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九條”下面值保衛戰的眾生相:有人堅守有略,有人黯然離場
新“國九條”下面值保衛戰的眾生相:有人堅守有略,有人黯然離場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退市制度改革進入深水區,有關面值退市的風波仍在持續。為了擺脫困局,一眾公司紛紛開啟積極自救。但就最終結果而言,有的公司自救未果,難逃市場優勝劣汰法則;也有的公司舉措得當,成功脫離“1元退市區”。
以廣匯汽車為例,這家曾經千億市值的汽車巨頭,在采取多種措施試圖規避面值退市后,其“保殼戰”仍以失敗告終,結果令人唏噓。類似情形的還有海印股份,即便在停牌期間披露增持、半年度業績扭虧等利好舉措,仍未能扭轉股價頹勢,基本確定了其退市的命運。據統計,今年以來因面值退市的股票數量累計已接近20只,其中多數公司普遍面臨持續經營能力受困或是債務堆積的現象。
在這場自救行動中,海航控股是取得一定護盤成效的。其作為在上交所既發行A股又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需要A、B股每日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同時都低于1元人民幣,即會被強制退市。而海控B股的股本僅有3.69億股,在海航已持有約60%的情況下,二級市場流通股不足1.5億股,加之海航公告增持500-1000萬美元,預計最終持股比例將達75%,可以說基本鎖定了B股股價,使其被“面退”的可能性幾乎徹底消散。不僅如此,海航控股通過針對A股、B股連續的增持,加之經營利好、提質增效的持續釋放,使得海航控股A股尚未出現低于1元的情況,B股股價則已開始反彈回升。截至8月5日收盤,該公司最新A股、B股股價分別為1.12和1.277元人民幣,成功脫離“退市區”。而從年報上看,2023年海航控股在四大航中是唯一實現扭虧為盈的,盈利超3億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減虧約10億元,公司基本面比較積極。
公開數據顯示,當前A股21只價格低于1元的個股中,18只股票已處于停牌狀態。對于面值退市未來的走向,專業人士認為,退市新規實際上還是在促進市場優勝劣汰,讓市場的優質企業脫穎而出,提升資本市場的整體質量。
顯然,面值退市機制本質是在檢驗企業的核心運營能力,那些缺乏真正經營實力的企業,無論如何自救,股價漲跌表現終究會是曇花一現。正如海航控股董事長祝濤近日在采訪中所述:“近期海航控股股價非理性下跌的情況,與公司良好的生產經營基本面出現了背離,相信市場和時間會給出答案。”
來源/鳳凰網財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