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舍身”,國美金融能否“成仁”?
面對無力回天的國美零售,黃光裕不得不將他的復興大計押注到其他板塊。
近期有消息稱,黃光裕已全面接管國美的金融業務,擔任一把手,該業務主要負責人都將直接對其匯報。
據悉,國美自身的金融業務主要由盈美信科(原國美信科)和港股上市的國美金融科技(00628.HK)組成。相較重資產、強氪金的零售業務,投入少、來錢快的金融業務顯然更適合當下國美的境況,或也是黃光裕手里僅存的一顆有可能扭轉局勢的“棋子”。
只是,經過時代車輪的反復碾壓,國美金融早已今非昔比。昔日梟雄黃光裕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黃光裕歸來:
國美金融去“國美化”、業務瘦身
國美金融業務起步于黃光裕跌倒5年后的2014年,由黃光裕的妻子杜鵑、黃光裕的妹妹黃秀虹以及一幫國美老臣統籌布局,逐步勾勒、描摹雛形。
至今,國美金融持有小貸、融資租賃、保理、基金代銷、保險經紀等多張金融牌照,已構建了包括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企業產融、支付業務、金融科技等在內的收入體系。
黃光裕歸來后,其對金融業務的操盤,最醒目的動作便是“去國美化”。先是在2022年10月將國美信科的控股股東由國美控股變更為鵬潤投資100%持股;后又于2023年2月將“國美信科”正式更名為“盈美信科”,旗下最核心的信貸產品國美易卡也在同年6月升級為“美易借錢”。
股權穿透后,鵬潤投資的實控人正是黃光裕。換言之,黃老板把現金收入業務剝離國美裝到了自己的口袋里。這在國美零售負債累累,官司纏身的局面下,不失為隔離風險的明智之舉。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22年末,盈美信科普惠信貸規模1000億以上,注冊用戶超過4500萬;同期,作為移動端的根基,美易借錢注冊用戶超過4000萬,月活用戶300萬,授信人數1000萬以上,曾有報道稱其在貸規模約80億。
從業務種類來看,如今的美易借錢儼然清減了很多,App里只剩下助貸和超級會員,分期商城、貸款超市、信用卡等其余各項服務均已了無蹤跡。
▲圖源:美易借錢
目前,美易借錢主要以助貸角色,為國美小貸、哈銀消費金融、新網銀行、浙商銀行、億聯銀行、西安銀行、藍海銀行、億聯銀行-時X分期、金美信消金-融優貸等資金方導流,年化利率(單利)上限為23.99%,而此前一度接近36%。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美信科的官網,美易借錢貸款的年化利率仍然顯示為單利7.2%-35.75%,利率上限遠高于國家規定的24%。
▲圖源:盈美信科官網
助貸業務之外,“超級會員”是美易借錢的另外一項流量變現來源。用戶開通會員后,可以享受優先放款、雙倍提額、生活特權、利率優惠等14項權利。
而國美金融的另一只手——主營商業保理和融資租賃業務的國美金融科技,發展也難言樂觀,股價常年位列“仙班”。
財報顯示,2023上半年,國美金融科技實現營收3955.7萬元,實現凈虧損223萬元;2020-2022年,國美金融科技的營收分別為0.87億元、0.77億元、0.8億元,整體呈下降趨勢,歸母凈利潤由盈轉虧,分別為0.14億元、-1.28億元、-0.06億元。
黃光裕掌舵,
國美金融能否重振?
2020年6月底,51歲的黃光裕走出了監獄的大門。出獄后,曾蟬聯3屆中國首富的他宣稱“18個月內恢復國美原有市場地位”。
不過,滄海桑田的市場給了黃光裕當頭一棒。2020年-2022年,國美零售的營收從441.2億元驟降至174.4億元,歸母凈利潤從虧損69.94億元擴大至虧損199.6億元,三年累虧300多億元。
2023年上半年,國美零售僅實現收入4.15億元,同比下降了96.57%;歸屬于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為35.39億元,同比擴大了19.33%;負債總額為373.13億元,已逾期債務約163億元。
截至目前,國美電器累計被執行超23億元。2023年12月27日,國美零售發布結算部分未償還債券公告,將以轉讓十分到家21.65%股權的方式與京東置換1.05億元債務,并以債轉股的形式償還京東1.45億元債務。
另據互金紅榜觀察,盈美信科正計劃轉讓23億不良資產包,借款人戶數總計545696戶,戶均3853元,平均逾期時間3年。參考類似情況的消金公司,其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價格大致在5%-8%,保守按照5%估算,盈美信科或能拿到1億元現金流。
“賣賣賣”的減持、收縮、償債,只是近些年國美現狀的管中一斑。
面對危如累卵的商業帝國,黃光裕能拿得出手的籌碼確實不多,大概率也就只剩金融這粒還勉強能良性運作的“火種”了。
事實上,國美金融的起點并不低,曾與騰訊、陸金所等巨頭并席而坐,成為被央行約談的13家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臺企業之一。
但時過境遷,國美金融不僅體量掉尾,還面臨內外部多重壓力。
一方面,國美金融的發跡有順勢而為的原因,更有當初國美零售的信用背書,以及天然消費場景、龐大用戶基數等便利條件的加持,而這兩個基礎現在幾乎都不存在了。
據柒財經了解,國美總部大廈于去年底就人去樓空,零售業務全線停擺,其曾豪言的“線上、線下、物流、供應鏈、大數據&云六位一體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也成過去式。
這意味著,國美金融業務的底層優勢被嚴重削弱,后續無論是獲客拉新,還是留存轉化,都要承擔更重的成本壓力,使做大的概率大大降低,且因為整個國美集團的信譽問題,進而影響國美金融業務的用戶心智和口碑。
另一方面,國美金融雖然牌照齊全,涉及房抵貸、汽車金融、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等眾多業務,但各平臺如“一盤散沙”,相互間割裂,缺乏全局觀,甚至還會左右互搏,進行“一加一小于二”的資源內耗。
此番黃光裕全權掌舵前,國美金融的兵權分落在杜鵑和黃秀虹二人手中,姑嫂間的微妙關系本身讓業務的平衡和協同極具挑戰性。
曾有知情人士透露,國美金融業務分散在國美系不同的公司中,內部盤根錯節,卻缺乏相應的溝通和共享機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活水、可循環的金融體系,反而使整體效能大打折扣。
種種掣肘和限制,即便黃光裕徹底“舍身”,國美金融的“成仁”之路也絕非坦途。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