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瘦:均衡飲食不僅對身體好,還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科學研究不斷證實,飲食不僅事關口腹之欲,更是我們身體健康的基石。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科學研究不斷證實,飲食不僅事關口腹之欲,更是我們身體健康的基石。最近來自英國華威大學、中國復旦大學的科研人員在Nature mental health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飲食與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間也存在密切聯系。綠瘦為大家總結一下內容要點,希望可以給大家的飲食選擇帶來幫助。
一、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來自英國華威大學、中國復旦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跟蹤18萬參與者,并采用數據驅動的方法分析了飲食習慣與認知功能、心理健康、血液和代謝生物標志物、腦成像和基因組學的關系。他們發現:均衡飲食的個體會表現出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優秀的認知。
1、有助于穩定情緒
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和鎂,對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當身體缺乏這些營養素時,人們可能會感到焦慮、易怒或情緒波動。因此,通過均衡飲食確保這些營養素的充足攝入,有助于維持情緒的穩定。
2、可以提高認知功能
ω-3脂肪酸是大腦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記憶和學習能力至關重要。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魚類、堅果和種子等。增加這些食物的攝入,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改善大腦的整體功能。
3、幫助緩解壓力和焦慮
壓力是現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一些食物,如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減輕身體的應激反應。同時,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促進腸道健康,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和改善睡眠質量。
實現均衡飲食的實用建議
研究認為飲食與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間也存在密切聯系,例如簡單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的攝入量與整體認知能力下降有關,而飽和脂肪酸的過量攝入會導致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喜歡高甜和高脂肪食物但不喜歡吃蔬菜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更高等等。那么該如何實現均衡飲食呢?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式。
多樣化飲食
每天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類、蛋白質來源(如瘦肉、魚類、豆類)以及健康的脂肪(如橄欖油、堅果)。
控制分量
適量攝入各種食物,避免過量或不足。了解每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和熱量,以便更好地控制攝入。
3、規律飲食保持規律的飲食時間,避免暴飲暴食或長時間饑餓。定時定量地進食有助于維持血糖穩定,減少情緒波動。
4、減少加工食品盡量選擇新鮮、天然的食物,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過多的鹽、糖和不健康的脂肪,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不利。
5、飲水充足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至關重要。水不僅有助于維持身體正常功能,還有助于緩解壓力和改善情緒。
綠瘦提醒大家,均衡飲食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至關重要。通過合理搭配食物,確保營養素的充足攝入,我們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愉悅的心情。讓均衡飲食成為生活常態,用每一餐塑造更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Zhang, R., Zhang, B., Shen, C. et al. Associations of dietary patterns with brain health from behavioral, neuroimaging,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Nat. Mental Health (2024).?
來源/珠江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