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游的奧特曼,賣不動了?
80后、90后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曾是集卡大軍的主力。
來源|斑馬消費
那時候,吃小浣熊的干脆面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附贈的水滸卡。集齊一套,就可以引來同學們羨慕的眼光,成為自己學生時代的高光時刻之一。
當80后、90后長大成人,他們的孩子們,也開始了同樣的集卡大賽。只不過,集卡的目標,從水滸卡變成了奧特曼卡,商家們也更加地簡單粗暴,以前還是方便面搭售,現在更多的是直接銷售。
在10后學生中風靡的奧特曼卡,成就了一家奇特的公司,卡游。
70后浙江人李奇斌,中專畢業后成為一名公務員。90年代初,其父的箱包公司陷入破產邊緣,負債300多萬元。為了還債,李奇斌只好下海創業。
受當時熱銷的大大泡泡糖啟發,李奇斌以印刷業務切入集卡市場,2011年創立卡游,幾年之后開始向上游擴張,收購奧特曼、變形金剛、火影忍者、斗羅大陸、哈利波特等全球知名IP的運營權。
李奇斌透露,到2019年,卡游拿下了70%以上的國內外流行動漫IP;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構建了一個由44個IP組成的多元化IP矩陣;且已經開始推出原創IP卡游三國的相關產品,成為這個細分市場最具話語權的隱形霸主。
所以,卡游這家公司,集合了傳統玩具制造+IP運用+盲盒的概念,有實體業務,有熱門IP,也有產品天然的成癮性。
根據灼識咨詢的相關報告,作為集換式卡牌領域老大,卡游在泛娛樂產品及泛娛樂玩具行業排名第二,僅次于樂高,優于迪士尼、泡泡瑪特(09992.HK)等。
繼2022年拿下紅杉中國和騰訊控股的投資之后,今年1月26日,卡游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2021年-2022年,公司收入分別為22.98億元、41.3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8.1%、68.8%,這兩年的經營利潤分別達到9.32億元和18.03億元,規模增長及盈利能力相當驚人。
不過,因為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等原因,卡游2021年和2022年賬面凈利潤錄得虧損。
等到2023年,奧特曼集卡,好像突然就賣不動了。神話開始崩塌。
公司的核心產品,集卡式卡牌,2021年和2022年的銷量分別為12.71億份、22.86億份;到2023年前三季度,暴降至10.40億份,同比下降49.46%。
卡游的銷售重度依賴于經銷商渠道。從2021年底到2023年9月底,公司的經銷商數量從326家下降至230家。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9.52億元,同比下降46.56%,經營利潤4.82億元,同比下降73.39%。因為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變小,卡游去年1-9月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2.60億元。但從經調整業績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還是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除了短期消費市場的變動,卡游銷售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要歸因于業務本身。
產品形式單一、互動性差,導致商業模式缺乏深度。隨著玩具盲盒、數字集卡等產品的崛起,對實體集卡形成了替代。
下一代小學生,還會不會繼續追捧集卡這場游戲,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卡游曾經引以為傲的那些優勢,當行業走向下行的時候,便衍變為劣勢。產品形態老化,對IP的運營缺乏深度,生產和銷售模式過于傳統等等。這些,都導致公司缺乏想象空間。
于是,公司這幾年也在開展業務優化。在簡單粗暴的集卡業務之外,陸續拓展了人偶、徽章、貼紙、文具等其他產品類型,在泛娛樂文具行業排名第七。
同時,在傳統經銷渠道的基礎上,通過實體店、自助機、電商等形式,做大直營渠道。從2021年到2023年前三季度,直營渠道收入占比從0.8%提升至9.8%,經銷渠道占比從96.8%下降至81.2%。
卡游官網顯示,目前,公司已經在上海、北京、杭州、重慶等地擁有至少48家門店,分為旗艦店和中心店兩種。
以這些門店為依托,從2020年開始到目前,公司在超過100個城市舉辦了3000多場英雄對決活動。
當以IP、盲盒和新零售渠道為核心的泡泡瑪特,正在通過涉足樂園、影視等多元化業務,以及布局海外市場,開啟更大想象空間的時候,集卡市場小巨頭卡游,正在夢想著成為下一個泡泡瑪特,并對樂高、迪士尼等發起挑戰。
市場會給它這個機會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