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超6000萬元、低價出售資產,CCtalk即將“跑路”?
欠款超6000萬元、低價出售資產,CCtalk即將“跑路”?
欠款超6000萬元、無法提現、出售公眾號……近日,國內知名實時互動教育平臺CCtalk被曝出現了多個問題,有網友猜測,不會是要“卷錢跑路”了吧?
1.CCtalk被懷疑即將“跑路”?
據“ e公司”報道,今年2月,CCtalk國內運營主體上海仙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原董事長、CEO兼創始人宋相偉變為了李璐,三個月后,CCtalk公眾號將業務轉移至“點外賣前去領券”公眾號。對此,CCtalk方面回應到,為了提供更優質服務和全新欄目內容體驗,原CCtalk官方微信公眾號“CCtalk服務號”已遷移至“CCtalk創享家”。但是有接近CCtalk的人士告訴“ e公司”,變更公眾號的真實原因其實是為了還錢而低價出售了原公眾號。與此同時,有多位消費者反映,CCtalk提現越來越難。據“ e公司”不完全統計,欠款規模已超過6000萬元。外界懷疑,CCtalk可能離“跑路”不遠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官網介紹,CCtalk是專注于知識分享,涵蓋了語言、職業教育、藝術等多個品類的學習性社區。2016年投入運營,截至2021年1月,年度活躍用戶突破4000萬,累計服務在線教育創業者突破20萬。作為一款在線學習平臺,CCtalk本身不為用戶提供學習內容,而是由入駐的第三方教育機構或者網師來進行授課。在這種模式下,CCtalk的主要收入來源便區別于一般平臺,不再是賣課,而是來自于網師收入分成、平臺工具銷售等兩大部分。具有穩定收入來源的CCtalk為何會缺錢到賣資產、欠款呢?
2.提現、退費難,CCtalk的錢去了哪里?
其實早在今年初,CCtalk就被曝出提現難。有用戶告訴“第一財經”,自己應該獲得約4.8萬元的分成,但是12月份提現之后,平臺上顯示提現成功,錢卻遲遲沒有到賬。與此同時,今年1月,CCtalk發布了一則公告,內容主要為延長了提現和到賬時間。按照CCtalk的公告,2023年度累計待結未結款項要到2024年12月31日前才能全部結清。對此,CCtalk平臺的官方客服既不清楚為何延期,也不知道未到賬的分成何時才能到賬。當時就有網友評論,“不會要卷錢跑路了吧?”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滬江招股書顯示,2016年到2018年前八個月,CCtalk的交易額從380萬元增加到了6.68億元。再加上其在2021年1月年度活躍用戶就已突破4000萬,可見CCtalk的盈利能力并不弱,那它的錢都去了哪里?
有觀點認為,作為線上教育平臺,CCtalk每年的服務器租賃、運營、營銷等成本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除此以外,CCtalk缺錢或許還與公司的股權糾紛有關。
圖片來源:CCtalk官網
除了網師提現難,黑貓投訴上,多位消費者反映CCtalk退款也難。有網友投訴稱,拼團未成功,但平臺卻未及時退款;也有網友反映,平臺標注信息不完整導致買到了去年的課程,但平臺不予退款;還有網友說,由于課程效果不理想給了差評,但老師不僅將他移出了課程,還要求刪差評才能退款。
3.成本高、盈利難,多家教育機構選擇“跑路”?
在CCtalk被外界質疑可能會“跑路”之前,已經有多家教育機構“爆雷”。去年開始,多家美吉姆門店被曝“跑路”,今年初,有廣州家長表示,收到了美吉姆(美林廣場店)的閉店通知,而此前該店還在正常營業。今年3月,南京三家金寶貝門店被曝突然關閉,數百名家長退費難。5月26日,藝術培訓機構藝術傘突然閉店,剩余課時金額高達2000多萬元。而在閉店前不久,部分門店的工作人員還在積極推動家長續課。
多家教育機構“跑路”,讓家長和學生們在選擇教育機構時顧慮重重,唯恐被騙,那么多家教育機構“跑路”背后是何原因呢?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一來,大部分教育機構或平臺采用的都是預付款模式,即先付費后上課。在公司監管不到位的及“跑路”成本較低的情況下,面對已經到手的大額收入,部分門店老板很難抵擋得住誘惑。二來,較高的房租、經營等成本,再加上教育內容同質化以及互聯網網課的沖擊,使得教育機構或平臺面臨盈利難的情況。虧損之后,門店也無力退回數額巨大的課時費,無奈之下,“跑路”成為了一個選擇。不過不管是何原因,都不應犧牲消費者的利益,更何況,“跑路”還可能涉及法律問題。
截止下午六點,CCtalk并未就提現難、資金等事進行說明,因此CCtalk是否面臨問題,還需要等待CCtalk官方回應。你使用過CCtalk嗎,體驗感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