,分別相當于其前三季總收入的0.064%及成本的0.075%。
03
冰與火的另一面,是2023年達達集團在資本市場的價值大幅縮水。
如下圖所示,2023年初,達達集團美股單價最高還達到過15.59美元,但到了年末,這一價格已跌到3+美元的個位數。
此次股價跳水后,達達集團股價暴跌到1.7美元左右,距離其2020年上市時的16美元發行價,斬至腳踝。市值迅速縮水到4.47億美元。? ??
達達集團成立于2014年6月,旗下有達達快送和京東到家兩大核心業務平臺——達達快送是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采取眾包模式,京東到家則是本地即時零售平臺。
達達快送是早期的達達,創始人蒯佳祺畢業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此為其第三次創業。
2016年10月,彼時的達達與京東到家合并為達達-京東到家。2020年,雙輪驅動下的達達登陸美股,營收迅速躍升,但利潤一直不見漲——這也是其被外界詬病的主要原因。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此前有報道表示,2023年末達達集團的高管震蕩,和其三季度的利潤表現低于預期有關。? ?
虧損問題沒解決,但行業競爭卻更激烈。達達集團主場面臨諸多新老玩家沖擊,新洼地即時零售更是眾多巨頭環伺。在此關頭,公司內部又曝出如此巨額的可疑行為,也難怪股價會暴跌。
最終結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確證,達達這一仗不好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